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创设外语环境,打开导入成功之门——中学英语导入教学案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门论文,案例分析论文,精心论文,中学英语论文,外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导入被视为能展示教师的设计智慧和教学艺术等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华东师大胡惠闵教授认为:新教育对导入的理解主要有两方面——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精心创设语境的新课导入,通常被认为是整堂课的“眼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英语教学,导入可触及话题,很好地进入文本;导入可从预设出发,产生出多种切题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可转换学生的语言思维,让学生完成对新知识的感知;它可使声、形、意有机结合,让学生印象深刻,学得有趣,掌握准确。教学导入可以旧带新、以易带难、以熟带生,达到融会贯通、动静结合、循环反复的效果,使教学具有鲜明性、启发性和衔接性。这需要教学者富有教学智慧,能熟悉教材,了解教材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并以热情、简洁、富有吸引力的语言把学生导入到学习的新天地,更需要教师具备强烈责任感和满腔热忱去广泛收集各类教学资源以做导入情境之用。虽难亦易,每个环节的引入,应该是合情、合理、合时的。笔者通过以下导入教学的一些案例谈谈个人体会。
一、直观导入教学,激活学生思维
导入不恰当、不生动,整堂课就会索然无味。导入的关键在于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对导入环节和语境的思考和兴趣,学生在教师直观导入的帮助下,将注意力转到课堂学习上来。
案例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人教版必修②)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阅读篇章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首先展示4幅与节日有关的实物图片以及文字,如下:
粽子(实物图片)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
月饼(实物图片)Lantern Festival
灯笼(实物图片)Dragon Boat Festival
对联(实物图片)Mid-autumn Festival
要求学生把左栏图片与右栏文字连线。在完成连线任务的同时,本导入激活了学生的相关经验和语汇。接着,教师问:
Which of these festivals do you like best?
Do you know any other festivals?
此类导入简明扼要,却能激活学生思维,有效导入新课。采用图片、实物、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进行展示,并通过教师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这类导入叫做“直观导入法”,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感官是记忆最可信任的仆役”,因为“十次耳闻不如一次目见”。“直观导入法”清晰明了,给学生以直接的形象思维和感觉,易于知识的吸收,降低知识的难度,使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它是目前中学英语课堂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这种情境的创设节省时间,通常3~5分钟就能完成导入教学,却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开发教学资源,提高激趣效果
能否挑选出最贴切、最生动、最简练、最容易切入课题的材料,这是对教师开发教学资源能力的一种考验。如何合理使用教材,有效积极地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导入新课成为当前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学英语的教学资源包涵教材以及所有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各种学习资源。英语教学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其运用。新课程背景下,手执一本书教到底的现象不可为之了,各种广播影视、音像资料、直观教具和报纸杂志等琳琅满目,都应该被教师巧妙地加以利用,进入英语课堂发挥作用,激发学生兴趣。此外,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课堂气氛的创设、学习环境的布置等,也都可视为隐性的教学资源,它对提高学习效率和形成学习策略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然,资源利用一定要与所教内容相呼应,有位独具匠心的教师将收集的资源巧妙地运用在导入设计上,让人耳目一新。
案例2:在教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人教版必修①)Unit 4语法“定语从句”时,该教师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上他选择了一首学生熟悉的由丹麦Michael Learns to Rock摇滚乐队演唱的英文歌曲“That's Why You Go Away”作为导入,让学生听歌完成句子(歌词),把挖空的定语从句补充完整。如:
①You're the one ________ set it up.(who)
②Every little thing ________ ________ .(you said)
③I'm not ________ ________ your heart is missing.(the man)
④I won't forget ________ ________ you're kissing.(the way)
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对定语从句有了初步理解。之后,教师对定语从句进行更详尽的讲解并指导学生操练巩固就显得格外自然流畅,学生也不感乏味。最后教师再完整地播放本首优美歌曲,学生在学唱的同时再次感悟定语从句。
中学生一般都喜欢唱歌,且相当一部分爱好英文歌曲,因为能在朋友或父母面前演唱一首英文歌会让其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这位教师是位有心人,他将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巧妙地利用作为语法教学的导入素材,让学生如同身临音乐课堂,怀着愉悦心情来分享英语知识的学习,实为用心良苦,把枯燥的语法学习融于学生兴趣之中。可见:音乐、影视剧、录像等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可以充分加以运用,结合活动,增强激趣效果。实际上,这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增加学生真实的语言输入,如影视My Fair Lady,The Lion King,The Sound of Music,Mr.Bean,Harry Potter,lotus Lantern(宝莲灯),The Lord of the Rings和歌曲Red River Valley,Auld Lang Syne,Yesterday Once More等,都可加以利用作为课堂活动的导入素材。
三、融语境于导入教学,创铺垫于新课学习
在教学新课时,教师要以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素材为主线,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延伸课文教学内容,及时抓住课堂“兴趣点”,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把语言的机械操练转向意义操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并进入新课的学习。常用“谈话导入法、情境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法,创设问题导入法”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案例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人教版必修①)Unit 3 Travelling阅读篇章Journey Down the Mekong,教师可以“谈话导入法、创设问题导入法”进行新课导入:
Step 1 Pair work:Tell the students that now they are planning to spend a holiday somewhere in Southeast Asia and show the questions below:(告诉学生他们计划到东南亚一带旅游一周,回答以下问题)
①What are you preparing for the trip?
