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国际竞争力来源及关键性要素识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键性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要素论文,物流业论文,来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物流业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并加速发展。迅速上升为与高科技、金融并驾齐驱的三大朝阳产业之一。面对全球化市场竞争,物流业发展将面临国际竞争的挑战和生存危机的压力,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只有一个,即培育并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物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实业界和学术机构的关注,但由于物流活动涉及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物流业发展和运行过程中一些非效率之处并不能总是被轻易发现,构建物流业国际竞争力模型,识别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相关影响因素已成为学术理论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
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从宏观或微观角度对国家地区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等各个层次的竞争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是较早进行国际竞争力研究并最具影响的研究机构,他们所设计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已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其出版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在国际社会中产生很大影响,他们主要是从国家层次而非产业层面研究国际竞争力。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从产业层面研究国际竞争力问题,他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定义方法,将企业、产业和国家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为全面地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即“国家钻石模型”,同时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成长的四阶段说,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此外,美国“总统产业竞争力委员会”提交的题为《全球竞争:新的现实》的报告,在学术界和实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将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
伴随着国外有关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热潮,国内有关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如,金培曾在《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一书中建立了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并提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产业(或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强弱,可以从结果和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从结果分析,竞争力直接表现为一国工业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从原因来分析,一切有利于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因素,都可以是竞争力的研究对象。从总体来看,国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待完善。第一,国内现有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体系,无论是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都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第二,现有研究大多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缺乏本土化的研究;第三,由于各产业间巨大的差异性,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和评价都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因此在具体产业分析上,不能直接照搬和套用现有研究成果,特别是像物流业这样产业边界模糊的综合性服务产业。
三、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分析
物流业国际竞争力就是一国物流企业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争夺有利的生产条件和销售条件,在竞争中获得最大利益的能力。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依次划分为比较优势层面、竞争优势层面和企业核心能力层面,从外到内,分别是物流业国际竞争力来源的基础层面、关键层面和核心层面,如图1所示。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共同对物流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作用和影响,并将共同影响和制约着物流业国际竞争力及其未来走势。
1.基于企业核心能力层面的核心来源
一国或一地区物流业是由无数物流相关企业构成的,这些物流企业通过一系列的组织、计划和控制活动,共同向市场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客户将通过物流企业所提供物流服务的及时性、便捷性、准确性、可得性和经济性等指标来直观评判物流企业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物流服务供给的好坏,进而评价物流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强弱。物流业国际竞争力并非物流企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简单加总,更多地体现为某国物流业在物流价值链系统中是否处于“战略环节”的地位及核心竞争能力的强弱。物流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将受到物流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物流业国际竞争力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一定意义上的延伸和拓展。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物流业国际竞争力来源中处于核心层面,直接关系到物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强弱并将影响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未来走向。
由于核心能力的特质性、持久性和不可模拟性,主要依赖于物流企业持之以恒的创新活动。同时,物流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还将受到外部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作用,受到周边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影响,这些是物流企业核心能力形成和提升的前提和基础,物流企业核心能力是物流业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升华,反过来,企业核心能力也将会对物流业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图1 物流业国际竞争力来源模型示意图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特定产业的繁荣不是固有的,而是创造出来的,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该产业内企业的发展及其创新能力的高低。物流企业核心能力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物流业组织运行能力、结构协调能力和升级换代能力。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有赖于物流企业核心能力的增强,物流企业核心能力越强,物流业国际竞争力也就越强。
2.基于竞争优势层面的关键来源
一国经济兴盛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企业因为面临着压力和挑战,才能够设法战胜世界强手而获得竞争优势,也即竞争优势的形成将得益于面对国内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勇于进取的供应商和要求苛刻的客户。
