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
南京市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建设管理办公室
摘要:施工项目工程管理与控制是工程质量的有效保证,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效益,同时在建筑行业中普遍采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以混凝土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相关的技术指标作为施工设计的主要目标,本文分析了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和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建筑质量;施工管理;方法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在我国建筑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始逐渐形成了与施工管理相适应的现场管理方法,但其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整个施工现场及过程中不断改进及创新,并且能够逐步创兴中国特有的现代工程管理,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业虽然目前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但由于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再加上建筑业是一个需要大量劳动力和资源的行业,由于近年来出现的用工荒现象使其得到了发展。建筑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许多建筑项目由于劳动力资源的短缺和施工进度的滞后,资金上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亏损等,为了能够尽快完成建设项目的任务,建筑企业不可能有建设经验。招聘大量没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将会有较大的各种安全的隐患。这些人往往没有相关的施工经验,同时也没有一定的正规的培训,对其中的施工技术存在较大的缺乏。对施工技术的认识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技术创新难度更大。
综上所述,在施工管理及技术方面创新并不好,但总体来说其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上升存在一定空间,但在现场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小的细节缺陷,同时及时的关注施工技术的创新,就可以摆脱落后局面,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确实促进了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水平的提高。
2.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2.1有效控制建筑材料质量
钢筋混凝土是多种基础材料的混合物,所以在选择之前,应确定每种材料的性能。比如:水泥材料,它关系到钢筋混凝土的整体质量,特别是结构的凝结力和强度,水泥的选择,特别是要注意水化热小的水泥是首选,或者在选择凝结强度时要适度,这样才能降低后期施工裂缝的发生。同时,在水泥的各方面的选择上,应选国家认证水泥,这样的水泥具有相对成熟的阶段,它有相关的检验监督部门,水泥质量和质量更有保证。砂岩材料的选择也很重要,在与其他材料进行一定比例混合前,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检查,通过其中的取样频率、方法和数量依据相关规范及法规,进行标准方法检验各项指标。在住房建设项目中,必须通知监督抽查。每批试验结果合格后,填写申请表并附试验结果,交监理人签字认可。经签字批准后方可使用。在进行砂石料的各项选择中应当首先考虑砂石的直径和含水量,并且依据筋混凝土规范的选用标准要求,砂石料中所含的杂质的比例应尽量降低,以提高耐磨性,促进钢筋混凝土全周期使用。
2.2混凝土施工技术
采用合理的施工措施对混凝土施工非常关键,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措施是分层浇筑,混凝土拌和后应立即实施振捣打结,必须先做好混凝土的初振工作,以提高钢筋混凝土的稳定性。对混凝土浇筑一定要抓紧时间,通常是因为白天温度较高,如果在混凝土浇筑实施的白天,温度过高会引起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变化,使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在夜间低温,防止受高温影响,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管理钢筋混凝土施工项目,提高工程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对整个工程过程进行管理,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中的操作和施工后的验收工作。竣工验收工作是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最后一道工序。在检查项目运行过程时,应认真检查项目施工记录,看各施工环节是否符合运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验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如果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返工,尽最大努力解决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3. 现场施工管理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断有质量问题被报道出来,有多种原因共同造成,但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到位,它给社会的安定团结及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因此,做好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才能使建筑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3.1 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
准备过程中的人员和材料问题。人员问题主要包括:项目经理、管理模式粗放、缺乏工程管理经验、缺乏集中系统的培训、任人唯亲。物流管理混乱,没有制度分工,责任不明确。材料存在的问题:材料进入工地时粗略检验或不检验,存在不合格原料的使用,导致材料的混合与制备混合比例不对,材料不能有效利用,在施工阶段施工方式及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影响建筑产品的质量。
3.2 现场施工阶段的问题
现场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有:施工人员的问题、技术问题、机械问题、隐蔽工程质量问题。人员素质人员问题:基础施工人员的文化程度与教育程度不相符,专业程度较低。技术问题:现场高级技工人员较少,虽然设计水平达到要求,但技术水平达不到,难以做到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并且对新机械、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不了解,实际施工中常遇到问题。机械问题:机械投资不够,机械性能较差,生产率较低,并且机械的使用率较低。其最主要的的隐患来自隐蔽工程阶段:隐蔽工程阶段出现问题较多,出现问题不能及时上报,对错误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没有为此重新修订标准,完善建筑方式及建筑计划。
3.3 采取的措施
3.3.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制
建立三级计划进度管理体系管理 [2],实现工程质量责任制,明确每个人员的责任,使质量问题落实到个人。并对施工质量要求制定成手册,广泛传播,并以报告的形式层层上报(报告的修改要有相关责任人的签字)遇到质量问题,则有报告可依。完工时要有项目负责人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并应及时进行各项检测,将相关数据汇报给相关责任人,实现自检、互检。再向监理汇报申请验收,再由质量监管部门进行抽样检测,检查各项指标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在材料的选用必须经过严格的验收检查,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3.3.2 施工准备过程的管理措施
在施工准备过程中,应找专业人员对各种材料各项指标进行检测,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注意对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项目经理的任命要慎重,选择经验资格较老的管理人员,带新人员一起来监督管理,使工地管理由粗放型走向集约型。基础施工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技术人员的招募,技术人员是实现各种设计的关键,有一定完成较难施工任务技术能力的施工队才能实现施工设计的预期目标。
3.3.3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力度
从质量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过程的分析,从原材料质量到完成工程产品的质量检验(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方法的的分析,对各项报告和检验数据的分析,并审核相关文件,进行相关试验;对对策的分析,严防质量问题,以预防为主,严格把好每一道程序的质量关,并对突发事故有相应的防御措施和准备,随时面对解决突发事故。以保证现场施工的质量。
4.结语
建设项目管理是一项全面细致的工作,它是决定建设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同时也是衡量整个建设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的关键标准。因此,施工单位应以建施工管理的管理和控制为中心。混凝土及钢筋作为基础性的建筑材料,与施工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施工管理也与交通、施工技术、施工环境等原因有着关键的关系。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对混凝土及钢筋施工点的有效控制,不断提升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2.
[2]彭尚东 .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加强措施 [J]. 大科技,2012.
[3]白许成 . 浅析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与质量控制 [J].科技资讯,2010(27):88.
论文作者:刘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混凝土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