当前民营企业经营现状及发展环境——2006#183;千户民营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论文,企业经营论文,调查报告论文,问卷论文,现状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制定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7个方面36条的重要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成为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新的形势和政策影响下,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民营企业经营者对其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何感受和评价,受到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决策部门的广泛关注。为全面了解上述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2006年8月至10月,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企业委员会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共同组织实施了“2006·中国民营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
本次调查是第四次全国性民营企业经营者年度问卷跟踪调查,以民营企业法人代表为调查对象,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于8月10日发放问卷6000份,截止到9月20日共回收问卷1633份,其中有效问卷1620份,有效回收率为27%。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3.7%、3.3%、0.9%、7.1%、7.6%、0.9%、0.8%。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63.2%、中部地区占17.9%、西部地区占13.7%、东北地区占5.2%;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5%、45.4%和49.6%;从盈亏情况看,盈利企业占70.1%、持平企业占16%、亏损企业占13.4%。
关于民营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以来民营企业产销平稳增长,物料与人工成本上升,企业仍保持良好盈利状况,订货形势较好,未来预期乐观,用工、投资计划呈现扩张态势,企业研发投入增加,创新热情较高。总体来看,民营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趋好,但区域发展依然存在不均衡现象,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好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规模效应的优势越来越显著,大企业的发展明显好于中小企业。
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调查结果表明: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的基础设施环境较好于其他外部环境,但目前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尚未缓解,并存在比较严重的人才瓶颈。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经营者对进一步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享受公平国民待遇方面表现出迫切的期待,并希望地方政府在增加政策和规章制度透明度、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减少市场准入限制等方面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民营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
1.企业经营状况总体趋好
关于企业目前经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45.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45.6%认为“一般”,8.5%认为“不佳”,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37.4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比2005年高5.1个百分点,表明今年以来民营企业经营状况总体趋好(见表1)。
表1 企业目前总体经营状况(%)
目前经营状况
良好—不佳
良好 一般 不佳 2006年
2005年
总体45.9 45.6 8.5 37.4 32.3
东部地区企业49.1 43.6 7.3 41.8 36.9
中部地区企业39.1 51.2 9.7 29.4 22.6
西部地区企业44.3 47.1 8.6 35.7 25.9
东北地区企业34.1 47.1 18.8 15.3 28.2
大型企业70.0 27.5 2.5 67.5 49.4
中型企业49.9 42.8 7.3 42.7 37.9
小型企业39.8 49.9 10.3 29.5 24.7
与2005年类似,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景气状况呈现明显的差异,且2006年差异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大型企业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
调查表明,从民营经济发展来看,区域发展不均衡依然存在,尤其是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相对滞后,要尽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借鉴东部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大改革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从不同规模看,规模越大,经营状况越好。调查结果显示,大型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大型企业多67.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多42.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多29.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与2005年相比均有上升,表明今年以来民营企业总体经营状况比2005年同期普遍要好;大型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与中小型企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调查表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规模效应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见表1)。
从不同行业看,企业经营状况差异明显,与2005年相比也有一些新的变化。近年来的能源紧张造成的油、煤涨价使采掘业一直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促进了住宿、餐饮、租赁、商务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国家对创新型企业的鼓励政策使得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出口的增长给服装、电子等行业的企业带来了更多机会。
调查结果显示,采掘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纺织、化纤、冶金、金属制品、机械、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好,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均多40个百分点以上。