②Where are you going and what are you planning to do every day?
③How are you getting there?
④How long are you staying there?
⑤When you leave home,what will your family and your friends say to you?
(给学生3分钟讨论,然后请几对学生进行对话表演)
运用“背景知识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引导学生对世界大河进行头脑风暴,如下环节:
Step 2 Brainstorming great rivers
①Elicit from the students names of some of the great rivers in the world,with the help of a map of the world,using word spider.(利用世界地图或借助学生的地理知识,说出或指出世界各大河流)
②Give out the activity sheet:Chart with some great rivers in the world,and ask them to match.(让学生完成河流与所经主要方位或国家匹配连线的趣味任务)
本导入设计从师生的问答、对话、头脑风暴等方式入手,不仅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英语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而且师生间的对话起到了复习巩固和交际运用的作用,恰到好处地创设了语境,并与新内容(“湄公河旅行游记”)联系起来。河流与所在方位的连线活动,更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渴求,并产生对篇章Journey Down the Mekong(湄公河旅行游记)学习的更大兴趣,此类将语境铺设于新课学习之前的导入教学较受学生欢迎,导入设计也符合《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整合发展的基础上”的要求,在语境中完成导入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对新课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此番导入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提升能力创设情境,随风入夜无声润物
新课程下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在一定情境中借助文本交往互动、平等对话的过程。任何一次教学活动都应该是在文本(有形或无形的)、教师、学生、环境等因素构成的情境中展开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不完全只依靠故事、游戏等,它也包括教师形象生动、富有智慧的语言,甚至一个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一个激起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等,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形成技能,也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达到随风入夜、润物无声之功效。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设情境的能力,费劲地讲解却得不到学生正确的反馈,正所谓“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枯燥”。
案例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湘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4,Topic 3 The Workers Used Live Models,Didn't They?Section A是对话部分,涉及到新语法知识Tag Questions(附加疑问句/反意疑问句)的教学。八年级的学生语基尚不够扎实,如果教师想当然地认为该语法简单,教学中无需导入铺垫,不预设学情,直接进入语法操练,势必导致学生的学习气氛不高,语法习作也会错误百出,收效甚微。教师可采用“温故知新法”进行导入,从简单的“一般疑问句”复习入手,再翻译陈述句,最后过渡到“反义疑问句”的自问自答,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过渡期,发展到对TagQuestions的理性认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语法要点,导入教学设计如下:
Activity 1:教师可以就场景或图片情境随机提问,激起学生对一般疑问句的回忆并回答问题.
Is it going to rain?
Do you like travelling?
Are you going to visit Mount Gu with me?
Is there a bus to Mount Gu.do you know?
Mount Gu为福州市风景区——鼓山,学生对此景区熟悉,联系身边的教学情境有利于使学生产生认同感。接着,让学生翻译几个与即将教学的与教材对话有关、又简单明了的陈述句,如:
Activity 2:Put these sentences into English.(汉译英)
①今天是个好天气。——It's a fine/nice day today.
②我们明天打算去长城。——We are going to the Great Wall tomorrow.
③他有许多朋友。——He has a lot of friends.
④在北京有许多老城墙。——There are many old city walls in Beijing.
⑤我们一起去长城吧!——Let's go to the Great Wall together.
然后,教师慢慢从身边的教学情境切入到本课的Tag Questions,但教师应该先做示范,如:
Activity 3: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自问自答)Get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nd understand.
Look at the sky.It is a nice day today,isn't it? Yes,it is.
You are in Grade Seven now,aren't you? No,you aren't.You are in Grade Eight.
Li Jian is going to the Great Wall tomorrow,isn't he? Yes,he is.
