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厂到市场再到厂市合一:世界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到论文,市场经济论文,工厂论文,世界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F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01)02-0074-05
一、古典市场经济的形成及其主要特点
世界古典市场经济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5世纪末。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开始,经过此后的奴隶贸易、殖民掠夺和殖民地的开拓,使销售市场扩大了许多倍,并加速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转化。到16世纪中叶,工场手工业开始形成,从而开始了古典市场经济时期。从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60年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早期世界市场也逐渐形成。在早期世界市场中,虽然世界贸易的规模比中世纪大了许多,有价证券也开始流行,普通消费品也进入了市场,但只限于品种不多的消费品,市场只刺激工业生产而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不产生直接的影响,各国生产主要用本国原料,居民生活也主要靠本国产品,也不存在国际分工。由于主要靠分工协作的工场手工业生产的产品有限,市场不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加上市场对流通以外的经济活动领域(主要是生产领域)只有外在的刺激而无内在的参与、控制,所以市场问题还不是当时人们经济活动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人们经济活动的努力主要表现在商品的生产和商品的价值决定上,经济发展的主轴是在“工厂”(工场)而不是在“市场”。新兴资本家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和雇佣女工、童工等节约成本、增加生产。这些情况反映在当时及稍后的经济学上,则是把市场理解为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一般都认为生产、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如萨伊)而不会出现生产过剩(只有马尔萨斯例外)。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也主要是研究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的“劳动价值论”(如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和“实物价值论”(如萨伊)。总之,这一时期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工厂(工场)问题而不是销售、市场问题;因为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市场问题还没作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被提出来。
至18世纪60年代,英、法、美、德几国借助第一次技术革命,特别是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工具的发展,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建立了工厂制,从而使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其产品也源源不断地涌入世界各地。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的发展,大大地缩短了时空距离,极大地方便了商业信息的沟通和商品在世界各地的流通。大机器生产使世界工业的增长速度大大地高于以往。1781-1790年间与1701-1710年间相比,世界工业生产指数增长了2.3倍,而1812-1870年间与1802-1812年间相比,世界工业生产指数又提高了5.1倍。在1820-1870年间,英、法、德、美四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一直占70%以上。到1870年前后,英、美、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工业革命(英1840年、美1860年、法1870年、德1880年,日本则于1904年才完成工业革命)。近代世界市场这时也基本形成,市场经济也开始由古典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
在工业革命之后形成的近代世界市场,具有与早期世界市场的不同特点。第一,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世界市场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和必需环节,生产所需的原料(生产资料)和生产出的产品都离不开市场交换。第二,在市场已成为再生产的必需环节的情况下,大机器、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以及工厂制度已经成了市场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与以往的商业推动工业不同,现在是“工厂”直接影响“市场”,“工业不断使商业发生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13页)。同时,市场已直接地、内在地参与再生产过程。第三,原来在世界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商业资本,此时已经让位于工业资本。第四,已形成了以欧洲(特别是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市场上除了交流消费品外,还交流生产资料;并且国际信贷业务也有所发展;市场不仅扩大了它的外延(向广大原隔绝于市场的国家和地区扩展),同时也增加了它的内涵。第五,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出现,使市场问题突出了。在此期间,相继出现了1825年、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的6次经济危机,而1857年的经济危机已波及全世界,1873年的经济危机比以前的经济危机更深刻、严重、广泛。经济危机的实质是商品价值的市场实现问题,它是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同市场容量的相对狭小之间矛盾的集中反映。当工厂商品产量高于市场销量之时,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必然发生。经济危机的出现表明市场上已供过于求,产品销售即市场问题成了制约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购买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市场成了工业生产、“工厂”的最大的限制(《资本论》第1卷第494页)。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力开始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由“工厂”转向“市场”。相应地,人们的认识和经济学研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市场不再被肤浅地理解为商品交换的场所而被理解为供求关系的体系;经济学也由过去的探索财富增长奥秘的学问变成了现在的关于市场资源配置的学问;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也开始由“工厂”转向“市场”,由商品的价值决定转向了商品的价值实现,由生产关系转向了市场关系。这种转变的理论表现,就是于1850年开始提出(意大利的费尔南陀·加里)、19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的边际学派的“效用价值论”和“供求价值论”。
二、现代市场经济的形成
我们将19世纪70年代至1913年这段时间看作现代市场经济的发育阶段。在这段时间里,由于现代世界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世界市场由原来的商品市场为主,发展为兼有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新的市场结构。这些新增的市场因素使市场的内涵更丰富了,市场体系更完善了,市场容量也增大了。在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已不再是工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了。市场的外延也大大扩展,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已成了囊括全球的统一体系。国际交通和通讯条件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从1870年开始)的推动下有了巨大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信息流通;以英国为中心的多边支付体系和统一的世界价格,对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国际贸易条约和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盛行,使世界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矛盾得到了暂时的缓解。