物流业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物流生产要素状况、物流市场需求、物流业相关辅助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发展发育程度、物流企业实施的战略及其与同业竞争状况、政府税收和投资政策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物流的发展机遇等波特“国家钻石模型”因素体系的影响和作用,并通过国际物流市场的“争夺”而形成物流业持久的国际竞争优势。物流业竞争优势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将随着构成要素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一种动态的高层次国际竞争力。物流业竞争优势还涉及地区间物流业之间的市场交换关系,体现的是各地区物流业在生产效率上的绝对优势。物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固然与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条件有关,但更与物流企业拥有的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物流商誉等“后天要素”以及规模经济、资本运作、管理手段和营销策略等“物流企业行为”有关,它是由“先天禀赋+后天要素+物流企业行为”而最终形成的,这里比较优势成为竞争优势的内在因素,将促进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
物流业竞争优势通常主要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低层次的竞争优势是一种“低成本竞争优势”,而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则是一种“服务差异型竞争优势”。低成本竞争优势的来源通常有如下几个方面:特殊的资源优势(较低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其他竞争者使用较低的成本也能够取得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规模经济性。物流服务的差异型竞争优势则建立在通过对设备、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持续的投资和创新而创造更能符合客户差异性需求的物流服务上,这也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得以形成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同时,物流业能够实现体系化和集群化发展,不但有彼此拉动效果和相互强化效应,甚至能转换为其他国家无法仿效也难以取代的国际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是物流业国际竞争中具有能动性的要素,是物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其形成发展不仅与制度、政府、知识、品牌、管理、人力资本、企业家精神、技术创新等软要素密切相关,而且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硬要素有关。其在物流业国际竞争力来源中处于企业核心能力层面和比较优势层面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受到比较优势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则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产生重要作用。竞争优势是物流业国际竞争力来源的关键层面,对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基于比较优势层面的基础来源
物流业比较优势是指各国或地区在土地、劳动力及金融资本等有形资源禀赋上存在的差异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在某类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形成相对成本优势,体现的是一国或地区物流业同其他产业的生产率差异与他国或地区各产业的生产效率比较所具有的相对优势,是一种天然的低层次静态国际竞争力的体现。单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物流服务贸易中不一定没有竞争优势,但是以此确定的国际物流贸易结构,将有可能跌入“比较优势的陷阱”,因为劳动力和资源禀赋优势可能是一种“不太现实的优势”,可能无法转化为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物流业比较优势是一种静态的优势,是物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只有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进而形成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够最终形成物流业强劲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物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资源禀赋条件是物流业国际竞争力来源的重要基础。物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国际商务环境等诸多方面,而资源禀赋条件是指各国各地区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自然资源拥有量的差异性,比如港口数量、铁路枢纽数量、区域性公路枢纽数量,以及燃料、原材料等自然资源拥有量的地区差异性,这将对物流业国际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和作用,进而影响到物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同时这也是物流业快速发展和获取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物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必要条件。
比较优势处于物流业国际竞争力来源的最外层,与竞争优势间相互转化、相互影响,构成物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将直接影响物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间接影响物流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最终影响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虽然它处于物流业国际竞争力来源的最外层,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应该说在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比较优势是不可替代的,它是竞争优势和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物流业的比较优势就没有物流业的竞争优势和物流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就没有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
四、物流业国际竞争力关键性影响因素剖析
物流业国际竞争力来源模型对物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很好的理论阐释,但物流活动形态各异、过程复杂、环节众多、因素异常繁杂,而且各因素间相互影响、交叉作用,影响作用力大小不一、方向各异。这给识别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带来相当大的困难。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与鱼的骨骼形状相似,如图2所示,线条的粗细和方向代表各影响因素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不难看出,各因素对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图2 物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鱼骨分析图
1.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
物流业作为以现代科学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社会经济活动,其国际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的质量上,而这直接源于技术水平和创新程度的差异。没有如GPS、GIS、EDI等先进物流科学技术的支持,准确、及时、快速的综合物流服务将不可能实现,更谈不上物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对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途径主要有:一是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科学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将会为物流企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物流人才;二是改善物流基础设施的条件,运输仓储系统、信息通信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形态、质量和使用成本都会影响物流业的发展,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将会改善铁路和公路状况,提高其技术含量;三是为物流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物流的运作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科学的进步与技术的创新将会为物流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先进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物料需求计划(MRP)等。
2.资源禀赋与市场规模
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与需求市场的发育程度和规模是产业发展和获得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和决定因素。