房地产是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一个行业,今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力度,但从目前看,对房地产行业企业经营状况并未造成大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者认为经营状况“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29.4个百分点,明显高于2005年8.1个百分点的水平。
2.产销平稳增长,物料和人工成本上升,企业仍保持良好盈利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51.8%)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的生产(服务)量“增加”,比认为“减少”的多36.5个百分点,比2005年同期的调查结果高了7.3个百分点;54.1%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的销售量“增加”,比认为“减少”的多34.8个百分点,比2005年同期的调查结果高了7.5个百分点。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的产销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见表2)。
表2 企业目前的生产(服务)量情况(%)
增加—减少
增加 持平 减少2006年
2005年
总体 51.8 32.9 15.3 36.5 29.2
东部地区企业 53.6 31.9 14.5 39.0 32.4
中部地区企业 50.0 34.5 15.5 34.5 22.3
西部地区企业 50.0 34.0 16.0 34.0 25.9
东北地区企业 41.5 36.6 22.0 19.5 20.7
大型企业 65.8 22.8 11.4 54.4 49.4
中型企业 52.5 34.6 12.8 39.7 30.8
小型企业 49.4 32.6 18.0 31.4 25.4
从产品销售价格情况看,38.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持平”,35.6%认为价格下跌,比认为价格上升的比重高近10个百分点,与2005年相比,认为价格下跌的比重有所减少。调查表明,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有趋于平稳的趋势。
分行业看,反映2006年产品销售价格上升的主要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化纤和有色冶金等行业;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制造业中市场竞争程度高的行业如造纸、医药、机械、汽车、电子行业的销售价格则普遍下滑。
与销售价格总体比较平稳的情况不同,民营企业经营者普遍反映今年以来企业的物料采购价格上升。调查结果显示,79.5%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物料采购价格“上升”,仅3.7%认为“下降”。从不同行业看,化纤、塑料、非金属矿物、电气等行业反映物料价格上升情况最突出,认为物料价格“上升”的比“下降”多90个百分点以上。
在物料成本上升的同时,今年以来民营企业人工成本也呈现普遍上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87.1%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的人工成本“上升”,而认为“持平”和“下降”的仅分别为12.4%和0.5%。
在不少企业产品销售价格下跌,而物料价格和人工成本普遍上升的影响下,民营企业2006年的盈利情况反而略好于2005年。调查结果显示,70.6%的经营者认为企业2006年上半年“盈利”(包括“较大盈利”、“略有盈余”)、16%认为“持平”、13.4%认为“亏损”(包括“亏损”、“严重亏损”)。认为“盈利”的比认为“亏损”的高57.2个百分点(见表3)。
表3 不同地区、规模及经济类型企业2006年上半年的盈利状况(%)
盈利 持平 亏损
较大
略有
小计 亏损 严重
小计
盈利
盈余
亏损
总体 2006年
11.1
59.5
70.6
16.0
12.6
0.8
13.4
2005年
11.1
58.5
69.6
15.8
13.7
0.9
14.6
东部地区企业
11.8
62.5
74.3
15.39.9
0.5
10.4
中部地区企业8.0
54.4
62.4
20.6
16.4
0.7
17.1
西部地区企业
11.8
57.5
69.2
12.2
18.1
0.5
18.6
东北地区企业
10.6
45.9
56.5
20.0
17.6
5.9
23.5
大型企业
32.5
47.5
80.0
12.55.0
2.57.5
中型企业
11.8
60.9
72.6
15.9
11.1
0.4
11.5
小型企业8.2
59.7
67.8
16.3
14.8
1.0
15.8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51.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的盈利情况“正常”,5%认为“好于正常”,两者之和为56.2%,比认为“低于正常”的高12.5个百分点,比2005年高6.2个百分点。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盈利状况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见表4)。
表4 企业目前的盈利情况(%)
好于正常 低于 好于正常+正常
正常 正常 2006年2005年
总体
5.0 51.2 43.7 56.2 50.0
东部地区企业
4.7 51.9 43.4 56.6 50.7
中部地区企业
5.9 46.9 47.2 52.8 46.7
西部地区企业
4.5 54.5 40.9 59.0 50.0
东北地区企业
7.1 50.0 42.9 57.1 52.6
大型企业 15.0 56.3 28.8 71.3 61.3
中型企业
5.8 54.0 40.2 59.8 53.9
小型企业
3.4 48.4 48.2 51.8 44.4
3.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增加,创新热情较高
近年来,政府大力倡导自主创新战略,在民营企业中也得到积极的响应。从企业的研发投入和新产品销售情况来看,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创新热情较高。调查结果显示,57.3%的经营者认为2006年的研发投入“增加”,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14.6个百分点。34.7%的经营者认为2006年研发投入“持平”,只有8.1%的经营者认为“减少”。认为“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高49.2个百分点。从不同规模看,77.2%的大型企业经营者认为2006年研发投入“增加”,比认为“减少”的高74.7个百分点,而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认为2006年研发投入“增加”比“减少”的、分别高51.3个和44.8个百分点。从不同行业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子、仪器仪表等行业中认为2006年研发投入“增加”比“减少”的高70个百分点以上,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从新产品销售比重情况看,调查结果显示,55.7%的经营者认为2006年新产品的销售比重“增加”,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16个百分点。36.4%认为“持平”,7.9%认为“减少”。认为“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高47.8个百分点。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的企业经营者认为2006年新产品的销售比重“增加”的比“减少”的高68.8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中型企业的48.4个百分点和小型企业的44.8个百分点。从不同行业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经营者认为2006年新产品的销售比重“增加”的比“减少”的高75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4.订货形势良好,未来预期乐观,企业用工、投资计划呈现扩张态势
