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引言
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结构方面,更重要的是确保建筑的质量,因此传统的施工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有的施工要求。结构裂缝问题成为了施工中问题较多的环节,同时给整个施工环节及技术处理带来一定困难。相关人员需要收集经验,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进而更好的促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结构裂缝的控制以及相关的技术应用。
1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1房屋设计问题
设计对于建筑工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有时会出现设计问题引起整个施工质量下降,也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主要原因包括几个方面:第一是设计人员自身问题,房屋建筑工程建设需要设计者的灵感,设计师没有结合房屋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偏差,导致施工不能够顺利进行。还有在实际建筑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导致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缺乏规范性,个别施工阶段不符合国家规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第二是设计观念比较陈旧,缺乏创新。目前,在我国一些设计单位中,有个别设计人员的设计概念观念老化,在设计的过程中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就是重视建筑工程的结构性,却忽视了一些其他问题等,建筑工程设计本身存在一些欠缺,导致房屋建筑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现象。
1.2混凝土的选材和配比不合理
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选择合格材料,材料存在一定的问题,会影响局部工程质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个别材料使用超过期限,没有通过检验、没有检测合格报告进行销售,施工材料中会出现有毒物质锈蚀钢筋,会受到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还有混凝土配比不合理,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水灰配比严重影响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合理级配,水泥在水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水分,这些水分会在材料中出现残留,这样会降低混凝土的抵抗能力,在重力的作用下,材料当中出现过多的气泡,也会造成裂缝的产生。同时建筑混凝土中含泥量过高,因为材料不符合标准,很容易出现结构裂缝的现象。
1.3施工方式不当
施工阶段操作水平不当,也会造成建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如果混凝土没有终凝达到设计强度就承担重量,或者过早地对混凝土进行拆模,就很容易出现裂缝。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保护,很容易出现混凝土脱水的现象,从而出现裂缝。直接对上层钢筋进行踩踏,也会出现钢筋的变形情况,最后可能会造成板面裂缝。针对一些大型工程,需要对混凝土进行重复处理,反之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
2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2.1选择优质的原材料
为提升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需对建筑结构组成材料进行严格控制。作为建筑结构常用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建筑质量好坏密不可分。所以在对建筑结构使用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需要对材料的性能、运输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不但能够满足建筑结构质量要求,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结构的应力荷载、环境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进行考虑,从而在混凝土水分蒸发后,能使建筑结构变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合理控制多种外加剂的使用,才能减少混凝土出现伸缩情况的发生。
2.2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
在目前建筑结构施工中,由于建筑的规模的变化,所需混凝土浇筑量也十分巨大。作为建筑结构楼板和梁的混凝土配合比等级情况需要是相同的。同时在建筑结构柱和墙体混凝土使用时,也需要相同等级。在不同位置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采用相同的浇筑方式从而确保混凝土整体强度。同时要关注混凝土强度的变化,确保结构整体稳定。
2.3配筋设计
为提升建筑结构整体性,减少由于裂缝出现对结构造成的破坏,需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筋设计,同时严格控制配筋方式,增加大跨度梁板的配筋效果。在当前的结构配筋中,通常采用双层双向通长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增加梁板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也能有效对出现的裂缝进行控制。对于建筑结构裂缝预防采取的措施,需要在进行钢筋设计中,能够保证钢筋具有稳定的空间和距离,有效延长裂缝出现时间。
2.4提升混凝土的浇筑的养护工作
通过对混凝土的养护保护措施,能够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反应,从而减少由于混凝土收缩造成结构出现裂缝。在目前的混凝土施工中,最易被忽略的关键问题就是对混凝土的养护。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通过有效的养护才能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同时也能有效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施工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监管,确保每个养护措施能实施到位,为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2.5控制混凝土板发生裂缝的有效措施
在建筑结构中,出现结构裂缝的位置主要在楼板中。为防止结构质量遭到严重的破坏,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混凝土楼板不会受到裂缝影响。这需要在进行楼板设计时,使完成建筑结构施工后,减少裂缝影响。在目前主要依照以下几点进行控制:1)按照混凝土施工标准,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钢筋配筋及位置,同时有效分解受到的应力和拉伸作用,从而出现较少的沉降效果,使混凝土结构能承受较大的荷载。2)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先确定钢筋是否合理的配置,并保证钢筋能够承担主要的抗拉伸作用。3)在对钢筋位置进行确定时,要对钢筋的数量和配置形式进行详细分析和确定。
2.6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为确保工程质量符合使用标准,需要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对质量体系进行优化,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调整。建立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不仅需要建设单位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同时要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同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使施工单位按照明确的质量标准,对工程不同阶段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以及处理技术是现在施工中较为重要的一环,这不仅事关用户的安全问题,还涉及到我国未来建筑的发展,因此,结合裂缝产生的原因来研究实施相关措施和解决问题,通过相关的技术处理避免结构裂缝的产生,最终能够确保将危险降到最低,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大军.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控制处理[J].建筑·建材·装饰,2019(5):103,190.
[2]刘弦林.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浅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13):36.
[3]黄庆玉.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砖瓦世界,2019(6):55.
论文作者:孙华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