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技术需求推动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论文,机制论文,需求论文,科学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首先指出了理解这一“内在机制”的前提和出发点,分析了社会的技术需求的直接指向和技术需求强度的基本含义,着重揭示了社会的技术需求推动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满足社会的技术需求的基本途径以及技术立国战略的确定及其转移。最后,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性的技术需求极大地提高了技术需求的强度,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和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社会的技术需求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这一问题似乎是一个已经解决了的老问题,因为在这一问题上,恩格斯已经作出了结论,我国学者也有不同程度的结论性表述。但是,对于社会的技术需求推动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目前尚缺乏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因此而导致了理论认识上的模糊:似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所提出的技术需求都会直接地推动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进而,也似乎是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所提出的技术需求都需要通过自然科学的发展去满足。那么,社会的技术需求到底在什么条件下只是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在什么条件下才真正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进而,在什么情况下,社会的技术需求是通过技术的改进和发明(未涉及到自然科学的发展)去满足,而在什么情况下,它才真正是通过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和突破(并在此基础上发明新的技术)去满足的?等等。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上述问题,就有赖于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的技术需求推动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因此,社会的技术需求推动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也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立国战略的确定和转移的重大问题。
1
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明确指出,如果说“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状况却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①]在恩格斯的论述中,明显地把科学(即自然科学)与技术区别开来。所以,确切地把握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是正确地分析和理解社会的技术需求推动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的前提和出发点。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概念和含义上来说,科学原意是指“知识”或“学问”,是由概念、定理和定律构成的动态知识体系。技术原意是指“技能”和“技巧”,[**]是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物质手段及其方式和方法的总和。
从起源或渊源上来说,科学知识起源于原始人类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对于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观察(主要是直观观察),即“科学始于观察。”技术起源于原始人类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对于自然事物的利用和改造,或起源于劳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即“技术始于劳动”。
从目的和任务上来说,科学在于认识世界,发现新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揭示新的本质和规律,创立新的概念、定理和定律。技术在于改造世界,创造新的人工自然物和人工制取天然自然物,为人类各种实践活动的进行提供新的物质手段及其方式和方法。
从课题来源和选题角度上来说,科学研究的课题主要来自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需要,以及科学自身发展中的内在矛盾,技术发明的项目则主要来自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中的技术需求,以及技术自身发展中的内在矛盾。
从研究活动的程序和环节上来说,科学研究活动的逻辑起点是科学问题,即“科学始于问题”。其一般程序和主要环节包括对于科学问题的选择与确定、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的设计和进行、运用各种理论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与灵感思维方式整理和加工经验事实以建立科学假说,并将之发展为科学的理论。技术发明活动的逻辑起点是技术需求(一般说来,任何技术发明活动都是以满足一定的技术需求为明确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即“技术始于需求”。其一般程序和主要环节包括将技术需求确立为技术项目、设定拟达到的技术指标(或目标)、运用理论思维特别是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方式创造性地构思和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模型,并进行各种技术试验,最后研制出技术产品和工艺流程。
从成果的功能和价值来看,科学具有突出的科学解释、科学预见和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自然观等认识功能和哲学价值,并为技术的发明提供理论依据,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往往难以直接、精确地确定。技术则直接地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提供物质手段及其应用的方式和方法,是人类认识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它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则往往是明显的,甚至可直接或定量地确定。
2
社会的技术需求是指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对于技术所提出的需要和要求。因此,社会的技术需求的直接指向首先是指向技术的。
任何技术都是一种具体的整体系统。技术系统具有特定的整体性能或性能指标。技术系统的性能是由技术系统的基本构成决定的。技术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技术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内在结构两个方面。其中,技术系统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技术系统的基本单元或子系统。技术系统的构成要素又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级别,可分为子一级或子二级等的构成要素或子系统。技术系统的内在结构是指技术系统构成要素相互结合与相互联系的方式,即技术系统内在的构成方式。技术系统的基本构成是由技术系统赖以产生或建立的基本原理即技术原理所决定的。同时,技术原理又通过决定技术系统的基本构成,进一步决定着技术系统性能指标的变化或提高的范围与界限。而技术原理又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自然科学理论,是对于自然科学理论实际应用的制约条件、相关途径和具体方式的理论揭示与表述(参见图1)。
社会的技术需求是在原有或现时技术系统的性能不能满足社会各个领域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条件下产生的。因此,进一步说来,社会的技术需求的直接指向又是指向现时技术系统的现有性能指标的,它要求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现有技术系统的性能指标。
总之,认识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把握了社会的技术需求的直接指向,就为进一步地分析和探讨社会的技术需求推动技术的革新性进步与原理性变革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突破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前提和指导。
3
如前所述,社会的技术需求相对于现有技术系统及其性能来说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性,它为现有技术系统性能的改进和提高或发明创造全新的技术指出了方向和目标。