从对下期企业经营状况的预计来看,民营企业经营者表现出乐观情绪。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有超过四成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的下期经营状况将会“好转”,比认为“恶化”的高34.6个百分点。这一结果与2005年相比有了较大提高,也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相应结果多12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对企业下期经营状况预期最好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该行业中有81.2%的经营者认为企业下期经营状况将会“好转”;其次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电气、医药、电子、食品等行业(见表5)。
表5 不同地区、规模及经济类型企业对下期经营状况的预计(%)
下期经营状况预计好转—恶化
好转
不变 恶化 2006年
2005年
总体 40.6 53.5 5.9 34.6 27.8
东部地区企业 41.2 53.4 5.4 35.7 26.7
中部地区企业 41.6 52.1 6.3 35.3 28.9
西部地区企业 37.6 55.5 6.9 30.7 33.9
东北地区企业 36.9 54.8 8.3 28.6 23.4
大型企业 47.5 48.8 3.8 43.8 26.6
中型企业 41.4 52.6 6.0 35.4 27.9
小型企业 39.2 54.6 6.2 33.0 28.1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32.1 58.5 9.4 22.6 14.5
从企业的订货情况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经营者的乐观预期有着良好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68.4%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的订货情况“正常”,11.8%认为“高于正常”,仅19.8%认为“低于正常”。与2005年相比,认为“高于正常”和“正常”的比重增加了8.1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企业订货情况没有明显差异,但东北地区企业订货情况不理想,31.6%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的订货情况低于正常水平,这一比重比其他地区多12个百分点以上。
从不同行业看,造纸、化工、冶金、金属制品、电子等制造业订货情况最好,有超过8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订货情况“高于正常”或“正常”。
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增加了民营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50.5%的民营企业计划下期“增加”用工人数,40.6%计划下期用工人数保持不变,8.9%计划“减少”,计划“增加”的比计划“减少”的多41.5个百分点,比2005年的调查结果增加了12.1个百分点,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相应结果多38.5个百分点(见表6)。
表6 对企业下期从业人数的预期(%)
增加 持平 减少 增加—减少
2006年
2005年
总体50.5 40.6 8.9 41.5 29.4
东部地区企业51.7 40.7 7.6 44.1 31.2
中部地区企业50.0 39.410.6 39.4 32.2
西部地区企业50.9 37.311.8 39.2 24.1
东北地区企业36.6 51.212.2 24.4 15.4
大型企业63.8 27.5 8.8 55.0 28.8
中型企业51.8 39.1 9.1 42.7 32.3
小型企业48.1 43.3 8.7 39.4 26.9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 25.1 52.922.1 3.0 -0.5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计划下期增加用工人数的比重最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基本一致,而东北地区仅有36.6%的企业计划增加用工人数,比其他三个地区低了13~15个百分点。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计划“增加”用工人数的比计划“减少”的要多5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则分别多42.7个和39.4个百分点。调查表明,民营企业在提供社会就业机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见表6)。
调查结果显示,49.8%的民营企业下期吸收农民工数量将会“增加”,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21.3个百分点,38.5%计划“持平”,11.7%计划“减少”,计划“增加”的比计划“减少”的要多38.1个百分点(见表7)。
表7 对企业下期吸收农民工的预期(%)
增加 持平 减少
增加—减少
总体49.8 38.5 11.7 38.1
东部地区企业50.8 38.6 10.6 40.2
中部地区企业50.0 36.6 13.4 36.6
西部地区企业49.8 37.2 13.0 36.7
东北地区企业33.8 49.2 16.9 16.9
大型企业53.3 32.0 14.7 38.7
中型企业52.5 36.1 11.4 41.1
小型企业46.8 41.6 11.6 35.2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 28.5 49.8 21.7
6.8
从对未来计划投资额增减的预计情况来看,调查结果显示,70.2%的民营企业未来计划投资额将增长,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12.8个百分点,有22%的民营企业未来计划投资额保持“不变”,7.8%认为“减少”,认为“增长”的比认为“减少”的多62.4个百分点,比2005的调查结果增加了14.7个百分点(见表8)。
表8 不同地区、规模及经济类型企业对未来计划投资额增减的预计(%)
增长—减少
增长 不变 减少2006年2005年
总体70.2 22.0 7.8 62.4 47.7
东部地区企业69.8 22.7 7.4 62.4 45.7
中部地区企业69.6 22.0 8.4 61.2 56.4
西部地区企业71.8 19.1 9.1 62.7 50.3
东北地区企业72.8 19.8 7.4 65.4 39.4
大型企业86.1 11.4 2.5 83.5 41.8
中型企业73.0 19.8 7.2 65.7 50.0
小型企业66.2 25.2 8.6 57.6 46.4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 57.4 33.0 9.7 47.7 36.7
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未来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83.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多65.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多57.6个百分点(见表8)。
从不同行业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中94.1%的企业未来计划投资额将“增长”,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1.东部地区外部环境相对较好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25.4%)的经营者认为,民营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很好”或“较好”,比认为“较差”或“很差”的多3.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近1/3(32.4%)的经营者认为“很好”或“较好”,比认为“较差”或“很差”的多16.8个百分点。
