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有效管理的几点尝试论文_苏家舜

班级有效管理的几点尝试论文_苏家舜

双柏县大庄中学 云南楚雄 675100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校的全局工作,直接影响全校的校风校貌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很多工作要通过班主任去布置落实。如学生守则的遵守,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目标、内容的实现,体卫工作的落实,甚至连学生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班主任去考虑,去安排。基于种种因素,我个人认为: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它决定着学校工作是否能正常有序地推行。它影响着学生智力及品格的形成。同时,班主任工作是教育教学中一项复杂、艰苦而有长期的工作,不是在短期内能够看到效益的。这是由班务管理的对象——学生的性质决定的。面对一个个生动活泼、思想丰富而又素质差异较大的学生,班主任应有四颗“心”,即爱心、耐心、细心、和关心。这样才能从个别学生到一个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管理好班级,用爱心培育新人,是我们每位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结合我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略谈谈几点做法。

一、以学习提升管理水平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力量,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除了有责任心、爱心和耐心之外,还要学习用心,提高能力。注重学习,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永远保持生命力,永远科学。如从老教师那里,不仅可以学到教育经验,还有为人处事的道理和生活经验。从学习好的学生的身上学到有效的学习经验以及对学习的执着精神;从学习较差的学生身上总结教训,以提醒自己,提醒其他学生等。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尊重和爱戴的知识渊博、管理水平高的教育工作者。

二、以赏识激发上进心

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顺利地完成学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愿望和责任,也是我们的教育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而把“赏识教育”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工作中,班主任要细心地观察每个学生,掌握他们的学习和思想状况,选择适当的时机及时表扬或赞赏,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赏识教育。同时要营造赏识的氛围,创设赏识的情境,体现赏识教育的实效性。学生渴望受到赏识,更渴望受到一个集体或一个群体的赏识,这需要以班主任为主导,营造群体赏识的良好氛围,发挥班级的群体作用,以赏识激发其上进心,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以活动增强凝聚力

班级活动是德育的载体,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主要途径,需要班主任动脑筋精心设计和引导。在活动中,学生们会更加热爱这个集体,就能以更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活动,他们还会不断的激励自己努力改进不足,并能增强自信,朝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因此,班级活动对班级凝聚力的产生和加强起到了催化作用。

四、以责任培养自律自强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班主任要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如建立值日班长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才能;民主改选班干部,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干部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事事落实到个人,形成责任意识。当然,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校的要求,班主任也可及时地作出适当的调整,使班级常规管理跟上学生、班级的变化,不断提高要求,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形成自律自强的班风学风。

五、以德育融合心理学实施德化教育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同样是迈向人生的转折期。这段时期的青少年思维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但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由于还不成熟,所以容易固执和偏激。因此,单纯的道德说教显然是不明智也不科学的。

中学生正处于思想逐步成型的基础教育时期。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要针对青少年成长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多种多样、易于为青少年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方法,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同历史教育和形势教育结合起来,使广大青少年感同身受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良好教育环境中,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这时候的德育工作要灵活,掌握好“无声”与“有声”方法的运用。在处理某些事情时班主任并不必要施以言教,无言的关爱也许更合适,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温情。此外,由于初中生身体急剧变化,第二性征凸显出来,会让不少学生产生羞涩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到自己已长为成人,并开始用评判的视角审视周围,一部分学生还会对教师和家长产生抵制情绪,即所谓的“叛逆期”。由此,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力的班主任对待学生要投入更多的关爱与耐心。班主任实则也是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对有心理遇挫的学生班主任应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及早发现,并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机与学生诚恳的谈心。用教师自身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并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总之,教育有法,法无定法。作为班级管理者,不要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有效的班级管理途径,为学生的发展和提高整体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苏家舜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班级有效管理的几点尝试论文_苏家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