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脉在新校园文化环境中的传承论文_胡胜城

身份证号码:44158119831215xxxx

摘要:笼统地说,我们把校园环境中最能体现校园特有精神气质的那些现象、传统和特色统称为“校园文脉”;而通过对传统校园(即一般意义上的“老校园”)空间中所沉淀的这些文化精髓的发掘与继承,实现校园文脉在新、老校园环境中的共生、传递、发展,是树立新校园文化环境个性的重要理念和手段,尤其对于那些本身拥有悠久发展历史的大学新建校区而言,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图1)。

关键词:校园文脉;校园文化;传承

一、校园文脉对于新校园文化环境塑造的启示

我国现有高等院校1100余所(不包含专科学校、职业学院以及民办大学),其中1949年前建校的205所,1965年前建校的434所;建校超过30年的约占高校总数的40%,超过20年的约占55%,并且它们大多是国内教育质量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教育机构,而且同时也都面临着老校园空间环境容量有限,需要积极开拓新校区的现实问题。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恰恰是在这些略显“局促”的“老校园”环境中,蕴含了最为丰富多彩且极具个性魅力的校园文化气质,而维持好这些个性化差异,将能够代表学校历史传统、精神氛围、学科特色的校园文脉在新的校园环境中继续传承与发扬下去,既是当前校园规划设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实现校园环境个性化塑造的重要手段。

1.校园文脉的基本特点

“校园文脉”本身是一个范畴广泛、内容丰富的概念,而如果仅仅是立足空间规划的视角来看待这一概念,那么它通常特指那些承载着校园发展历史信息、体现出校园发展文化特色的物化的空间形象(包括了校园环境由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各个部分),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场所氛围(表1)。这些要素通常都是大学校园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逐渐积累形成的,是最能够被人们广泛认同和触动人们心灵的校园个性化特征的“聚集”。

一般说来,校园文脉具有延续性、有机性和整体性三大基本特点:校园文脉的延续性反映了新、老校园环境的交替演进;校园文脉的有机性反映了新、老校园环境的关联共融;校园文脉的整体性反映了新、老校园环境风格的统一变化。而新校园无论建设在什么时代、什么地点、拥有多大规模,其毕竟是在老校园的根基上生长、扩展出来的,自然受到传统校园文脉的培育和滋养,也注定要承担起对传统校园文脉开拓创新,并使其延续发展的历史使命。

2.校园文脉的延续手段

正如前文所述,对于校园文脉的延续一般可以从“相对宏观”与“相对微观”两个不同层面来进行——前者往往体现在新校园对老校园整体空间架构以及典型空间组织形态、建筑特点的尊重和借鉴:包括延伸和发展传统的轴线关系,继承与吸收传统校园空间及其建筑的生成肌理、序列和秩序等;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校园环境中一些“情景片段”的回忆与再现:比如通过对经典校园标志物的迁建、复建,或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来重新建构传统校园建筑中的经典符号或片段等,来唤起人们的美好回忆与共鸣——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两种规划策略的实施通常都是综合运用而非是截然分开的,在此只是出于研究与描述的方便,而采用了一种较为“相对化”的分类方法(图2)。

从总体上说,本节研究的核心理念与方法是通过对目标空间系统中(老校园环境)最能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空间要素的提取和重新诠释,从而构建起新、老校园之间的文化共融关系,实现对新校园文化品格的塑造。

二、在新校园规划中延续老校园传统空间脉络

本层面规划策略的建构重点突出了新校园在整体空间体验与视觉印象上对老校园环境特色的继承,以及对其空间形成机制的创新“演绎”;目的在于能够通过此方法,较为迅速、宏观地建立起人们对于新校园在整体印象上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并以此作为新校园文化个性培育及其与老校园精神气质共生的基础。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以下规划策略的实施并不是呆板的、程式化的,其仍然需要建立在对具体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实际办学需求综合分析与适应的基础之上。

在此,本文着重以华南理工大学新、老校区(即广州大学城校区与五山校区)环境建设为例,对此策略的实施要点做简要分析(表2)。

1.共生特色一——强调轴线对校园空间形态的组织与引导作用

华工老校园具有明晰的空间轴线,通过两条“十字型”相交轴线的组织和引导,创造出庄重、理性、稳定的校园空间结构与氛围。新校区延续了这一空间传统,设计时结合基地的具体地形条件与周边道路情况,形成了具有创新意味的“转折型”轴线关系,从而强化了渐次展开的校园空间序列以及统一中富于变化的空间组织形式,奠定了新校园整体环境氛围的基础。

2.共生特色二——突出校前区入口空间的连续性和尺度感

通常来说,校前区入口空间是校园形象展示的“窗口”,是人们对此校园环境所留下的“第一印象”,对于整个校园氛围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华工新、老两个校区入口空间的营造中,都摒弃了对“宏伟”、“壮观”情景的刻意追求,取而代之的是近人尺度的连续性建筑界面,以及由此形成的人性化前导空间,从而营造出一种相对深邃、静谧的环境氛围,在带给人亲切感的同时,亦能使人从中感悟到一丝校园的历史感和厚重感。

