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建业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BIM技术作为当前国际上新兴的一种应用在工程建设领域的高端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有着极大的作用。本文在阐述BIM技术内涵与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对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推广应用BIM技术,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关键词:施工阶段;设计;造价管理;思路;应用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贯穿于工程全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工程资金流动、材料控制、工程施工、工程获利均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工程建设的复杂性越来越高,工程造价管理手段也需要不断完善。BIM技术是一种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BIM技术,能够有效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也能够实现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且应用BIM技术进行建模能够确保造价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及完整性。基于此,本文将对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1 BIM技术内涵
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英文缩写,是目前流通于国内建筑领域的称呼。根据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对BIM的权威定义,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
(1)BIM是一个建设项目的物理及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
(2)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可以由不同的项目参与人,如建设方、施工方,在BIM模型中输入、变更和提取信息,从而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3)BIM是一个共享的信息资源系统,这个系统为某建筑从初步策划阶段到拆除消失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来方便各项决策的制定。
2 BIM对造价管理的价值
BIM技术的应用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重大的变革,有助于实现可视化、动态化、系统性的管理。BIM技术对造价管理的价值及影响总结如下:
2.1 提高工程量计算的效率
因为BIM类造价软件的自动化算量功能,造价工程师就不必重复性地做很多计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得到精确的工程量,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比如询价、评估风险。
2.2 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准确率
在BIM的主要特征中,已经谈到BIM模型中储存了全部构件的属性特征,造价工程师可以借助于这些信息编制预算,不用像以前那样根据施工图一张张地识别构件的信息,也就避免了潜在的识图错误,使工程量计算更加准确客观。
2.3 提高了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能力
传统设计中,设计方案变更后,需要造价工程师重新计算成本,以此确定是否优化。这样的过程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可靠度并不高。应用BIM技术之后,可以自动化算量,这样算出的工程量就能很快地反馈给设计人员,各种方案下成本的大小就会一目了然。另外,在施工阶段,BIM模型能更清楚直观地记录设计变更。
2.4 提高工程造价分析能力
BIM的应用提高了造价工程师的分析能力,再不用通过多算对比来发现问题,实现方案优化降低工程费用。模型中已经包括了详尽的属性数据,而且4D、5D甚至nD的多维业务能力有助于项目实施阶段进行造价管理,实现成本控制。
3 项目实施阶段应用BIM进行造价管理的总体思路
3.1 设计阶段应用BIM进行造价管理的思路
对于一些在前期规划就已明确跨多专业的复杂建筑,比如一些除了常规的建筑、土建、机电,还存在一些钢结构或者幕墙的部分,应该计划在设计过程中应用BIM技术。一方面,在BIM环境下,统一平台的工作增强了不同专业的协调设计,可以提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提前建模、虚拟碰撞检测等措施有助于提前发现问题,极大地减少了设计修改和变更,确保了成本的可控。
设计阶段运用BIM技术进行造价管理:首先,成立BIM小组,比如建筑、结构、MEP等专业小组;然后,各专业选择同一的模板,基于相同的轴网和标高,分别设计并建立本专业的BIM模型;最后,将不同专业的模型与建筑信息基础模型进行链接,同步之后,通过碰撞检查,将新创建或者需要修改的信息自动添加到建筑信息基础模型中。具体流程见图1。这种多专业的协同设计与传统的二维图纸下的冲突检查相比,不仅大大提高了设计阶段的效率,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确保了各专业设计的合理性,有效地降低了后期变更的可能性。
设计阶段的碰撞检查是消除变更和返工的主要手段,是设计阶段进行造价管理,控制成本的良策。碰撞检查贯穿着整个协同设计的过程,通过它可以使多专业的协同设计进行及时有效的联系。一般情况下,碰撞检测包括两个方面:单专业的在Revit软件中碰撞和导入到Naviswoks软件里进行多专业的检查碰撞。
3.2 招投标阶段应用BIM进行造价管理的思路
招标采购阶段,需要精确的算量并套取工程清单。在应用BIM技术以前,工程量清单都是由造价工程师手工计算。近十年来,建筑造型的多变、结构的复杂,对于手工算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很难在短时间内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应用BIM模型,可实现自动化统计工程量,且在计价过程中,可查询造价指标和材料价格信息,实时更新,指导采购。在招投标阶段,发包方可以自主成立BIM造价团队,建立模型;也可以要求投标的企业在技术标中建立BIM模型。这样,两方对比,可于施工前发现图纸问题,又可确保工程量的准确。
在招投标阶段应用BIM确定工程量清单的思路如表1所示。
3.3 施工阶段应用BIM进行造价管理的思路
建筑形成的主体环节是施工阶段,主要的人力、物资也消耗在这一阶段。因此,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控制造价提高投资的收益,就必须加强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应用BIM技术以后,可以克服一些困难。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3.3.1 模拟施工
施工阶段可运用4D施工进度模拟,模型中包括了材料、人员、场地和机械设备等信息,根据天气情况,可以以天为单位对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模拟。通过这一技术,不仅能直观地反映出施工的工序工艺,方便施工单位协调各个工种的施工顺序,提前准备设备、材料等;而且有助于业主方准确地把握工程的进度,及时掌握各项运营的成本信息。
3.3.2 可视化技术交底
在施工过程中引入BIM技术后,复杂的钢筋节点甚至钢结构节点均能通过真实空间比例关系的模型表示。不仅保证了技术交底的准确清晰,减少了施工过程的返工;而且有助于提高技术人员、施工工人的工作效率,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力的成本。
3.4 竣工阶段应用BIM进行造价管理的思路
应用BIM以后,从竣工结算的重点环节来看,工程资料的储存、分享方式以及竣工结算的质量都受到显著的影响。BIM技术提供了一个公开的技术平台,技术人员在创建了三维模型之后,将工期、价格还有合同的信息输入,并在项目实施的时候,及时将变更签证信息存入BIM的中央数据库中,各方均可调用,实现了信息共享。竣工结算时,审查人员可以访问这个数据库,从中调去全部关于结算的资料。获益于项目实施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积累了大量的有效数据,造价人员可以缩短结算审查前期准备工作所用的时间,提高了结算工程的效率和质量;使结算真正做到有理有据,减少了双方的摩擦纠纷。
4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已经在建筑业得到广泛推广和认可,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实现全过程和全方位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全面提升工程造价行业效率与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流程,高效率、高精准度的完成工程量计算工作,有利于加强全过程成本控制,做好设计变更应对,方便历史数据积累和共享,对于建筑项目造价管理工作而言有诸多优越性,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大势所趋,行业决策管理者和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主动适应、学习掌握BIM技术,并不断推广发展BIM技术,从而推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邢译丹.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6,01:74-75
[2] 洪瑞旭.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26(3):53-55
论文作者:林凤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阶段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模型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