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学生核心素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论文_封雷

关注中学生核心素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论文_封雷

(贵州省安顺市第九中学 561000)

摘要:时代的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进程,新的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从“双基”过渡到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仅是语文课程标准及时代对学生的要求,更是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职业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理念,为指导原则,科学的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让课堂迸发生命活力,让课堂知识教学启迪灵魂,让课堂融入生活,让课堂贴近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习惯养成,能力的提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生命活力

引言: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该时期是知识累积和思维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该阶段的健康发展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中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我国各科课程标准中都明确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提升为目标,而语文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贯穿于学生学业生涯的整个过程,语文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深化与升华,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和寓意的传承与发展,是每一个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文化载体[1],让语文课堂拥有“魅力”,才能让学生充满“活力”。

1.核心素养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要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职业要求的能力与品质。具体来说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不仅有文化知识水平、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还包括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念等,总体来说就是一个人在智慧、能力和品德素质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具备核心素养的学生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大家的认可,才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战胜生活工作中的种种困难,不断进取。

核心素养在中学课程的各科都有体现,从学科素养出发,各门课程的编制都围绕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理念[2]。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指通过语文教材知识及课外知识的讲解,科学的设计语文课堂结构,巧妙地运用教学情境,生动贴切的教学活动及课堂互动等,来培养学生体会、感悟、分析、表达、创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认知模式和习惯性格的发展。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语文科学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教育不断的引导和培养,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并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切实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

2.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

2.1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让生命化教学舞动语文课堂

所谓生命化教学理念,是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老师提出的。生命化教学就是区别于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中占统领地位的填鸭式知识灌输,而是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不拘泥与课堂形势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平等的交流,畅所欲言,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获得进步与提升。

以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文《雷雨》为例,作者曹禺,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反抗旧社会的昏暗腐朽,文章的篇幅比较长,人物角色比较多,如果采用传统的讲述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而且难以把握人物特征及心理活动。因此对这堂课进行设计,可以分组,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现文章内容。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片段,组员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及对角色的理解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课堂上采用表演的形式将故事情节再现,按前后的发展顺序,课堂上各小组在精心准备后一一展示,教师在中间适时的引导讲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这种形式展开对课文《雷雨》的教学,便于学生走近那个时代的情境中去,在表演中感受角色的心理变化,体会角色的性格缺陷,将每一个人的人物形象生动的再现,这是多少讲授都可能达不到的教学效果,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一定很深刻,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反思,旧社会的周家一家人为何走向灭亡,究竟是时代的黑暗还是人性的泯灭自私…这样的生命化的教学,这样有学生主动参与,担任主角,并展现自己想法和观点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引起学生的反思与感悟,才能真正做到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

2.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知识背后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

在心理学理论中,“知”是指知识,观念;“情”是指情绪,情感;“意”是指意志;“行”是指行为[3]。

首先,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授与传承,更应该关注知识隐含的深层含义和价值理念,对于中学生而言,有时他们的思维水平和认知方式发展的程度有限,他们不能或者不能完全发现、领悟知识背后的深刻内涵,因此需要教师辅以背景的介绍,或相关案例的讲解,一步步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思考。

其次,有些学生对语文学习存在误解,认为语文是文科,就是知识、理念的介绍,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这种观念是非常不正确的,教师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转变错误观念,将在语文课堂上学到的积极向上的知识理念运用于实际,学以致用在语文教学中同样有重要意义。高中课文《师说》,是必修课文,文章详细介绍了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强调了尊师重道,求师问道的重要性,通过对本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很容易获得相关的知识,如文言字词,语意解释等;能理解古代向老师求学的重要性;但在今天知识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工具普及的时代,学生未必能像课文里强调的那般尊重老师,肯定老师的重要价值,他们或许会觉得自己不知道的直接上网查就好了,不必询问老师,现代社会不需要老师,也不必尊重老师。因此,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而不是仅仅从应试的角度教语文,掌握了知识还远远不够。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在任何时代尊重老师,重视真理道德都是美德,是不容忽视的,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践行尊重教师的理念,做一个合格的、有素质的中学生。

2.3让语文课堂与生活相联系,与学生的日常体验相结合

语文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精选与提升,在我国的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学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语文课堂教学要能和学生的生活相关联,能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八年级课文朱自清的《背影》,让课堂上的每一位同学久久不能忘记。课文中描述了一个年迈父亲送别儿子去上学的场景。父亲送儿子去车站,一路上父亲控制不住的硬要替身强体壮的儿子背行李,安排儿子坐车,肥胖的父亲艰难的翻过栅栏去给儿子买橘子,看着父亲佝偻的背影,作者哭了,我们也哭了。一个佝偻的背影,一份沉甸甸的爱,一生不计回报的付出,所有的不舍与担忧都凝聚在那个艰难翻越栅栏的背影里。离别是苦涩的,却也是成长的必经站。学习这篇课文,老师需要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难忘瞬间,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引入,加深学生对作者感受的理解,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父母的关爱,感恩父母,善待父母,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美德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郭亚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9):93.

[2]孙宏安.学科素养的研究与建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3):57-62.

作者简介:封雷(1989.10—),男,汉,湖南长沙人,大学本科,中学语文二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

论文作者:封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关注中学生核心素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论文_封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