3.共生特色三——营造丰富的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的开放空间

校园中的开放空间是容纳校园活动、展现校园活力、反映校园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华工新、老校园环境塑造中都体现出了对此的重视。例如在老校园中,针对空间位置以及所要表达情绪和容纳活动的不同,塑造了系统而丰富的“开放空间体系”,有的强调导向性、有的体现纪念性、有的侧重私密性、有的具有公共性;新校园设计沿袭了这一传统,例如在沿中心水系的湖滨绿化带与建筑群之间,设置了一系列变化多样的开放空间,并通过巧妙运用建筑底层架空,使各部分相对独立的空间形成了隔而不断的流动空间体系,营造出宜人的交往氛围,同时也成为孕育新校园文化的空间载体。

4.共生特色四——对传统校园建筑特色的继承和发展

华工目前的五山校区是由原国立中山大学校园发展而来的,因此校园中拥有大量珍贵的、体现民国时期高校建筑风格的传统建筑,其身上所散发出的历史感与厚重感是校园环境中最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因此,新校园建筑力求通过在形态层面对传统校园建筑的呼应,从而实现校园文化气质在新、老校园之间的传承。

首先,新校园主要建筑的平面组织模式沿袭了传统校园“围合庭院式”的格局特色,这既是出于对塑造特定场所氛围的考虑,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视觉景观环境和自然通风效果。其次,为了加强在宏观印象层面新、老校园间的整体联系,新校园建筑主体采用了与老校园清水砖墙建筑风格相协调的红色面砖,同时组合以白色型钢、穿孔铝板以及玻璃幕墙等元素,在承袭传统的同时,也演绎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建筑风格。

三、在新校园环境中再现老校园典型场所片段

如果说上文所述“共生措施一”是立足于通过“整体”、“全面”的“情境再现”手法来构建新、老校园之间的文化共生关系,那么本小节策略实施的层面则要相对“微观”许多,重点是通过“以点带面”的片段式“情境再现”,从而唤起新、老校园之间共同的“文化记忆”。其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对老校园环境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场所片段(例如校门、标志、雕塑或建筑、景观的局部等)”的新址再现(包括迁建、重建、模拟等手段),从而达到新、老校园文脉贯通的目的。

本层面规划策略的提出更加有利于那些与老校园整体形象气质存在较大差异的新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其优势表现在:一方面无碍于新校园全新校园风貌以及个性化环境特征的塑造,同时又能通过在新校园中不断“植入”老校园的“文化基因”,从而促进新、老校园精神气质的贯通与融合。在此,本文重点以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为例,简要分析一下该策略在实际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位于沈阳市东南的浑南开发区,占地80万㎡。校园主要由教学区、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三部分构成。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由一条“千米长廊”相连,形成校园中独具特色的建筑景观;教学区以80m×80m网格为基本单元,形成网络状布局、肌理感极强的校园主体空间形态,可以说,这是一座个性突出、风格时尚的现代化校园。然而,现代化并无法截断人们对于老校园的历史情结,而对于校园传统文脉的继承和发扬反过来又会提升现代化的魅力和品位(图3)。

1. 情境片段一——老校门搬迁

沈阳建筑大学有着56年的建校历史。位于沈阳城区的老校区虽然空间相对局促,但其中的建筑富有特色,环境优美,承载着人们许多美好的记忆。因此在这次校园整体迁徙、新建的过程中,校方决定,将凝结着人们深刻记忆与情怀的老校门整体吊装到新校区入口广场上,作为一组重要的纪念性雕塑及标志物,为老校友,也为校园今天和未来的主人留下一抹永恒的记忆。

2. 情境片段二——旧砖墙妙用

校部办公楼前一面具有装饰和引导作用的墙体是由从老校区建筑上拆下的红砖砌成,新落成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历经沧桑的红砖墙组合在一起,共同展示了学校发展的辉煌历程和光明前景。同样的做法还延续到许多建筑的室内装修中,在建筑与城规学院的走廊上,来自老校园的红砖被用作柱子的饰面,为这座现代化的教学楼植入了历史与文化内涵。

3. 情境片段三——旧物“重生”

新校区建成使学校的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为了展示这一变化,学校特地将老校区中用过的旧桌椅集中布置在几间教室中,它们与全新的校舍和其它舒适、时尚的家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里既包含着一种对历史的回味与体验,同时也是对时代发展的记录。

4.情境片段四——景观标志设计

在沈阳建筑大学老校园中,有一个承载了许多届校友共同记忆的大铁磙,当年他们曾多次拉着它自己动手平整运动场地。新校区建成后,铁磙被置于千米长廊的起点,配合上动态逼真的人物群雕,构成了凝结着老校园美好记忆的一组景观标志物,同时亦成为历届学生、校友参观时最为动情的地方。

5. 情境片段五——环境细部设计

令文脉得以充分传承的设计理念渗透在新校园中的每个角落:中德学生利用废弃石块共同铺设的庭院小径、原先散落在老校区中的巨石配景、过去排课表使用过的配课台板、还有以前食堂加工豆腐的石磨……,这些都在新校园中重新找到了它们的位置,成为沟通学校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时间链条,成为凝聚校园文化的历史见证,而这些设计理念的落实,无不渗透出学校对于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和设计师们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何镜堂,郑少鹏,郭卫宏.建筑•空间•场所[J].新建筑,2007(1)

[2]陈伯超,张福昌,王严力.现代校园中的历史情结[J].建筑学报2005(5)

论文作者:胡胜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  ;  ;  ;  ;  ;  ;  ;  

浅谈校园文脉在新校园文化环境中的传承论文_胡胜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