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张五常教授及其涉及的重大经济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问题论文,教授论文,张五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2)21-0042-02
笔者很佩服和钦敬张五常教授。他自幼只身远涉重洋,学业有成,得到诸多西方经济学泰斗——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熏陶或默契的交往,早年对经济学就有重大的建树,并且博学多才,文思敏捷,实为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学者。
不过,在拜读他的文章之余,总觉得张五常教授只是一位优秀的经济学家,而不是一个卓越的经济学家。因为他年纪还轻(出生于1937年),没有经历西方动荡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不谙西方历史,更不懂中国国情,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精通成本,张五常教授师从凯恩斯,他们两人都不懂成本。因此,他不是理财专家,更不可能是卓越的经济学家。我觉得国内有些人没有通读张五常教授的文章,就著文对张五常教授盲目崇拜歌颂,很不应该,而且有些诧异。正如张五常教授曾受凯恩斯误导,而对马克思产生偏见一样(注:凯恩斯为了欺世盗名,掩盖他的知识来源于马克思,掩盖他为什么短短几年就能够背叛萨伊定律,竟然不惜贬低和践踏马克思的名声。(详见拙作《香港的物价与工资》,《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9年1月。或《资金短缺与对策》,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4年9月,该书荣获《经济日报》和中国财政学会评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文章”—等奖。此书现已绝市,广州中山图书馆有收藏。)),这些著文可能对我国青年学者产生误导。由于责任十分重大,后果也可能十分严重,千里堤防毁于蚁穴,万里江山毁于烽火一笑,为了防微杜渐,笔者不能不作一些评论,使青年学者兼听则明。
首先,张五常教授说,他从80年代以来,就不再阅读别人的经济学文章了。如果他已退休,并已停笔,那末,未可厚非。可是作为一个在职大学教授,在这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时代,这样固步自封,不与时俱进,就会误人子弟,其言论也会或多或少误导社会。
张五常教授说,他曾拜读马克思的著作,但觉得他的著作十分浅薄,简直是“胡说八道”(注:《最“聪明”还是马克思》,张五常《学术上的老人与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1年8月第1版,184页。)。张五常教授凭什么下此结论?马克思把伦敦大英图书馆他长年看书的座位底下,由于脚的习惯磨擦,磨了一个坑,正合中国古话:“铁砚磨穿”。张五常教授和他的费沙与科斯,又有什么耐力表现?有什么著作可以超越《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共产党宣言》?在图书馆浏览了一下马克思著作,听了别人一点评论,并不等于就读了马克思著作。凯恩斯苦读了马克思的著作而背叛了他自幼信奉的萨伊定律,这才称得上读了马克思著作。马克思勤奋终生,将过往学者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研究出科学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临终还遗留大量文稿由他的挚友、企业家、革命家恩格斯整理成《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出版。马克思为了科学社会主义,为了改变无产阶级工人群众悲惨的社会地位,那时工人一般工作12个小时,有的还是童工跟大人一样工作18个小时,甚至20个小时,他们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有的还受到虐待、凌辱,如果张五常教授再真正地拿起《资本论》,那里有大量的事实,而且是官方的报告,绝不是媒体捏造,马克思与世界上有良知的仁人志士一道,成立并领导了共产国际,自己贫病交加,真可谓“鞠躬尽瘁”。在他和一切革命家的努力下,现在工人终于获得了8小时工作制,争得了人的尊严。每个工人都衷心地感激马克思,每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由衷地感激马克思。根据世界权威调查,马克思被公认为是20世纪影响人类最伟大的人物。即使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都只能排在他的后面。