运输仓储系统、通讯系统、邮政和快递、金融结算、健康保障等基础设施的形态、质量和使用成本,资金资本的供应情况、物流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结构,都会对物流市场的比较优势格局和现实竞争形式产生重大影响。各国物流发展实践证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物流市场的不断成熟,诸如气候、地理位置等初级要素的影响力将会逐渐减弱,而现代通讯设施、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等高级要素的影响力将逐步加强。
物流业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市场,才能够确保该产业规模经济特性的发挥,才能够使得物流服务水准和价格与国外同类产品(服务)相竞争和抗衡。市场规模由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部分组成,国内物流市场需求要求物流业不断改善服务和创新,大多数国家物流业的发展都依赖于国内需求为其业务活动提供保障。国内物流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国内物流市场的需求规模、国内物流服务需求者的数量、国内物流需求的增长速度、早熟的国内物流需求和国内物流需求的饱和程度等。同时,物流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形成还将依赖于国际物流市场的需求,它在某种程度上将对物流业发展起到引导和导向的作用。
3.企业活力与竞争状况
企业是构成产业的微观经济基础,在不同国家和不同产业中,企业的目标、战略和组织方式有很大差别,所表现出来的企业活力也有所差别。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来源于该产业在各个企业中各种竞争优势能够恰当地匹配,而企业间相互竞争的方式将会决定国内市场的竞争结构。
物流企业的战略及其组织结构首先反映出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众多企业共同作用的结果便会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物流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通过管理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物流企业充满活力,将对物流业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同时,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还将促使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相对成熟稳定的市场结构将对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相关及辅助产业的发育程度
现代经济体系中,各个产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产业的相互支撑。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特定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多依靠国外资源的供给和相关辅助产业的配套,但是,对于一个后发国家而言,由于受到现实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关税、运费、供货期、供货要求),相关及辅助产业的发育发展程度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不可忽视。
作为生产原料工业和生产设备的上游产业,如果其国际竞争力强,则意味着该产业可以及时为下游产业提供新概念、新创意;而下游产业便会成为上游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实验场所。物流业涉及行业众多,如前面提到的工业、农业和其他对物流活动有巨大需求的行业,还有物流软件行业、物流装备制造行业、物流信息服务行业等为物流提供相关服务和技术装备的行业。这些产业构成物流业的上下游产业及辅助产业,如果这些行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将会对物流业国际竞争力产生“提升效应”。另外,当相关产业集聚并组成企业群时,就会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并能促使政府、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为物流产业及企业注入更多资金以支持其发展,这将更有利于物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5.制度环境与政策因素
虽然在“国家钻石模型”中,波特将政府作用列为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外部因素,它将通过对其他因素的影响来发挥作用,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它不重要,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政府作用比其他因素的作用还要大,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变量。在Cho的“九要素模型”中,就将制度环境与政策因素作为人为主观因素,与其他影响因素并列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政府作用主要是通过在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来实现的,特别是像中国这样正处于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对产业国际竞争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对物流业而言,政府的管理体制、对相关领域管制程度、经济发展战略及政府的政策工具如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将会影响到物流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发展战略,影响到物流市场需求的规模与结构,从而对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和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水平。政策因素对物流业竞争力的影响表现得更为明显:从宏观角度看,国家可以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实施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提高区域物流业竞争力。如我同深圳经济特区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国家给予特区的优惠政策,而目前深圳物流业的发展速度最快、标准与国际同步;从中观角度看,一个区域可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区情,制定符合实际的财政、货币、投资、产业政策,促进物流产业群、辅助产业群和基础产业群的形成,从而提升物流业的竞争优势;从微观角度看,一个区域可通过制定物流企业发展政策,指导企业优化经营结构,增强物流企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为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奠定微观基础。
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资源禀赋与市场规模、企业活力与竞争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的发育发展程度及制度环境与政策因素等五个方面的因素对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力比较强、影响比较大,是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然而,不可忽略的是,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还将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周边自然地理环境、世界及国内宏观经济走势、产业发展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机遇等,但其影响程度和作用效果要低于关键性影响因素。
五、研究结论
本文试图从国际竞争力角度,从产业国际竞争力来源及理论考察入手,结合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物流业经济运行特性的分析,构建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模型并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表明,物流业是一个服务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的新兴复合型产业,其国际竞争力将同时受到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企业核心能力的共同影响和支配,比较优势是物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竞争优势则是物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关键,而物流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则是物流业国际竞争力来源的核心所在;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资源禀赋和市场规模、企业活力和竞争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的发育程度、制度环境和政策因素共六个关键性影响因素。物流业国际竞争力模型及关键性影响因素识别,将为有关部门或地区客观地评价其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和发育程度提供重要的参考工具,进而依据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物流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
标签:国际竞争力论文; 比较优势论文; 物流产业论文; 资源禀赋论文; 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环境分析论文; 核心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