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吸入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的临床麻醉应用论文_孙东旭

探讨吸入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的临床麻醉应用论文_孙东旭

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吸入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乳腺癌手术的76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按照麻醉用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吸入麻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复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实验组镇痛起效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AS评分在5 min时为(7.2±2.1)、90 min时为(2.2±1.5)和对照组(对照组组VAS评分在5 min时为(4.1±0.4)、90 min时为(1.7±0.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前心率为、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等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后没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P<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中采用吸入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效果较好,能够缓解患者疼痛,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吸入麻醉;全凭静脉麻醉;乳腺癌根治手术;麻醉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inhalation anesthesia and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in radical mastectomy.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7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breast cancer surgery,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anesthetic medicatio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nhalation anesthesia,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combined anesthesia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anesthe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onset time of analgesia and control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experimental group VAS score at 5 min for(7.2 + 2.1),at 90 min(2.2 + 1.5)and control group(control group VAS score at 5 min for(4.1 + 0.4)min,90 when is(1.7 + 0.3))compared to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 before surgery,heart rate,oxygen saturation,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anesthesia and 1 cases without adverse reaction,the control group had 3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vomiting nausea(P<0.05). Conclusion inhalation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combined anesthesia is effective in relieving pain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so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words inhalation anesthesia;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radical mastectomy;anesthesia effect;

乳腺癌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这种疾病机制复杂,且发病率有所上升,并趋于年轻化。多数患者均在常规体检中发现。为了控制患者病情,很多患者需要进行乳腺癌根治手术[1]。但是,由于乳腺癌患者身体比较虚弱,需要靠一些营养物质维持,因此降低患者手术中的疼痛显得至关重要。临床上,一些麻醉药物虽然能够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痛苦,但是麻醉后并发症较多,患者手术后清醒时间比较长,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目前,在乳腺癌根治切除中吸入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被认为是镇痛效果较完善的麻醉方法之一[2]。为了探讨吸入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2011年l月—2013年10月该院乳腺癌手术的7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乳腺癌手术的7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麻醉用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女性37例,男性1例,患者年龄在29~55岁,平均年龄为(39.4±1.4)岁,患者病程在1~6个月,平均病程为(3.5±2.4)月;对照组中有女性37例,女性2例,年龄在19~35岁,平均年龄为(46.7±0.8)岁,患者病程在1.2~6.5个月,平均病程为(4.2±3.1)月。患者来该院门诊后,立即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患者得到确诊均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患者入院前都有使用抗癌药物史,患者没有甲状腺等其他疾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麻醉方法

对照组进行吸入麻醉维持,具体方法如下:麻醉诱导、呼吸机参数设置等同实验组,维持吸入异氟烷(国药准字H19980141)1.5-3.0%,根据需要追加维库溴铵(国药准字H19991172)和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03688)[3]。

1.2.2 实验组麻醉方法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复合麻醉,具体方法如下: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立即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麻醉诱导采用1.5~2.5 mg/kg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51842),0.2~0.5 μg/kg舒芬太尼,0.2~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国药准字H20040300)静脉麻醉后,成功气管内插管后,持续吸入异氟烷(国药准字H19980141)1.0~2.0%,持续静脉微注泵入丙泊酚复合液,配方为:500 mg丙泊酚+500 ug瑞芬太尼,调整输注速度,以丙泊酚3~6 mg/(kg·h)的量为准[4]。

1.3 观察指标

实验中,医护人员要认真记录患者手术后的出血量、镇痛起效时间等指标。麻醉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出血量及镇痛效果、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该次调研中,实验组镇痛起效时间为(7.4±1.6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AS评分在5 min时为(7.2±2.1)、90 min时为(2.2±1.5)高于对照组(P<0.05)。

该调研中,实验组有35例无疼痛,2例轻微疼痛,1例中度疼痛。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存在疼痛症状,7例轻微疼痛7例、25例中度疼痛、6例重度疼痛(P<0.05)。

该调研中,实验组手术前心率为(76.2±2.3)、血氧饱和度为(93.6±3.7)、平均动脉压为(64.6±7.1)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后,实验组麻醉后没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患者(P<0.05)。

3 讨论

乳腺癌在我国临床并发率一直较高,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死亡率也较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我国医疗技术相对落后,很多人在体检中发现;另一方面,乳腺癌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4],使得很多患者错过了手术治疗机会,部分患者即使能够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患者手术过程中比较疼痛,从而引发其他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因此,临床上医护人员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降低患者手术痛苦,消除对患者的不良影响[5]。

该次调研中,实验组镇痛起效时间为(7.4±1.6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AS评分在5 min时为(7.2±2.1)、90 min时为(2.2±1.5)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以看出:两种麻醉方法都能够缓解患者手术中的疼痛,但是,采用吸入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效果更好,患者手术前后的痛苦更小。此外,根据许多实验结果显示[6]:采用吸入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其效果优于其他麻醉方式,且患者麻醉后药物起效时间比较快,麻醉时药物剂量也比较少[7]。另外,吸入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效果还能够让患者肌肉完全松弛,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保证医护人员手术视野比较清晰,避免了对其他周围器官的损伤,更加有利于患者手术后的愈合,并且患者麻醉后不会对肝肾等功能产生影响[8]。该次调研中,实验组手术前心率为(76.2±2.3)、血氧饱和度为(93.6±3.7)、平均动脉压为(64.6±7.1)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从该组研究的76例患者中可看出,实验组患者用吸入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镇痛后,其疼痛感大大降低,且手术过程非常顺利。该次调研中,实验组有35例无疼痛,2例轻微疼痛,1例中度疼痛。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存在疼痛症状,7例轻微疼痛7例、25例中度疼痛、6例重度疼痛(P<0.05),这个结果和陈颖力等人[9]实验结果相同,但是该次实验临床例数较少,数据在统计过程中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

此外,采用吸入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降低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手术过程中像睡觉一样而无任何痛感。并且这两种麻醉方法在麻醉后相对比较安全,不良反应比较少[10]。该次调研中,实验组没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对照组有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呕吐、恶心等症状,发生率为7.9%。

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患者中采用吸入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效果较好,能够缓解患者疼痛,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忆薇,陶国才,孟庆友.胸科手术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14(6):373.

[2]吴新民,叶铁虎,岳云,等.国产注射用瑞芬太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23(4):245-248.

[3]余淑珍,刘保江.瑞芬太尼的药理学、临床研究和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10(25):356-358.

[4]吕改华,许幸.氯胺酮和依托咪酯的BIS50及其对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0):204.

[5]张永谦,岳云,冯春生.单纯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对BIS和AEPI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2(27):29-32.

[6]高辉,张如松,于东颖.血浆内皮素、心钠素的检测在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中的应用价值[J].职业与健康,2012,18(7):37.

[7]刘凤梅,魏桂良,张忠.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临床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3):68-69.

[8]程向阳,顾尔伟.老年患者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效果的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0(5):547-548.

[9]陈颖力.全身麻醉加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胸腹部手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35):7454-7455.

[10]张新疆,聂晓飞.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58-59.

论文作者:孙东旭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  ;  ;  ;  ;  ;  ;  ;  

探讨吸入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的临床麻醉应用论文_孙东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