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论文_郑光展

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论文_郑光展

广东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 广州市 510700

摘要:采矿工程专业自创建以来进行了多次改革,每次改革都有其不同的时代背景,对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模式、课程改革、产学研一体化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下,运用市场化法制手段推动钢铁、煤炭、煤电等行业化解过程产能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采矿工程专业的改革,保证学生学术生涯或职业生涯的稳步推进,是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面对的现实性问题。

关键词: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问题

一、采矿工程专业发展

我国采矿业的起源可追溯到近代洋务运动时期,采矿的理论研究与生产应用自成体系。我国最早于20世纪初在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全面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计划经济的时代到来,但我国工业化、环保效率、自动化水平低,能源开采率和开采都迟迟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采矿行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采矿相关理论和技术可谓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但需求的大量增长也为采矿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此时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理论技术的争夺。随着技术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采矿相关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人才的争夺战,高校也积极开展相关的专业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证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方向。

二、当前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

对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的问题要从日常教学活动的各方面进行,例如学科与专业建设、教学方法与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改革等。

(一)采矿工程专业建设

上文提到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采矿工程专业改革要汲取其中的精华,例如改革中提到的“去产能”,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方向的引导,向化工类、环保、工程等方向倾斜。当前专业建设的主要问题是不敢正视行业淡季的现实,如果不及时对采矿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是对学生极大地不负责。专业改革可以扩宽采矿工程学科,促进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例如以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煤矿专业主体院校,实现了采矿工程与交通工程、煤工程、材料与无机非金属工程等学科的融合,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综合性知识理论的人才。另外,专业与学科建设必须要遵循以时代背景为基础的原则,培养新时代人才。

(二)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

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专业改革不变的内容。首先,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是专业改革的基石,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属于采矿业的黄金时期已过,当代采矿专业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考研压力进一步加大。因此,保证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牢靠的前提下,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结合新时代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矿山实地实习教学、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实习式、演示式、讲授式、参观式、启发式等,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应用以适应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矿工程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内容相对稳定,其中公式推导的内容较少,而多为说理性的概念和原理讲述,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教师要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丰富起来,穿插讲述与理论相关的实际场景,例如在讲述煤层断层落差、断距、平距等概念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是学生对概念有空间概念,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改革要契合“宽口径、多方向”的培养原则,把控好课时与课程设置之间的矛盾,有方向性地提高专业课时占比。

(三)人才培养模式

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围绕“狠抓基础教育、加强素质教育”的主题,更加侧向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知识面窄、内容过于细化、专业侧重点出现偏差等问题,在改革过程中采矿工程专业必须要弱化专业训练倾向而侧重于以自然资源保护为主的自然观教育,积极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并积极拓展采矿工程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融合与共同培养计划,构建覆盖面更宽、更广的采矿工程学科体系。另外,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其与学生就业趋势的相通性,促进高校教育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接轨。

(四)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教学改革要“整体布局、重点突破”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删繁就简,实践证明已不具备现实教学意义的课堂就应予以删除;改革中要加强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基础知识的夯实、数理基础的加强、自然观教育的渗透等,培养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素质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是两门难度较高的课程,不仅教学难度大,学生学习的难度也非常大,在课改过程中要对此类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注重方法和原理的教学。

三、采矿工程专业改革发展方向

(一)宽口径、多领域,扩展专业范围

采矿工程专业改革正向着宽口径、多领域的方向发展,涉及到采矿全过程及后期的再加工和信息管理等方面,同时要适应交叉学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趋势,从而拓宽采矿工程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并逐步恢复矿建专业核心课程,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学科交叉与定向培养相结合、基础知识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等,促进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深化专业改革内容

采矿工程专业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信息化程度低、实践教学课时少、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教研小组要逐一突破。另外,针对学生专业学习情绪不高的问题,教师要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爱矿精神”,以领悟到“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真谛。专业改革内容的深化也为采矿工程专业招生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加强创新型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创新型教育即要求采取理论知识培养与实践能力提升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专业课为基础,通过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图幅绘制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等,为学生日后走上相关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跨文化科技文化交流

采矿工程专业改革要放眼于全球资源开采形势、经济发展形势,所以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英语水平的提升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重复性记忆,而仅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坚持下来,因此专业改革要注意提升专业英语在课程中的地位,使采矿专业与国际接轨。

四、结语

当前采矿工程专业的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为基础,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采矿工程基本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促进知识成果的转化。学校要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水平高、道德修养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董会臣.探究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J].民营科技,2013,(03);165.[2017-09-10].

[2]弓小平,木合塔尔?扎日,黄滚,戴兴国,石忠民.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10,(03);58-63.[2017-09-10].

论文作者:郑光展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论文_郑光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