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一旦提出了新的技术需要,首先就引起了社会的技术需求同现有技术系统的性能指标之间的矛盾,或者是引起了现有技术系统的性能指标同社会的技术需求所指向和要求的性能指标(即对现有技术系统的性能进行改进和提高)之间的矛盾(如图1—①)。这一矛盾的解决,有赖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现有技术系统的性能指标,以满足社会的技术需求。
而技术系统的性能是由它的基本构成——构成要素和内在结构所决定的。技术系统性能的改进和提高有赖于它的构成要素的改变及其内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所以,若要解决社会的技术需求同现有技术系统性能之间的矛盾(如图1①),则又进一步地引起了现有技术系统性能的改进同现有技术系统的基本构成之间的矛盾(如图1—②),即向现有技术系统构成要素的改变及其内在结构的优化提出了要求。
如果通过现有技术系统构成要素的改变及其内在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地提高了现有技术系统的性能,那么也就使现有技术系统性能的改进同现有技术系统的基本构成之间的矛盾(如图1—②)以及社会的技术需求同现有技术系统的性能之间的矛盾(如图1—①)得到了解决,从而满足了社会的技术需求。这样,社会的技术需求也就通过原有技术系统构成要素的改变及其内在结构的优化而推动了原有技术的革新性进步或改良性发展。
此外,技术系统的性能及其基本构成又是由技术原理所决定的。在一定的技术原理的基础之上,技术系统构成要素的改变及其内在结构的优化以及技术系统性能的提高,又总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如果社会的技术需求所要求的技术性能超出了现有技术原理所限定的范围和界限,即现有技术系统构成要素的改变、内在结构的优化及其性能指标的提高已接近或达到了其技术原理所限定的范围和界限,仍不能满足社会的技术需求,那么,社会的这种技术需求也就进一步地引起了现有技术系统性能的提高及其基本构成的优化同原有技术原理之间的矛盾(如图1—③),即向原有技术原理的改变与突破提出了要求。同时,这一矛盾也是社会的技术需求同现有整个技术系统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现有技术系统内部是无法解决的,它的解决有赖于突破原有的技术原理,揭示和建立新的技术原理,进而发明和创造出全新的技术。
而新的技术原理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自然科学理论,即自然科学理论通过应用研究,揭示其实际应用的条件、途径和方式,以建立相应的技术原理。所以,若要解决现有技术系统性能的提高及其基本构成的优化同原有技术原理之间的矛盾(如图1—③),则又进一步引起了原有技术原理的突破同自然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如图1—④),即向自然科学理论提出了要求,它需要根据自然科学理论揭示和建立新的技术原理。
如果根据现有的自然科学理论成果能够揭示出新的技术原理,并在新的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发明出具有新的基本构成和更高性能的新技术,那么也就使原有技术原理的突破同自然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如图1—④),即社会的技术需求同原有整个技术系统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从而满足在原有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所不能满足的社会的技术需求。这样,社会的技术需求也就通过引起原有技术原理的突破和新的技术原理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发明新的技术,而推动了原有技术系统的原理性变革或突破性发展,甚至会引起技术发展中的革命。
否则,如果现有的自然科学理论不能满足揭示和建立新的技术原理的需求,那么社会的这种技术需求也就通过矛盾①—②—③—④所形成的矛盾链的中介,进一步引起了现有自然科学理论同创立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如图1—⑤),即向现有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和突破提出了要求,它需要创立新的自然科学理论。在这种条件下,社会的技术需求才真正地涉及和影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突破。
当科学研究人员把社会的这种技术需求所引发的原有自然科学理论同新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建立之间的矛盾转化为具体的科学问题,运用相应的物质技术手段变革新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以获取和积累新的经验事实,运用相关的理论工具和思维工具整理和加工经验事实以对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作出尝试性的说明和解释,并进行检验和证明以建立新的自然科学理论,只是在这时,社会的这种技术需求才真正地把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向了前进,引向了突破,才真正地成了自然科学发展的现实的推动力量。因此,当把社会的这种技术需求转化为具体的科学问题以后,它能否把自然科学的发展真正地推向前进,实现自然科学发展中的突破,创立起新的自然科学理论,还要具体地取决于与研究和解决这一科学问题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人员、物质技术手段和理论工具等的状况和水平,进一步说来,还要取决于科学技术教育、工业生产及其加工制造能力和自然科学发展及其成果积累的状况和水平。
新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创立,为揭示新的技术原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新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揭示出新的技术原理,并在新的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发明出具有新的基本构成和更高技术性能的新技术,以满足在原有技术原理和原有自然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所不能满足的社会的技术需求。这样,也就使原有技术系统得到了突破性或原理性的发展,甚至引起技术发展中的革命。
总之,社会的技术需求通过复杂的内在机制推动着技术和科学的发展。这里应当指出的是,社会的技术需求是具有不同的强度的。广义地理解,社会的技术需求的强度包括社会的技术需求(即社会的技术需求所指向的技术性能)与现有技术性能之间的差距程度,社会的技术需求要求得到满足的紧迫程度,由一定层次和水平的技术需求向更高层次和水平的技术需求的转换程度,等等。一般说来,社会的技术需求的强度愈高、愈大,那么,它对于技术和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就愈突出、愈有力。
4
根据社会的技术需求推动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可以进一步地分析和总结满足社会的技术需求的基本途径,选择技术和科学发展的战略重点,确立和实施立国、兴国的根本战略,从而更有效地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加速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
一般说来,是社会各个领域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所提出的技术需求不断地把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推向了前进。具体说来,社会的技术需求在一般或大多数情况下是推动了技术的改良性和原理性的发展和变革,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真正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并不是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一旦提出了新的技术需求,它就必然地、直接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突破。但是,就自然科学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来说,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是社会各个领域在不同时期所提出的技术需求,不断地把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向了前进。
因此,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发展所不断提出的技术需求的基本途径,在一般或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在现有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提高现有技术的性能即现有技术的革新性发展,或在现有自然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揭示新的技术原理以发明新的技术去满足的。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即现有自然科学理论成果不能满足揭示新的技术原理和发明新的技术的条件下,才通过自然科学理论的最新进展和突破,并根据新的自然科学理论揭示出新的技术原理以发明新的技术去满足社会的技术需求。并不是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一旦提出了新的技术需求,就必然地都通过发展自然科学去满足它。
