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移民开发局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富源县大中型水库直接搬迁安置移民人口8862人,为富源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与保障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妥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但是目前富源县水库移民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移民生产生活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着富源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对富源县水库移民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移民安置的可行性对策,以便更好的开展和完善水库移民安置的相关工作。
关键词:水库移民安置;对策措施
一、富源县移民安置概况
(一)富源县水库基本情况
富源县大中型水库移民涉及1座大型水库和4座中型水库。其中:1座大型水库独木水库位于曲靖市麒麟区;另外4座中型水库石坝、响水河、岔河、洞上水库位于富源县。
(二)富源县移民安置现状
富源县境内5座大中型水库现有移民人口2313户8871人,其中,农业移民人口1795户8292人,非农业移民人口518户579人。移民人口分布在全县的10个乡镇68个村委会234个村民小组,其中:中安有农村移民1051户3843人,涉及到22个村委会85个村民小组;墨红镇有农村移民1045户3826人,涉及到15个村委会78个村民小组;十八连山乡有农村移民150户484人,涉及到13个村委会41个村民小组。竹园、大河、富村等7个乡镇零星分布有农村移民67户139人,涉及到26个村委会33个村民小组。
二、富源县水库移民安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自2006年实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注和扶持下,广大移民和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水库安置区和库区多年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量大面广,兼之这些地区大多数又处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水库移民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一)移民补偿与市场脱节,搬迁安置难度大。
要使移民能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最关键的是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生活生产条件,首要的是政府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偿。其政策规范与移民的期望值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以2012年在原址基础上新建岔河水库为例:富源县岔河水库实际征地补偿标准为:水田补偿35100元/亩,其中:土地补偿费14000元/亩,安置补助费21100元/亩。旱地、集体建设用地补偿33000元/亩,其中:土地补偿费13200元/亩,安置补助费19800元/亩。荒山、荒地、空闲地补偿3000元/亩。支付的费用仅体现补偿性质,而不是完全的地价,没有与土地级差、商业流转等经营性用地的市场化地价相关联,对于农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和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未加充分考虑。富源县岔河水库实际房屋及其他附属着物搬迁补偿标准为:建筑物(房屋)全框架结构1100元/平方米;底层框架结构1000元/平方米;砖混结构850元/平方米;砖(石)木结构450元/平方米;土木结构350元/平方米;简易结构250元/平方米。房屋拆迁补偿面积按房屋建筑面积进行计算。被拆迁房屋的占地面积按150元/平方米补偿;其他被拆迁占地面积按集体建设用地补偿标准进行补偿。在建房屋基础:毛石房基130元/立方米;钢筋砼房基500元/立方米(含钢筋)。对水库移民房屋及其附属建筑物的补偿,是按照调查的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和质量标准,扣除折旧后的重建价格来计算的。房屋按折旧后的重置价格再去购买与原居住面积相同的统筹建房,会产生价格“缩水”现象,即价格相差甚远。
(二)后期扶持缺乏力度,发展稳定困难多。
一是覆盖面不全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库区对水库建设做出牺牲的移民和相关人口都应成为后期扶持对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富源县墨红镇独木水库影响范围的村民,从2006年9月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政策至2013年6月,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3起,到省上访人数共269人,他们强烈反映独木水库移民迁入该村后,占用了该村的土地等各种资源,土地被独木水库淹没并将剩余土地调整给移民户而没有列入移民后期扶持登记,要求与移民享受同等扶持政策。二是扶持标准偏低的问题。在扶持标准上,国家虽然先后设立了库区维护资金、库区建设资金、后期扶持基金等,但是总的标准偏低。通过项目实施,库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一定改善,移民的收入也相应有所提高,但对比当地的农村发展,移民区落后有进一步拉大之势。国家考虑到移民搬迁之初生产生活比较困难,每人每年补助600元,连续20年,补助金额过少,对解决移民的困难成效不大,移民生活很难以此得到根本改善。
(三)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持续发展空间窄。
目前,富源县移民人口分布在全县的10个乡镇68个村委会234个村民小组,大部分移民村的交通、安全饮水、用电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文化、教育、卫生、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均相对滞后,大部分移民村寨都还未建设相应的文化活动中心,群众文化生活单一;移民子女上学的距离偏远,且教学设备简陋,达不到国家基本要求;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卫生所的改造建设以及村民小组卫生室的建设严重不足,80%的移民村没有卫生室;边远地区通讯落后,网络覆盖率低,接收质量差。
三、完善富源县移民安置的对策措施
为了把移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移民身上,切实维护移民的利益,实现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本人工作经验和富源实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依法合理确定补偿标准。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水库移民的补偿标准是比较低的,首先应按照新的《移民条例》在对移民的淹没损失进行合理补偿的同时,把水库建设虽未淹没但移民搬迁后带不走的财产也列入补偿范围。其次,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标准,避免实际工作中的人为因素,使移民淹没损失的评估客观化、科学化。第三,对移民淹没损失的补偿不能仅考虑其财产的现值,应充分考虑到财产的重置价值,否则移民在新的安置区就难以恢复其原有的生产生活水平。第四,要对土地征用的补偿费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目前按年产值乘以倍数的办法,采用按评估价或者市场价予以补偿的办法。
(二)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力度。
一是扩大后期扶持范围。移民后期扶持对象应实事求是,覆盖全部移民。要对有争议的部分或增加部分采取重新调查核定,以实际搬迁人口为准。二是延长后期扶持期限。根据库区目前发展状况和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延长后期扶持期限,以确保真正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三是提高后期扶持标准。由于库区产业结构调整,新兴的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较高,移民处于竞争劣势,难以自谋职业,生活没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维持。因此,建议提高移民后期扶持标准,以保证移民生活水平尽快达到当地城乡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四是适当调整后期扶持方式。从长期来讲,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生产扶持,解决移民就业,提高移民收入,才是保障库区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
(三)加强库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方便了移民的生产及生活,而且也为移民库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富源县几十年来的水库移民实践证明,要解决水库移民的长远发展问题,首先要加强交通、供电、通讯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移民库区基础设施的现状,我们必须切实加大建设力度,全力改变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
移民安置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对移民实施前期安置与后期扶持相结合,按照“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指导思想,通过合理安置加上有力扶持政策,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身“造血能力”,实现脱贫致富和长远生计保障,建设移民的“美丽家园”,加速库区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库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论文作者:李本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移民论文; 富源县论文; 水库论文; 库区论文; 后期论文; 村民论文; 村委会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