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鲜明的学习特点,如果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刻板、陈旧,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不同的年级的学生其学习的要求和特点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还需要能够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特征开展教学活动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学习特征;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015-01
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系统的基础学习阶段,同时也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相互配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发育过程,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规律来开展教学活动。小学生是周围信息的加工者,能够通过具体的预测以及假设来对自己的认识和经验进行验证。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能力有限,对信息的加工能力较弱,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选择结构性、选择性等信息加工方式,教师也需要能够根据学生的这种信息加工方式来组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进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 以学生的选择性注意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开展
小学生的选择性注意主要指的是由于小学生对某一个环节的注意,而忽略了其他的环节。小学生的分辨能力较弱,无法对信息的重要程度进行有效的分辨,所以在听课的过程中,不会根据课程的重要程度进行选择性听讲,而是单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中,需要注意将教学任务与教学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将学生的学习任务置于更有意义的环境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故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教学内容。特别是小学生对游戏和童话故事的兴趣非常浓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以学生的兴趣入手,必定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投入。比如教师在“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游戏。首先请6名同学站到讲台上,然后再上来4名同学,然后再要求讲台上的学生进行“1、2、3……”的顺序报数,使学生们了解6-10的意义。然后组织这10名学生玩贴人的游戏,其他的学生做裁判。在贴人的过程中要求分成两组贴人,每个组必须要保持两个人以上,如果一个组出现单个人就算失败,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10以内的加减法。
此外,创设故事情境来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适当的加入故事情境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讲故事:小兔子的家里来了客人,爸爸和妈妈要陪客人聊天,所以要求小兔子去商店为客人买做饭用的食材。妈妈给小兔子100元钱,要求小兔子买菜要花85元钱,找回15元钱。但是小兔子不认识人民币,所以它想请小朋友们帮忙一起来完成任务,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小兔子呢?这样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会被激发出来,都会纷纷的加入到人民币的认识活动中,并帮助小兔子购买食材和管理人民币,进而在故事的参与中学会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2 以学生的结构性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开展
小学生的记忆结构限制,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结构性记忆的存储方式。在学习某一个具体的数学主题时,教师不仅要注意对知识的扩展,同时还需要注重对知识的结构化构建。需要从真实的问题入手,逐渐的发现知识的抽象表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在操作和探索的基础上来寻找表征数学的机会。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进而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知识间的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然后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和外化,在通过语言的总结和归纳内化成为自己的活动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才是最高效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比如在学习“质数与合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发放小正方形的教具,要求学生利用这些小正方形摆一个大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同时每个小组发放的小正方形个数不能相同,分别发放4、5、7、9、11以及12块,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正方形数量摆放相应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在摆完后,学生发现12块摆的形状最多。这个时候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为什么12块会最多呢,学生就会总结出,5、7、9、11只有一个因数,4和12有两个以上的因数,所以摆出的形状也更多。以此来引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加透彻,因为通过自己的实践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符合学生的结构性知识认识规律。
3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是整个数学学习系统的基础,所以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教师需要能够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小学生尚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都比较弱,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能够从学生的特点入手,采用符合学生认知和理解规律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浅析自主探究式心理健康课堂教学[J].曹绍平.河池学院学报;2008(S2).
[2]小学数学体验学习之我见[J].干金海.吉林教育;2008(11).
[3]数学新课改之我见(下)[J].邱学华.小学教学(数学版);2007(10).
[4]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J].王清.陕西教育(教学);2006(Z2).
[5]数学活动:理解及教学[J].潘小明.江西教育科研;2006(03).
论文作者:陈占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正方形论文; 方式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