There are many old city walls in Beijing now,aren't there? No,there aren't.
You get up early everyday,don't you? Yes,you do.
经过以上三个活动环节的情境导入,层层推进,学生对Tag Questions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再利用课件或对应的图片,或就现实景观与学生进行随机问答操练,可慢慢加快语速,学生由此对反义疑问句有了“鹦鹉学舌”般的语感,对文本的理解基本扫清了障碍。这样的导入教学,切合学生实际,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功效。
五、创意导入激活任务,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在备课时,许多教师往往会对一些课型的有效导入设计颇费脑筋,如语法教学课、听力课、写作课等。众所周知,语法教学,特别禁忌教师拼命讲解,学生听得昏天黑地,不但加重学生的负担,更使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学习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在语法教学中设计出“无文本导入”,也许就能够“激活”任务(Activation Task)。上海实验学校一位教师设计“定语从句”的导入教学,从猜谜游戏入手,有意融入不同形式的定语修饰名词的谜面,让学生猜测,引入定语从句的教学。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更激活了任务的驱动。
案例5:教师向全班同学宣布:Today,we'll invite a mysterious person to our class.He is a boy.He is a brave boy.He is a boy with glasses.He is a boy who can use magic.Can you guess who he is?学生猜出了这位不速之客是Harry Potter,学生的兴致被完全调动起来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
她以符号显示各类定语所修饰的名词,让学生一目了然,轻而易举地理解定语的功能,为定语从句的进一步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她还始终围绕Harry Potter的故事举出例句,像这样没有文本的、以Harry Potter为导入语境进行语法教学实属创意,对教材的处理和设计,更是打破了毫无新意“围绕教材”的教学形式,设计出学生熟悉或喜欢的影视或小说人物作为学习的引子,学生在这种语境中自然愉悦地学习,效果极佳。
除了语法教学,在其他语言运用的教学方面也同样应注重导入的重要性。如在写作方面,有位高三英语教师在一堂写作课中的导入也给笔者较大启迪。
案例6:写作内容:假设你是王平,李华是你的同窗好友,请根据下列要点,用英文给李华写一篇毕业留言。字数120个词。要点:
①简要表述李华在你心目中的印象;
②用一或两个相关的事例进行具体描述;
③对李华表示美好的祝愿。
Step 1:Warming up(热身)
The teacher asks the students to list some words they know to describe Li Hua's character.
教师让学生罗列出描述李华个性特征的形容词,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一一板书在黑板上,如:
Step 2:Practice writing(操练写作)
Divide the class into 4 groups and each group choose any two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to practice writing some sentences for narration,including time,location,characters,cause,process,result of Li Hua's.(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选用黑板上任意两个词汇用句子叙述李华,包括体现时间、地点、性格特征、事由、过程和结果用以支持和证实所选的词汇)
Step 3:Show two samples to the students(展示案例)
教师将写得比较好和写得不够好的文章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以欣赏和批判的眼观审视作文。
Step 4:Get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direction carefully and underline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direction(最后进行全篇作文完整的写作,提醒学生认真阅读写作内容和提示要求)
这样引导学生由浅人深地进行写作,学生会觉得“有话可写”,有动笔的欲望和方向感。再者,教师还在课堂展示了其他学生的简短范文,也培养了学生审视写作的能力。华东师大邹为诚教授就《如何教授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写作》中提到,教师制定的写作训练教学原则可以是:“引导学生学习‘范例’,这个范例包括教材所呈现的文章,还包括同伴所写的成功的和不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将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会创设出各种极具创意的导入教学法。但在英语课堂上,导入教学还应注意以下方面:①把握导人环节的时间。不能随心所欲,整堂课导入教学所占用的时间不超过1/2,否则会有头重脚轻之嫌。②导入语境的创设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面向全体,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避免作秀或花架子。③导入针对性要强。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导入素材要具有新颖性,新颖的导入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导入教学法,如果总采用同一种导入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降低学习的兴趣。④切忌“重导入”而“轻过程”,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了其他教学环节,那么,再精彩的导入设计也会失去其深远意义和目的性。所以,导入后的教学设计仍应精心策划,捕捉与导入息息相关的主题,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导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其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有活力、更有自信、更有朝气地学习英语。一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就应抓住这教学过程的“黄金时机”,完成教学过程。导入恰当,不仅为语言运用提供条件,而且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愿我们所有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和爱好,侧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用睿智的头脑创设出富有情趣、反映生活、让学生个性飞扬的情境,有效导入课堂,为英语教学打开一扇成功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