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杭州 310003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急性左心衰;呼吸支持;效果观察;护理
1、概述
1.1定义 急性左心衰是指因某种原因在短时间内使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肺循环压力急剧上升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1.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可达30-40次/分,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有窒息感而感到极度烦躁不安、恐惧。面色灰白或发绀,大汗,皮肤湿冷。肺水肿早期血压可一过性升高,如不能及时纠正,血压可持续下降直至休克。听诊两肺布满湿罗音和哮鸣音,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1.3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及时及正确与患者预后息息相关。【1】而无创呼吸机用于治疗急性左心衰,可有效提高患者的SaO2,从而有力的纠正低氧血症,大大减少了气管插管的几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更进一步降低了心衰的病死率。【2-5】
2、无创呼吸机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作用
2.1促进气体交换、降低吸气功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正压通气时呼气末正压可改善通气功能,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也可使萎缩的肺泡扩张,增加肺泡膜气血交换面积,减少毛细血管的渗出,促进肺泡液和间质水肿液回流入血管腔,从而改善通气和血流的比例,促进氧的弥散。
2.2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脏功能。急性左心衰时,心脏前负荷已经很大,正压通气通过增加胸膜腔内压,会在一定程度从上减少静脉回流,从而减轻心脏前负荷。
2.3改善冠状动脉的血供。冠状动脉的血供主要取决于舒张期,而正压通气通过降低心脏后负荷,增加心排血量使舒张期容积减小、心室张力下降,从而有助于改善冠脉的血供。
3、护理
急性左心衰时,予心电监护;协助病人取坐位,减少静脉回流;至少开放两条有效静脉通路,遵医嘱使用镇静、利尿、强心、扩血管、气管解痉等药物,严格控制输液量及滴速,记录出入量;选择合适的氧疗工具吸氧,无创呼吸机对急性左心衰的病人有很大的帮助。
3.1做无创呼吸机时,首先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工作,让患者及家属对这种疾病及其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原因有一定的了解,还有相关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注意事项。
3.2取合适的体位,心衰病人宜取端坐位。
3.3病人需禁食至少半小时,鼻饲的患者可及时抽空胃内容物,清除口腔异物,预防误吸。
3.4安抚患者烦躁情绪,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3.5选取合适的面罩,对于配合的病人可选用鼻罩,对于不能配合、一直张口呼吸的病人可选用口鼻罩。
3.6连接好管道及加湿器,调节高流量吸氧,特别是长时间做呼吸机的病人,寒冷而干燥的高流量气流容易导致鼻黏膜的损伤,而且可导致痰液黏稠、干燥不易咳出,而湿化器的连接可使气流变的温热和湿润。
3.7调节好相关参数,正确佩戴。机器开始送气再给病人佩戴,不然若机器还未开始送气就提前佩戴好,患者窒息感会更明显,松紧以一指为宜。
3.8进行有效指导。根据机器送气情况指导病人吸气、呼气,机器开始送气,指导病吸气,机器停止送气,指导病人呼气,吸呼比我们可以控制在1:2左右,并可指导行缩唇呼吸,如此往复循环。此时
3.9观察及安慰。医护人员站在患者旁边,不仅可以指导患者,对于患者来说也是极大的心理安慰。我们需在边上观察患者人机配合情况、有无漏气及患者神志、呼吸频率、血氧饱和情况,对患者血气进行动态监测,并且根据患者呼吸节奏、临床症状等合理的调节呼吸机相关参数。还有观察患者有无胃肠胀气、面罩与面部皮肤贴合处皮肤有无破损,对于消瘦的病人,可预防性的在面罩于皮肤贴合处予水胶体保护。对于病情发展恶化或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等患者要立即改为又创通气,避免造成危险。
4、结语
急性左心衰是临床常见的极危重症之一,抢救是否及时合理与预后密切相关,使用无创呼吸机行正压通气,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抢救具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徐丹.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新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276-277
[2]陈小兵.无创呼吸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中的临床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1,4(5):405-407
[3]应明英.实用危重病监测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57
[4]春娇.无创呼吸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的临床应用【J】.亚太传统医胡药,2011,7(6):136-137
[5]杨志雄,邓淇武,邓创豪等.急性左心衰治疗中应用无创通气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134-135
论文作者:张洁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心衰论文; 患者论文; 病人论文; 呼吸机论文; 呼吸论文; 正压论文; 心脏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