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冠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基础建设当中重点构成部分就是城市园林绿化,且是体现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的标志,能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优化城市环境以及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结合本人工作经验分析并探讨城市绿化工作中植物的选择、功能以及配置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植物;城市绿化;功能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生活品质,那么城市环境被更多人关注。城市生态的建设离不开园林植物的支持。其中常使用到的园林植物包括有花灌木、乔木、草本花卉以及水生植物等等。园林植物不仅需要符合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方面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具备美感。在具体工作过程当中,绿化树种的选择是绿化的重点工作,之后才可进行植物配置。
1 园林植物主要功能
1.1生态功能
其中包括有改善、防护以及治理功能等。防护功能包括有保持水土、防雷、防火、防风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改善功能包括有维持和改善碳氧平衡、杀菌、调节温度、吸收有毒气体以及减少噪音等。治理功能包括有控制扬沙、固定沙丘以及净化水源等。
1.2美化功能
包含有园林植物群体以及个体和美化等功能。个体美化功能体现在植物的自身体现出的视觉观赏价值。群体美化功能体现在植物群如树丛、片林等体现出来的视觉观赏价值。衬托美化功能表现为通过植物结合景物、遮挡视线以及组织空间等,进而使整体视觉效果达到美的感觉。
1.3社会功能
包含有身心健康功能及文化功能。文化功能包括有教育、纪念以及科学研究等。身心健康功能包括有保健、治疗等功能。
1.4生产功能
包含有药用、食用、工业品素材以及工业原料等。例如提供中药、脂类、肥料、纤维等。清楚园林植物的功能,能够更好地应用植物功能,能够推动城市景观建设,对选择更合适的方案等有着促进作用。
2 园林绿化植物选择
2.1适地适树
在选择绿化树种方面需要按照当地自然条件,在了解绿化树种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的前提下,根据“选树适地”以及“适地适树”的原则。主要采用乡土树种,合理引入部分优良树种,从而使绿化树种具有多样性,加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体现美感。
2.2观赏价值
园林植物需要具备有观赏价值,选择树种方面要加强观赏性,观赏类型包括有观叶、观花以及观果等。在绿化工作中应选用色彩绚丽、造型美观以及季相变化明显的树种,与人们审美要求以及心理需求相适应,能够增强城市的活力。
2.3生态保健功能
其指的是:杀菌抑虫能力、负离子效应、降噪滞尘能力以及吸收有毒气体等功能。选用具有较强生态保健的树种,能够改善城区的环境,且使生态效益明显提升。比如抗二氧化硫的树种包含有:高山榕和黄花夹竹桃等。抗氟化氢的树种包含有橡胶榕、小叶榕和鸡蛋花等。具有较强滞尘效果的树种包括有油松和臭椿 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抗逆性
园林植物需要具备有抗逆性,其指的是能够在较差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情况下适应性较强,另外对虫害和病害具有抗性,能够改善环境并加强居民的身心健康,更好地体现出园林植物的多功能性。
2.5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体现
将历史文化和自然联系起来,需要有关人员在建设园林绿化工作中重点关注,使历史人文景观和周边环境相互结合,且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选用的树种需要具备人文气息以及地方特色。在街道广场以及城市周边等位置合理加入古树名木,尤其是和民族文化与地方历史有关的古树名木,不仅能够使物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同时还能够从绿化方面提高历史文化名城底蕴与内涵。城市绿化要具有高起点、高定位,树种在选择方面要重视当地特有珍贵特优树种以及野生观花树种,绿化美化效果适应城市建设发展,能够体现出城市园林绿化风格与水平。
2.6骨干和基调树种的选择
基调树种指的是可以将地方特色展现出来的树种,且是城市绿化重点树种。通常种植具有较长历史的乔木当做基调树种,具有数量大及种类少的特点。在多种类型绿地当中栽植广泛,通常选择四到七种。例如丁香、油松、桧柏 等树种具有晚落叶、早发芽、叶量多和树冠大的特点,且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骨干树种有一定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且在各种园林绿地类型中发挥出骨干作用,在不排除基调树种的情况下按照相应的绿地类型选取骨干树种,通常由七到十五种构成。
3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面不但要注意功能区的因素,同时还要关注植物之间的生长速度、观赏性、病虫害交叉性以及阴阳性等,病虫害防治难易程度、树种之间连片分隔统一、整体功能性发挥等,这都是在园林植物配置工作中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城市绿化主要应用常绿树种,辅助使用季相显著变化的落叶树种,从而能够起到四季常青的效果。要使树种能够更好的更新换代,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也需要科学配置,不但能够符合目前绿化需要,同时还能够形成长期的绿化景观。树种配置方面,可应用株间配置以及分段配置的形式。乡土树种可等同于城市标志性建筑,能够体现出城市的特点,所以城市绿化工作可将乡土树种作为主要树种,并应用外来树种进行辅助设置。
4 园林植物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应用的城镇绿化植物功能性以及种类难以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在树木配置上、材料的选择方面和建筑物协调等方面都有一系列问题存在,其中包括有:其一,树木不科学的配比,落叶阔叶树和常绿树的比例较低。其二,植物材料应用形式单一,地被植物难以广泛应用,城市的复层绿化景观难以形成。其三,未能合理且科学地引进树种,抗逆程度不佳。其四,园林绿化树种配置不够合理,导致整体功能性不佳。其五,生态保健功能不明显。其六,地方特色体现不充分,文化功能不强。其七,当前城市绿化建设中轻养护重建设的情况十分明显。
5 建议
首先要考虑到不同植物的不同功能性,需要全面清楚园林植物功能性,园林绿化过程中尽量需用具有较强功能性以及功能较多的植物,另外按照绿化功能区,包括有校园绿化、厂区绿化、街道绿化、公园绿化以及休闲广场等区域的绿化要求酌情选择合适的应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绿化效果。其次,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不但需要关注园林植物的功能性,在配置模式整体功能性也需要有充分的重视,植物在配置上需要提升整体的功能性,也就是需要配置模式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较高的观赏价值以及高经济效益且能够体现生态保健功能,历史文化底蕴要展现出来,通过应用合理的配置模式使园林绿化的科学含量得以提升。园林绿化树种在选择方面需要注重适地适树的原则,从而让栽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绿化地区立地条件能够相互协调并满足预期的计划。最后,绿地的多样化以及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充分才可以确保城市绿地景观能够健康且稳定的长远发展。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快速发展,这就给城镇的美化以及绿化方面带来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同时也带给城镇绿化树种品种的选择和配置模式优化方面的应用带来了更加宽广的前景。
6 结语
城市生态及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园林植物展现出来,城市绿化工作中常常使用的园林植物包括有花灌木、乔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水生植物以及竹类等。园林植物的应用能够在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提高美化的功能,那么这就要求相关人员掌握更多的植物学方面知识从而给人们带来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吴连峰.浅谈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7(16).
[2]贾晓妮,张志炜.浅谈西北地区城市建设中的园林植物配置及应用[J].低碳世界,2015.
[3]傅利红,王波,彭璟.浅谈园林彩叶植物的色彩及在植物配置中的应用[J].2010.
[4]崔曙煜.浅谈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
[5]马广生.论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花卉,2019(06).
论文作者:李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树种论文; 植物论文; 功能论文; 园林论文; 城市绿化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