接连不断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使资本不断集中,在股份公司的基础上产生了生产和资本高度社会化的垄断组织。在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使本国企业在统一的世界市场中增强竞争力,已开始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通过掀起“保护关税的新狂热”保护垄断;另一方面,又通过贷款、补贴、采购、投资的办法以及实行部分企业、行业国有化的办法,加强垄断。垄断资本主义以坚硬的钢铁、强劲的电力和燃烧的石油为物质技术基础,以生产和资本社会化而又保留私有制的卡特尔、托拉斯为体制依托,又开始了以争夺世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竞争。这一时期虽然由于加强了对市场的研究和对市场的开拓,使世界市场的容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但仍赶不上越来越大、飞速发展的生产规模,市场问题仍以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的形式突出地表现出来。在近代世界市场形成时期,还存在没有填满的国内市场和没有开辟的国外市场。而在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的时代,世界市场已经没有外延式扩展的余地了。除了市场的内涵、容量之外,只能争夺这块再也不会长大的世界市场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以及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的结合,就是出于争夺世界市场的需要。考察一下历史,我们不难看到,最初形成的垄断组织——卡特尔和辛迪加都是以在流通领域(市场)内实行垄断为特征的。此后,在生产与市场难解难分的统一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在流通领域内高度发展了的垄断又向生产领域延伸,形成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集“工厂”和“市场”于一身的托拉斯;有的则以巨型企业为核心,通过跨行业的联合而形成较能应付市场结构变动的康采恩。
如果说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竞争及建立在经济竞争基础上的政治斗争,是一场不流血的战争,那么,两次世界大战则是在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条件下的两场流血的经济竞争和政治斗争;二者都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争夺世界市场(主要是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手段。经济竞争解决不了的市场占有份额问题,就通过血腥战争来解决。只要觉得迫切需要并且完全有可能,它就必然发动一场战争去改变它不满意的市场格局。在资本主义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问题始终是一个中心问题。几乎一切联合或冲突都与市场有关;因为在市场中可以实现自己所追求的利益和价值。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但也加深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以及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市场矛盾。1929-1933年那场震撼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打破了“生产会自动创造需求”的神话,主张完全由市场调解、反对国家干预市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也被主张国家干预市场的凯恩斯主义取代了统治地位。加上社会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的作用,从20世纪30年代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在“无形的手”(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加进了“有形的手”(国家干预)。至20世纪50年代,基本上形成了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现代混合市场经济体制。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中可交换的范围又有了发展,并且在不断发展。以前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的东西,如某些未经劳动加工的东西:商标、商誉、股票、债券、企业资本“纸的复本”等等,由于它们也可在市场上买卖,也作为市场上可交换的商品成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切经济活动,包括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整个过程以及经济活动的各种形式,都必须经过市场才能进行;一切经济关系,包括个人、家庭之间的经济往来,经营者和消费者以及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全部都市场化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市场已成为支配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枢纽、关键和中心;其基本特点是以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基础,同时通过国家的干预保证市场的良性运行,弥补市场的不足。
三、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50年代后,世界市场得到了高度发展。世界市场的容量迅速扩大,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市场结构日趋复杂,服务性的“无形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国际贸易集团获得了空前规模的发展,国际劳务贸易异常活跃,国际技术贸易方兴未艾,国际贸易的结构、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集中地表现在“贸易战”上;跨国公司获得巨大发展并在世界市场上日显重要。此外,随着国际货币体系、联合国货币金融机构和区域性货币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也日益国际化了。由于资本的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并存的局面。各国的经济都成了世界经济整体的一部分,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离不开日益紧密统一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不仅成为经济状况变化的晴雨表,而且成了经济发展的指挥棒。
作为一种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现代混合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与国家、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始终是贯穿其中的核心问题。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市场的主张被采纳实行后,又出现了“滞胀”等新问题。这使许多人又不得不考虑“政府失灵”及凯恩斯主义的合理性问题。于是供应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倡导经济自由、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的主张,又一度被美国、英国采纳。50年代至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根据凯恩斯主义的主张,通过侧重刺激总需求来调节市场上的供求关系。70年代以后,针对需求相对膨胀而供给相对不足所造成的经济衰退,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又侧重于刺激总供给以消除“滞胀”。此外,诸如收入分配的调节、生态环境的改善、国际关系的调整等问题,也成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并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上面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现代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这种历史必然性主要是通过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作用而实现的。作为创造物质利益手段的生产力,它永远是充满活力的。对任何一种物质利益的追求,都会转化为对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总是一切社会共同的、永久的、客观的、根本的需要。同时,生产力所具有的顽强无比的力量以及它所创造的生产关系、经济体制等力量,又使人们对物质利益及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的满足成为可能。市场经济发展和成长的每一阶段都会产生客观需要,而生产力的每一步发展都为这种需要的满足提供了现实的可能。需要与可能的统一就是人类活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生产力的发展必然突破边界,从而导致经济全球化,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
