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肾病误诊原因分析及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程新

程新 郑州市中医院 450000

于国俊,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450000

【摘要】目的 分析高尿酸肾病误诊的原因及其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高尿酸肾病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误诊类型及临床治疗。结果 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6例,误诊为关节炎8例,误诊为高血压1例。误诊时间最短5d,最长3年。治疗后,患者的尿酸(UA)、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检查尿液和尿酸有助于及时诊断;控制尿酸水平及相关急性炎症,可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高尿酸肾病;误诊;临床治疗

高尿酸肾病是指血尿酸大量沉积于肾脏集合管、肾盂、输尿管等部位,使尿液尿酸浓度异常升高导致的肾损害,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5]。高尿酸发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尿酸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然而高尿酸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几率极高,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本文对15例高尿酸肾病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误诊原因及临床治疗,为临床诊治高尿酸肾病患者提供可靠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我院高尿酸肾病误诊病例15例,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25~69岁,平均(52.2±11.3)岁。临床表现关节疼痛12例,受累关节可触及痛风结节9例,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6例,高血压7例,X检查显示骨关节穿凿样缺损3例。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检查资料,主要包括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诊断结果、临床治疗方法及结果。①实验室检查方法:尿常规、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②确诊后立即采用综合治疗疗法:控制饮食,禁止食用内脏制品、鸽子肉等富含嘌呤食物;多食用果蔬类食品及饮水,提高尿量并保持在2L/d;根据患者的病情分别使用碳酸氢钠片(1.0g/次,3次/d)碱化尿液,苯溴马隆片(50mg~100mg/次,1次/d)促进尿酸排泄,别嘌呤醇片(0.1g~0.2g/次,2~3次/d)抑制尿酸合成,秋水仙碱控制关节炎疼痛;睡前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

1.3高尿酸性肾病诊断标准

①正常饮食下,1~2周内连续两次血尿酸检查结果超标(男性血尿酸≥416μmol/L,女性血尿酸≥360μmol/L);②存在肾功能减退、蛋白尿、血尿、泌尿系结石其中一项肾损害;③非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长期使用利尿剂、血液病等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误诊类型

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6例,误诊为关节炎8例,误诊为高血压1例。误诊时间最短5d,最长3年。

2.2治疗效果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的血UA、CR和BUM水平比较

注:#※▽P﹤0.05

治疗后,患者的血UA、CR和BUN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误诊原因分析

一是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研究报道血尿酸是肾功能异常的独立风险因素,血尿酸对肾功能的危害高于尿蛋白[2]。在高尿酸血症状态下,人体pH值低于5.5或处于脱水状态可造成尿酸盐在肾小管及间质部位大量沉积,进而诱发高尿酸肾病。尿酸盐还可在远端小管、集合管部位沉积并形成结石,诱发尿道阻塞[3]。本研究显示6例患者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5例,泌尿系结石1例,误诊依据在于患者不仅存在尿频、腰酸等症状,还存在尿蛋白、血尿、痛风关节炎等重要临床表现。同时,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尿液可见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尿酸结晶,X线检查可见关节缺损。而高尿酸肾病患者发病初期的临川表现不明显,血尿及肾绞痛等症状出现时间较晚。此外,误诊为泌尿系结石患者因结石体积较大出现尿路感染症状。二是误诊为关节疾病。高尿酸肾病误诊为关节疾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尿酸盐可沉积于关节软组织和关节,引起关节炎和痛风体征,并以关节肿痛为典型表现,如趾拇关节疼痛[4]。误诊关节疾病患者以男性居多,女性以绝经期后妇女居多。本研究8例患者误诊为关节疾病,分别为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结合误诊的主要原因,临床医生应提高对高尿酸肾病的的认识,对中年以上男性反复发作关节炎或不明原因肾损害进行多次尿液及尿酸检查,依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时诊断。

3.2临床治疗

控制高尿酸血症的关键在于保护肾功能,别嘌呤醇可有效抑制尿酸生成,但是该药物可导致患者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因而应根据循序渐进原则,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量,待尿酸降低后维持并逐渐降低用量[5]。苯溴马隆可促进尿酸排泄,碳酸氢钠可溶解结晶沉淀物,加速尿酸排。对于终末期患者,在碱化尿液的同时应多喝水,增加尿量,减少尿酸结晶。本组患者在通过一些药物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等方式同时,通过合理饮食和饮水等方式,取得显著疗效。需要注意的是秋水仙碱可引起肠胃损害和肝损害,因而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肠胃和肝功能状况,采取措施预防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反复检查尿液和尿酸有助于及时诊断,控制尿酸水平及相关急性炎症,可取的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赵耀东. 尿酸性肾病误诊22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09:2129-2130.

[2]万秀兰. 尿酸性肾病误诊原因探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08:160.

[3]吕少华. 慢性高尿酸肾病60例规范治疗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2,05:62-63.

[4]李娟. 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现状[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8:120-121.

[5]邢瑞青,王菁,杨玉琪,等. 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2:4272-4274+4291.

论文作者:程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4

标签:;  ;  ;  ;  ;  ;  ;  ;  

高尿酸肾病误诊原因分析及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程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