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近代化史观考查的新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近几年论文,新变化论文,高考试题论文,近代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0年开始,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开始出现历史论证题,呈现一则或几则材料,要求考生能够从中提炼出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对此观点进行论证或评价。此题一出,即因其能力考查的全面性和评阅标准的开放性而广受好评,引来各省纷纷仿效。2011年和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的第41题,也都是历史论证题,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几道题目的考查内容和导向有共同之处,即都是由近代化史观统领的题目。近年来,近代化史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逐渐出现在各地的高考卷中。因此,认真研究高考中近代化史观考查的变化和趋势,对于我们的备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0年的全国卷第40题(题目略)是以中国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和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背景材料,要求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认识。尽管中国明清时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相比英国,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没有发展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是中、英两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面临着不同的“历史前提”所致。该题目着眼于由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化社会转型的关键期,意在运用近代化史观对内容和分析进行了统领。将中、英进行对比,从历史观的角度来分析,考查的主要落脚点在于中、英两国近代化道路的不同“进程”和“结果”,以及从“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等角度分析其各自的“成因”。这需要从生产力的市场化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两个角度进行比较。
但此题也存在问题,即还停留在将中、英之间不同的近代化之路进行“分列式”比较的层面上(分别叙述各自的“结果”和“成因”),而没有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更没有从近代化的“动力”方面进行揭示和考查。2011年的全国卷第41题,在此基础上向前走了“一大步”。题目如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该题目也是对东西方的历史进行比较,也着眼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时期,也是以近代化史观进行统领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相比之下,2011年的题目就由单独考查东西方(中、英两国)各自的近代化之路发展到了二者的有机联系,将西方的崛起与东方文明对其的影响密切结合,是真正意义上的联系。本题隐晦地涉及西方崛起的“方式”和“动力”问题:是属于自身连续的崛起还是受到东方文明的影响而崛起的。题目中的第一段材料认为,西方的崛起是其自身崛起和连续发展的结果,从古希腊和罗马的民主与法制到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再到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欧洲完成了向近代化的过渡,这是“内源型”崛起的典型表现。而第二段材料却正好相反,显示的是欧洲(西方)的崛起是要“归功于东方文明的成就”,这方面的史实也很丰富,比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于新航路的开辟,中国的播种、炼钢、机械、钻井等技术对于工业革命的发生,波斯、印度、中国的思想、哲学、艺术对于文艺复兴的影响等等都可以佐证这个结论。从这个观点来看,西方的崛起是东方文明对其影响的结果,属于“外塑型”崛起的典型表现。这里,“内源型”和“外塑型”属于近代化的两种不同的动力类型。从中可看出,2011年的考题已经涉及近代化的动力类型方面的前沿问题了。但其对近代化动力类型的考查还比较隐晦,还没有深入到文明之间的冲突和反应这个层次上。2012年的考题更是直接地切入了近代化动力的问题。题目如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该题目将中、西历史进行了“点对点”式的比较和联系,以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扩展为“点”,对应着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点”,直接切入“中国近代化的动力”这个主题,将中国近代化的动力模式定位于“冲击—反应”模式,即在“外塑基础上的被动崛起”。当然,考生也可以从“外塑基础上的内源崛起”或直接是“内源型崛起”这两个角度进行评析,发挥的余地较大。与2011年相比较,2012年的题目对近代化动力类型(或近代化的动力模式)的考查更为直接、明确,同时,将近代化进程中的“外塑”和“内源”这两种动力(文明)进行了直接的冲突,让考生结合所学的史实进行分析和判断。
从这三年的考题来看,都是运用近代化的历史观来统领和指导对问题的分析,考查的变化遵循着这样的“路径”:中、西近代化的不同结果及其各自成因(2010年)——西方近代化的途径和动力(2011年)——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化动力模式的冲突和影响(2012年)。对近代化史观的考查在逐步走向深入。
近代化(现代化)通常是指由传统农业文明社会向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机械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等等。近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内源型”(也有人称之为“原发型”或“内生型”等),指的是西欧和北美等国家(德国例外),主要是由于内部因素积累而实现的自发转变,是本社会内部近代化因素不断演变、成熟和积累的结果,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它的启动是本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种途径是“外塑型”(也有人称之为“传导型”或“后发型”等,以罗荣渠为代表的史学家称之为“防御性”近代化),亚、非、拉的大多数国家都属于这种类型,其走向近代化的途径主要不是来自于内部因素,而是受到外部的刺激之后进行的“回应”和“学习”,是自觉以西方资本主义为榜样进行近代化探索的结果,具有动荡和突变的特征,它的启动不是本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走什么样的近代化道路,是由具体的国情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就中国而言,大多数人认为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受到西方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挑战,由此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从2012年的考题来看,中国的近代化应开始于洋务运动。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近代化两易主角和内涵。五四运动以前,中国近代化的主角是民族资产阶级,内涵是资本主义化,动力类型是“外塑型”崛起;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成为中国近代化的主角,内涵变成为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新民主主义化,动力类型是“内源型”崛起。