2.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于其它外部环境
关于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所在地基础设施条件的评价最高。调查结果显示,61.1%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地基础设施环境“很好”或“较好”,28.7%认为“一般”,10.1%认为“较差”或“很差”。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有67.7%的经营者认为当地基础设施环境“很好”或“较好”,分别比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17个、20.2个和14.1个百分点。调查表明,东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要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3.期待进一步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享受公平国民待遇
本次调查从当地政策和规章制度公开透明情况、行政审批手续方便简洁情况、地方政府对企业是否干预过多、市场准入限制是否过多、不同类型企业享受公平国民待遇情况来考察政府的管理效率。
关于当地政策和规章制度公开透明情况,调查结果显示,37.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好”或“较好”,45.6%认为“一般”,17%认为“较差”或“很差”,认为“好”的比认为“差”的多17.4个百分点。
关于行政审批手续方便简洁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3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好”或“较好”,41.7%认为“一般”,26.3%认为“较差”或“很差”,认为“好”的比认为“差”的多16个百分点。
关于地方政府对企业是否干预过多,调查结果显示。有46.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少”或“较少”,41.8%认为“一般”,12%认为“较多”或“过多”,认为“少”的比认为“多”的高34.2个百分点。
关于市场准入限制是否过多,调查结果显示,有35.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少”或“较少”,48.1%认为“一般”,16.7%认为“较多”或“过多”,认为“少”的比认为“多”的高18.5个百分点。
关于各类企业享受公平国民待遇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5.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好”或“较好”,39.2%认为“一般”,35.1%认为“较差”或“很差”,认为“好”的比认为“差”的少9.4个百分点。
关于垄断性行业改革的成效,调查结果显示,5.4%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效果很好”或“效果较好”,27%认为“有些效果”,67.6%认为“尚未见效”,这一数字比2005年的调查结果增加了16.7个百分点。调查表明,目前行业垄断已经成为制约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调查表明,企业经营者对地方政府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直接干预相对比较满意,对地方政府在增加政策和规章制度透明度、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减少市场准入限制等方面的努力给予一定肯定,同时对进一步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享受公平国民待遇方面表现出迫切的期待。
4.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尚未缓解
融资难是长期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尽管从宏观上看,今年的货币投放规模和贷款的增长速度较高,民营企业仍感到资金紧张。调查结果显示,50.8%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资金情况“紧张”,43.7%认为“正常”,5.5%认为“宽裕”。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目前的资金紧张情况要好于其他三个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目前的资金紧张情况要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
调查结果显示,65.2%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的应收账款“正常”,19.8%认为 “高于正常”,15%认为“低于正常”。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要好于中、小型企业。
调查结果显示,79.3%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的应付账款情况“正常”,10.2%认为“高于正常”,10.5%认为“低于正常”。
关于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调查结果显示,14.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容易”或“较容易”,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低7个百分点左右;29.7%的经营者认为“一般”;55.9%认为“较难”或“很难”,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近10个百分点。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有18.6%的经营者认为“很容易”或“较容易”,比中西部地区高10个百分点以上,比东北地区高12.7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从民间渠道筹资的难易程度,调查结果显示,17.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容易”或“较容易”,40.2%认为“一般”,42.3%认为“较难”或“很难”。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有18.7%的经营者认为“很容易”或“较容易”,中部地区为19.2%, 西部地区为11.6%,东北地区为12.4%。调查表明,东部地区民营企业从民间融资相对容易一些。
5.民营企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人才瓶颈
关于在当地找到需要的熟练工人的难易程度,调查结果显示,53.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难”或“较难”,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8个百分点左右;关于在当地寻求技术人员,调查结果显示,58.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难”或“较难”,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9个百分点左右;关于在当地寻求管理人员,调查结果显示,52.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难”或“较难”,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8个百分点左右。
调查表明,技术、管理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持续快速增长的瓶颈。尤其是熟练工人的短缺,反映出我国教育培训中重学历、轻技能的结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