四、当代市场经济:经济的全球化
一般认为,现代经济的全球化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到90年代形成。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形成,主要受到制度和技术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制度方面主要是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贸易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先后建立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在开始时普遍地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开始就表现出来,在开始的几年经济发展也较快。前苏联在建国后的40年(1957年)就使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上了天,使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大为震惊。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在面临困境时仍能围绕市场进行制度创新,采取了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不但“垂而不死”,而且还很有活力。而社会主义国家则把马克思对西欧社会发展前途的设想奉为在特殊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教条,限制甚至要消灭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受制于僵化的计划体制,使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缺乏活力。结果,几十年后不仅没有实现赶超英美的目标,而且在经济上落后于从一国内分出的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地区:东德(民主德国)落后于西德;原朝鲜北部(朝鲜)落后于原朝鲜南部(韩国);中国大陆落后于中国台湾。通过这两种不同经济效绩的比较,原苏联、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决策者们错误地认为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因而抛弃了原有的制度而只选择了市场经济。我国则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选择了市场经济。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两大经济体系归一,形成了贯穿全球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为经济的全球化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
大约与此同时,长期的经济停滞和缓慢增长,促使发达国家摆脱了凯恩斯主义的束缚,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力推行经济贸易自由化政策。
在技术方面,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信息传递和技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范围迅速扩展,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这不仅直接刺激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世界贸易的年增长率比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高出1.5至2倍)和国际资本的迅速流动(各国的海外直接投资年均2000美元),而且使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展开。跨国公司也获得空前的发展(全世界共有4万家),全球性和区域经济贸易组织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数量迅速增加。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角是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指跨越国界从事营利性经营的企业组织。它的名目很多,大致有这么几种:跨国公司,多国公司,多国企业,国际公司,宇宙公司,环球公司,等等。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信息和技术的传播、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分工,都在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跨国公司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经营的范围很广,从研究与开发、原料开采、工业加工到批发、零售的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纳入了它的经营范围。它经营的是资本,而不是基本个行业或再生产的某个环节。二是管理决策着眼于全球,尽管它的管理决策机构的设立主要以某国或某个地区为主。哪里有市场,它就到哪里投资建工厂,哪里有工厂,哪里就有市场。正是由于集市场和工厂于一身的跨国公司的推动,才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市场和工厂(企业)合而为一。但在市场和工厂这两大环节中,市场仍然占居主导地位。以销定产经营原则的确立,期货市场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迅速发展,都表明市场决定着工厂、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经营状况。
现代企业经营实质上是资本经营。资本经营必然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急剧扩大,金融创新工具不断增多。同时,贸易自由化又要求放松金融管制。在这种情况下,全球性的金融市场就有可能脱离实际的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而独立发展。金融市场的扩展和金融工具的增多是经济全球化的先导,但也导致了国际投机猖獗,蕴藏着具有很大破坏性和传染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1994-1995年的美元危机,1994年底墨西哥的金融危机,1995年2月巴林银行的倒闭,1997年7月以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日元的持续贬值等等,都是这种潜在的金融危机的突出表现。市场与工厂(企业)在企业经营中的合一,金融市场脱离实际经济过程的独立发展,使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再是产品过剩的危机,而是金融危机。
与经济的全球化进程相一致,“一体化”、“全球化”概念也在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学、国际文化学中得到普遍使用。首先是国际经济学在以往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并用“经济一体化”概念来解释新出现的全球化现象。1951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出版了《论经济政策》一书,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经济一体化”这个概念,并对世界经济一体化问题作了初步的分析。1954年他又在他的《国际经济一体化》一书中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作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林德特和金德尔伯格又在他们出版的《国际经济学》一书中,将经济一体化解释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体化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巴拉萨则在《经济一体化理论》一书中对经济一体化作了更为广泛的解释。至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库珀、约翰逊、惠特曼、罗斯库兰斯和英国经济学家斯特兰奇等通过对跨国公司的研究,又进一步阐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与世界政治的交叉和关联等问题。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什巴格亚蒂又提出了如何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使国际经济学概念规范化的问题。艾尔里奇还提出了“全球市场”、“无国界的经济”等概念。从60年代开始,全球化的观念从国际经济学领域扩展到国际政治学领域。至80年代,全球化观念又进一步扩展到国际文化学之中。“全球化”这一概念是由国际文化学者于80年代晚期才正式提出的;到了9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社会科学界普遍采用。
[收稿日期]1999-11-12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全球化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世界市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