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妇幼保健院 463000)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医学和生物研究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传统中医中的望、闻、观、触等初步诊断方式毅然发展成为现在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聚类分析等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技术和方法。类似多种高科技研究方式在中药鉴定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方面都存在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很客观以及长远的发展前景。在不断地引进新技术进行发展应用和推广的同时,不能废弃最为传统和经典的技术,需要将现在和传统进行有机的结合,促进中药鉴定的合理高效发展。本文通过对有关中药鉴定技术的相关研究,综述此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应用。
【关键词】中药;鉴定技术;研究;发展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008-02
Research on TCM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Du Zhanguo. Zhumadian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e’nan Province, Zhumadian 463000, China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Times, the modern medical technology is also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biological research. The initial diagnosis wa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touch inspection, auscultation inspection, olfaction inspection, view inspection" and so on, now has developed into to meet the needs of times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such as: DNA molecular genetic marker techniques, cluster analysis, etc. A variety of high-tech research wa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scientific aspects and so on,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also has a long-term development prospects. In constant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can't waste the most traditional and classical technology, need to be present and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promote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researches of the TCM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of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中医而言,中药的鉴定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医治疗疾病在我国历史悠久,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在治疗过程中,中药治疗相较于西药而言的副作用较小,但是治疗周期较长,比较注重身体调理。由于中药的种类极为丰富,品种复杂,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调理治疗,所以中药成药的制备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中药药方涉及药材种类繁多,而每种药材自身的成分又比较复杂,所需要的药材剂量也存在一定差异,这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中医的临床医学发展和进步。中药鉴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药的研究和发展,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药健康安全,中药的剂量以及成分都需要得到严格的控制,而这都无法离开中药的鉴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药处理仪器也得到不断的进步,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技术改进与突破,中药的鉴定在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中药的品质评价更具有准确性,使中药鉴定朝信息化发展。
1.光谱法
近年来,在中药鉴定领域光谱法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也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通过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的药材进行光谱鉴定,能够保证鉴定过程中药材的完整性,对于树脂、矿物等外部特征不明显的药材尤为使用。通过对其光线波长,传穿透性等多方面的不同对药材进行鉴定,破坏性小,对于药材的需求量也比较小。通过对最少的药材进行鉴定从而得到药材特性等信息,光谱鉴定存在中药鉴定中存在较大优势,并使其逐步成为中药鉴定中比较常用的鉴定手段。国内学者通过在研究中重建山药样品的红外线特征图谱,作为模式识别提取的特征数据,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2.显微鉴定法
大多是中药药材都是取自于植物,都存在相似的植物特性,加之大部分中药药材的生长环境都比较相似,导致药材的外形特征不明显,多种药材的外形和味道都极为相似,导致单靠外形很难对药材进行有效的分别。随科技的发展,显微鉴定方法能够准确的将其鉴定出来。所谓显微鉴定,是指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样品的切片,粉末或者表皮组织,从而了解其构成,内部的组织结构等等信息的方法。在中药鉴别中也比较常见,其鉴定分析结果十分准确。
3 .色谱鉴定法
就目前而言,色谱分析鉴定法是中药以及中成药的鉴定中比较常用鉴定方法。对于植物组织结构比较复杂的药材,色谱法能够有效的将其复杂的结构简单化,将其分离开来,在逐一进行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鉴定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运用色谱法的实际鉴定和操作中,色谱法又细分为气相色谱法、纸色谱法。高效液色谱法等等多种方式。例如,将混乱品种的黄连放在相同条件的实验室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分析表明其均存在各自的特征峰,通过对其色谱图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准确的将其区别开来。
4.生物 DNA遗传技术鉴定
生物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的鉴定研究方法非常复杂,一般不应用于日常的中药鉴定中,但这种方式的得出的鉴定结果极为精细、准确,往往在对药材鉴定要求极高的情况下使用。由于植物中的DNA分子存在多态性,并且生物自身的特性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还与生物的生长环境,发育条件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由于DNA是遗传信息的直接载体,不受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传递的信息具有大程度的准确性。在实际药材鉴定中,这种鉴定方法对鉴定的环境、技术、设备要求较高,但作为一种十分精准的药材鉴定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5.讨论
在现今社会,祖国传统医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传统的望、闻、问、切到现在与高科技技术的有机结合,这种跨时代的进步在医学领域极为少见。中药鉴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许多技术的研究和进步,其对中医的发展,中药的应用以及成药的制备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中药鉴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判断中药药材的优、良、中、差,同时通过对复杂的品种进行品质和特性分析,寻找新的有效的药源。通过对更多的药材进行鉴定和认识以及研究,明显提高了对中药药材品质和特性的评价水平,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对中药以及中医的认识,促进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科学的发展。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在不断的研究发现新技术新方法之外,还需要对传统的医学鉴定方法进行一定的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的将其完善,科学的与新技术方法进行结合,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进而起到推动我国中医药材鉴定的高效科学发展,使其技术水平稳步提高的作用。中药药材鉴定的标准化、规范化在很大程度上将逐步引导中医朝向信息化、高效化发展。中药药材的鉴定在不断的实践中得以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有许多被已经证实有效的方法运用在实际鉴定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其鉴定的准确率。这些新技术的发展都存在很大的发展前景,需要得到更好的研究和应用,只有合理的有效的将传统的鉴定方法与现代新技术鉴定结合起来,才能更加科学的促进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晗,郭耀武.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2010:5.
[2]高妮.关于中药鉴定技术实验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12:108.
[3]陈绍成.中药鉴定技术案例创新与应用型中药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03:115-117+127.
[4]陈士林,郭宝林,张贵君,严铸云,罗光明,孙素琴,吴和珍,黄林芳,庞晓慧,陈建波.中药鉴定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12,08:1043-1055.
论文作者:杜战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3
标签:鉴定论文; 中药论文; 药材论文; 技术论文; 方法论文; 将其论文; 中医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