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杰 山东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262737
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下,各种教材相应地进行了重组和改版,引发课堂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等都进行了大规模的革命。在《数学课程标准》里,对各个学段都安排了“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数学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如计算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等,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并没有提高。本文想对新课标下的计算教学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改革,对过去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我们在进行计算教学的时候,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数学课充满乐趣。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时候却把握不当,有的课堂上情境设置是比较牵强的,在这样的情境中把数学课上成了学生的口语课和看图说话课,影响到教学的进程,致使计算教学的目标难以落实。所以,我们在计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要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时提供的信息不要太多,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数学认知的重要源泉,要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我们可以以教材为本,灵活设计一些学生生活中的或是身边的题材来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更易于接受,也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操作性情境。好动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动”起来,从而不断地调动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动手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获得更广泛的数学经验。
3.创设开放性、探索性情境。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创设一定的探索性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达到会参与、爱参与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学生对算理算法的理解
学生学习数学的任何内容都应该培养其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维活动。计算的算理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依据和合理性,计算的算法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了算理和算法,才便于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计算的多样性才有基础和可能。
案例:有位教师在执教人教实验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课时,在没有任何复习的情况下,出示算式“10+20”后,立即问:“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一答:我是通过看图得到的。学生二:因为1加2等于3,后面加一个0,所以等于30。学生三:因为1加2等于3,所以10加20等于30。学生四:我是摆小棒的。接着老师也没有根据学生的算理总结出算法。
这样教学,学生能掌握算法,而且很多学生也能用这样的口算方法进行口算,但是对算法的理解学生始终不能很好地去体验。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共同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只有学生能在10+20的基础上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才能在10+20这个环节顺利形成正迁移,把算理与算法融为一体,真正达到理解算理指导和促进算法,最终形成计算技能。
三、活用多媒体,保证计算练习的密度、强度
新课程背景下提倡的是个性化学习,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计算教学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其中重要的目标是通过一定的练习,让学生学习掌握高效的运算方法和熟练的技能。如在教学分数加减法时,当学生计算异分母加减法的时候,通分时没有找最小公倍数,我们在大多数情况是简单地说明应该找最小公倍数,对于找最小公倍数的原因却没有对学生说明。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学要经过情境导入、呈现算法、观察比较(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明确算理等过程,这样留给我们巩固提高的时间已没有多少。因此要注意:练习的量和质要控制好,并不是量多就好,而是要在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前提下,从提高质量上下功夫,要注意练习内容的选择、难易程度及趣味性。可利用电脑做课件出示,便于检验、订正,同时保证了计算练习的密度、强度,使效率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算法算理的掌握。
四、多样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在计算教学中,评价的形式应多样化,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发展。
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如纸笔测验、日常检查(口头提问、板演、作业、数学日记、课堂观察等)、课堂观察,既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也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便于教师及时调整计算教学策略。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同时,计算教学又是困难的,教师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计算教学,以学生的眼光看待计算,努力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速度、积极性、主动性及思维能力,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
论文作者:李凤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情境论文; 算法论文; 最小公倍数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课程标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