张五常教授越走越远,他说由于人的自私本性,生产资料必须是自己的,才有积极性。因此,马克思的生产资料公有学说是一个舛论。这更可称为信口开河。应该坦率地告诉张五常教授,中国以马克思的公有生产资料为经济基础,是历史原因迫出来的,当时的蒋介石太独裁了,太垄断了;反过来,现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也都是正确的,因为现在的中国只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马克思说过的,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欲速则不达”。这是总结毛泽东同志的过失,中央多个领导所得出的经验教训(注:李先念曾总结出:“不怕慢只怕站。”叶剑英说:“不怕慢,只怕走弯路。”)。中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短短20多年,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繁荣昌盛,超过很多发展中国家,依靠的就是这两点。原因是中国实行的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国家可以集中财力、人力、物力办大事,发展基础产业;实行改革开放,则可灵活运用政策,拾遗补缺,迅速发展新兴产业。这就是中国的国情。
中国的国有企业,正如张五常教授所操心、所担忧的,表现不很好。但不是所有制问题,而是因为选派的经理人员是蛀虫。根据国内很多专家调查分析,中国国有企业这些蛀虫,知识并不十分高深,蛀蚀的手法也都大同小异,治理也并不难。通常情况是,他们被委任以后,派出者对他们就十分信任,既没有监督,也没有跟踪,即所有者缺位。这些专家认为治理的方法,只要约法三章。
(1)坚决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方针。根据产权清晰的要求国有企业所有者不能缺位,要设立全国或地方的国有企业股东代表大会(为提高效率和节省经费,可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承担),股东代表大会要成立机构专门选派国有企业法人代表和经理人员,还要有代表股东对这些经理人员特别是企业第一把手监督跟踪的机构和代表。
(2)“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国有企业历届那些蛀虫,既然掏空了国有企业,国家法律和司法机关反贪局(像香港廉政公署那样)就一定要掏空这些蛀虫,罚得他们个个倾家荡产,还要坐牢。这些蛀虫哪怕跑到天涯海角,要充分利用“国际刑警”这个组织,把他们追踪缉拿归案;而且法律要规定没有追溯期的限制,可以追溯到他们的子孙后代。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蛀虫会认识到贪污成本太高,只有走坦白从宽这条路。毛泽东说过:“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一切假发票、假账、回扣,都是可以通过历届会计、对方关联企业会计、审计、同谋者的供认,查个水落石出。通过这种法律行为,还会对违规企图者起到震慑的作用。不过,我们在这方面,一定要防止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偏激行为,造成草木皆兵;一定要维护我国法律庄严、证据充足和公平的原则。
(3)规定今后经理人员凡做假账的,一经查出,不论问题大小,一律撤离领导岗位。这些开始做假账的领导人员撤离工作岗位,如果还未触犯刑法,就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也许从此可改过自新,干出一番事业;而这些国有企业在产权清晰制度下选出的德才兼备的继任者的领导下,一定会干得有声有色。只要国有企业第一把手选对、监督好,职工的积极性会大大发挥,只要时刻防止蛀虫产生,出现一个,消灭一个,国有企业会大大优胜于私有企业。将来没有人愿意去私企做事。除非这些私企能学习国有企业。所以,国有企业没有改为私有企业的必要。
张五常教授作为经济学家,应该研究点未来学,或者未来经济学。其实,关于为己(为私)和为社会(为公),马克思在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中,就阐述得十分清楚。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对他人对社会有用,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为被雇佣的劳动力,也必须对老板有用,能为资本家赚到钱,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养家糊口。张五常教授说,人的自私永远改不了,是因为受经济假设、遗传基因和生存所迫(注:张五常《自私三解:论〈原富〉的重心所在》,《学术上的老人与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年8月第1版,176-181页。)。现在,由于科学和生产的进步,在澳大利亚、在西欧、在张五常教授所鄙视的福利国家,一个人只要学有所成,肯出力、不吸毒、不赌博,他的一生的生存就毫无问题。将来几百年以后,当生产的东西地球再也装不下,社会对每个人福利都很好,义务教育不是中学而是大学,人人觉悟水平都很高,劳动从谋生手段变为乐生手段,每个人每天可在网上自选当天职业,全社会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张五常教授有一个特点,就是十分爱国。同中国很多知识分子一样,忧国忧民。不过,张五常教授经济学基础很差,以他的聪明才智和根基,只要他认真补课,像凯恩斯那样苦读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不要固步自封,认真学习西方和中国学者近来的经济学文章,取长补短,互相启发,还是大有作为的,甚至超过凯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