在以往的高考试题中,对于近代化史观的考查大多集中在各国近代化的不同“表现”“进程”“结果”“启示”等方面,多从“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等角度进行命题(这方面的试题很多,也很普遍,不予赘述)。但从全国卷来看,对于近代化史观的考查正在向近代化的动力类型(或动力模式)这个方向转变,这标志着已经由原来的“知识”(“面”)上的考查上升到了“能力”(“质”)上的考查,从“理论”的高度来引领和统整对近代化模式的考察和分析,这是一大进步。对于这类试题而言,无论怎样考查,也都是在“内源型”“外塑型”或“外塑基础上的内源型”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试题命制的方式来说,大多倾向于采用对比的方式,如近两年的全国卷第41题,都是采用了对比的方式。而这种比较,并非是史实的简单堆积或枚举,而是从“近代化的动力类型(或特征)”这个高度来统领对史实的分析和运用。对于近代化进程中的各类文明之间的冲突,也大抵会如此考查。正是在这种冲突中,近代化得以实现,而冲突(冲击)就是一种动力。
此外,对于近代化史观的考查也离不开全球化史观和社会史观。所谓的全球化史观,就是要从全球的视角,而非以某个中心为视角,用多元的价值观客观、公正、平等地研究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物种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全球史观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强调不仅要关注各个国家和社会的历史,也要关注它们之问的互动关系,强调人类区域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人类各区域文明之间交往互动的意义和地位,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近两年全国卷第41题来看,不仅考查了近代化史观,也不自觉地运用了全球化史观。比如,2011年的考题,将西方的崛起与东方文明对其的影响联系在一起,2012年的考题将中国的近代化与西方文明对其的冲击联系在一起,都属于这种情况。近代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全球背景下的共同趋向。从新航路开辟开始,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就开始孕育、出现了,此时,近代化就具有全球化的色彩和意味了。同时,也应加大对社会史观的关注。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社会习俗的历史”。社会史观的考查大多以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社会习俗、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变化为媒介,综合考查其中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巨变”。这里的“社会巨变”就契合了“近代化”,“巨变的原因”就契合了“近代化的动力类型”。从时间的节点来看,主要包含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中华民国成立前后、新中国成立后、14—17世纪欧洲中世纪、两次工业革命、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等几个部分。随着命题改革和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将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将社会史观与近代化、全球化史观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从这两年全国卷第41题来看,所涉及的考点都处于社会转型期,只是其切入的“点”仍停留在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还没有涉及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但我们应该事先对这个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和把握。
通过上述分析,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将近代化史观与全球化史观和社会史观自然地联系起来。以近代化史观为立意的核心,以有关社会史的内容为素材和切入点,从全球化的视角进行分析,这是融合上述三种史观的有效途径。
具体来说,教学中,首先要根据本课的内容,从近代化的角度确立本课的核心立意,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进行切入,分析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连锁“反应”: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思想文化的更新和繁荣、经济结构和体制的变动与更生,等等。而这些“反应”都属于社会进步和文明演进的现象,这是本课教学的主线。然后围绕这一主线,开发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应尽可能地立足于当时百姓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进行选择,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究“变化”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巨变”。这样,就契合了近代化的史观。同时,从全球化的视角去分析这些“变化”和“社会巨变”发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就能够将世界各地的历史(近三年全国卷的题目大多是立足于中、西的历史)联系起来了,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去分析某一局部的历史。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我们首先要确立一个核心立意:“政治、思想、经济全面走向近代化的开始”,然后围绕这一立意,着重选择社会生活领域的素材作为切入点,使这一立意充满“人情味”。如“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该材料出现在2012年的江苏卷中),从中可看出,此时一些普通民众仍在固守着传统的观念,社会正处于新、旧思想并存的局面和由旧思想向新思想过渡的过程中。然后,再引导学生从当时整个世界发展的状况、西方思想和政治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自身近代化因素的增长等方面,分析其爆发的原因,进而探究哪一种动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中国自身近代化因素的增长(内源型动力)还是外部力量的冲击(外塑型动力)?再继续分析其导致的社会巨变及影响。既把“社会生活”的内容放入纵向的“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又与横向的“西方工业文明”相联系,自然赋予教学以历史科的学科特色,也培养了学生的全球史观。再如,学习明清启蒙思想的时候,教学的核心立意可以是“明清民主启蒙思想为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开启奠定了基础”,然后择取有关社会史观的素材,诸如一般民众婚姻观、价值观、生活观等方面的变化(这方面的材料和史实非常多),以此为媒介,并借助西方科技、哲学和宗教思想的传入,以及中国社会本身的变化(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阶层的壮大,民间书院、讲会、出版业对学术的昌明,文人结社运动形成的政治清议,专制主义观念受到冲击等)对普通民众的影响等内容,进而分析这样一个主题:“17世纪以来,中、西几乎同时产生了民主启蒙思想,但在改造社会的进程中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功效,其原因是什么?”同时,还要分析明清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的演变究竟是由于内在因素还是由于外在因素所引发的。这样,就可以在教学中实现上述“三种史观”的有机融合,从而升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