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面向生活论文_雷伸亭

浅谈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面向生活论文_雷伸亭

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王高小学 262709

语文新课标对写作部分的要求是:“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语文新课标对写作教学的建议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指导学生收集作文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挥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当前,许多学生不喜欢作文,或是所写的文章空洞无物,究其原因就是缺少“生活”。要知道“作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要使学生喜欢作文,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必须让学生走进生活的大门,从广阔的生活领域汲取营养。

走进生活,就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大到政治、经济,小到花鸟虫鱼,都是写作的材料。只有积极地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细节,才能将生活中的矿石炼成金子,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走进生活,就是指导学生思考生活。叶老认为“充实的生活”是写作的“源头”,“要使生活向着求充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他并引用杜威的话说:“思想的起点是实际上的困难,因为要解决这种困难,所以要思想……思想起于应用,终于应用;思想是运用从前的经验来帮助现在的生活,更预备将来的生活”,“这样的思想当然会使生活的充实性无限地扩大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思考生活就是使人有“真切的经验”、“批评、判断的能力”和“证明的方法”。

走进生活,就是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积累生活首要的是积累情感,因为情感“能引起种种机会,使我们留心观察……使我们深入生活的核心……它是粘力,也是热力。我们所以要追求充实的生活,而充实的生活之所以可贵,浅明地说,也就因为我们有情感”。“假如我们的情感是在那里培养着的,则凡有所写,都属真情实感。”所以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二、留心观察,拓宽阅读面

1.要指导学生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如教学作文“美丽的校园”时,我先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然后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最后再放手让学生在校园内游览、观察。学生观察后,有了素材,作文时才有米下炊,所以写起作文来才能妙笔生花,文思如泉涌。每位同学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后,要持之以恒,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并坚持写日记,把生活中的素材记录下来。

2.指导分析,学会思考问题。学生生活中接触的事并非都可作为写作材料。教师要指导学生选取有健康意义、积极因素的材料作为写作素材。通过分析,小中见大,从平凡而细小的事例中挖掘出深刻的思想内涵,优秀作文的闪光之处就在于思想方面,有生活的独特感悟和体验,看问题的独特。

3.扩大生活面。作文的源头是生活,丰富的作文材料需要投身于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

4.加强阅读除了生活中的见闻、感受,还有大量的写作素材来自于阅读的积累。总之,写作教学要从指导内容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①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重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②优秀作文选之类,让学生在写作上接受启示;③科普读物、工具书之类的非文学读物,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习作准备材料。

三、参与生活,融于生活

学生并不是生活的局外人,学生写作文不仅要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有意识地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进行写人作文的训练时,若单在靠作文指导时启发学生选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往往会一时想不起来而无从下笔。那么在写作文前我们要组织学生开展“夸奖他(她)”“我佩服他(她)”“他(她)真行”等即兴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学生就会有较多时间去有意回忆,搜集所写人物对象的有关材料。这样,既可激发学生表达人物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又可以选择出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

四、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一切的体验、感悟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学生在参与生活的过程中获得了体验、感悟,从而成为作文的素材,我们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素材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生活实践的感受。如学会某种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做了某件好事受到他人赞扬的欢乐;遇到某种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一定的责难、误解甚至讽刺打击时的愤慨……引导学生应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仓库”之中,素材积累多了,写作文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了。

总之, 作文如泉源喷涌,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其他什么。相对于成人来说,学生的生活是单纯的,是真诚的,是快乐的。这就是学生的“真性”生活,这就是学生作文的“泉源”。心中不快,通过作文渲泄,达到心平气和;心中欢喜,通过作文诉说,心情恢复平静。在作文里,可以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可以连接千里,审视古今;可以嬉笑怒骂,痛快淋漓……如果这样作文就能表达得淋漓尽致,内容充实、言之有物。

论文作者:雷伸亭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3

标签:;  ;  ;  ;  ;  ;  ;  ;  

浅谈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面向生活论文_雷伸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