在当代,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日益紧密地依赖于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明和突破,而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明和突破又日益紧密地依赖于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的最新进展和突破。同时,从新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创立到相应的新技术发明的周期,以及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到它的陈旧和过时的周期在日益缩短,社会各个领域的技术需求的转换也在日益加快。因此,在当代,社会的技术需求特别是高新技术需求将会在更高的程度上推动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满足社会的技术需求特别是高新技术需求的基本途径,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现代自然科学的最新进展和突破去满足。
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社会及其未来发展,也就是要面向社会各个领域及其未来发展所提出的各种技术需求。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也就在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及其未来发展所提出的各种技术需求,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因此,社会的技术需求推动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满足社会的技术需求的基本途径,也就成为选择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重点和确定立国、兴国战略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依据。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应首先注重和加强与社会各个领域的技术需求的距离较近、关系密切的技术领域的发展,即在现有技术原理基础上的革新性发展和在现有自然科学理论基础上揭示新的技术原理所实现的技术的原理性突破。另一方面,又不应忽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和突破,特别是那些具有可应用前景的自然科学领域,为揭示新的技术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技术的最新突破奠定理论基础。同时,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个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重点和立国、兴国的根本战略也会发生变化和转移。最近,我国理论界有人指出,日本近些年来确立了技术立国新战略,即从“技术模仿立国”走向“技术创造立国”。其中,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所确立和实施的“技术模仿立国”战略,主要是在现有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推进技术的革新性发展,以满足社会各个领域的技术需求,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具体说来,“技术模仿立国”战略包括以下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途径:一是对先进技术进行原样仿造,二是对现有技术进行局部性革新,三是对现有技术进行综合性改革,或在某一技术领域中将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成份综合起来以实现技术创新,四是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先进技术的“半成品”,再使之完善起来,以发明新的技术,等等。日本的彩电技术、摩托车技术、钢铁技术等就是通过上述途径逐渐发展起来的,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因此,日本著名技术论学者星野芳郎在《日本战后的技术发展》一文中曾经指出,日本擅于在现有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对技术进行局部性或综合性的改革。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在追赶欧美技术,从原样仿造逐渐发展为对欧美技术的局部性和综合性改革。这种在现有技术原理基础上的技术改革,使日本获取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星野芳郎的论述是日本战后“技术模仿立国”战略的高度概括。而日本近些年以来所确立的“技术创造立国”战略,是从日本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所提出的更高水平的技术需求出发,从当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日益紧密地依赖于高新技术的发明、高新技术的发明日益紧密地依赖于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最新进展和突破的特点出发,决心改革教育制度,加速培养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人才;加大科研投入,大力加强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力求实现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并在新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创造和发明出高新技术。总之,日本技术立国战略重点的这种转移,既体现了当代社会的技术需求推动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以及满足当代社会的技术需求的基本途径的特点,也符合当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统一发展的大趋势。
5
当前,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现代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发挥宏观调控的优势,又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紧密结合与优势互补。
一方面,国家或政府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点的、主要的或战略性的技术需求,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优势,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重大或高新科研项目的协作与攻关,以有效地推进技术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或者是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广应用重大或高新科技成果,以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点的、主要的或战略性的技术需求。
另一方面,在市场机制的影响和作用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技术需求具有激烈的竞争性,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技术需求的强度,为推动技术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和强大的活力和动力。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是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和更高需求的基本用户,也是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的实体单位。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把各种类型和性质的企业单位都推向了市场,并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最根本、最现实的一条道路,就是依靠科学技术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质量、更新产品,以占领市场,或开辟新的市场。从而把企业真正地推上了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使企业的市场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融为一体,对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表现出了一种竞争性的需求。这种竞争性的技术需求,极大地强化了社会技术需求的紧迫程度,即企业对于科技成果的需求具有更高程度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增强了社会技术需求的差距程度,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及其竞争力的提高日益紧密地依赖于具有更高(同现有技术的性能和水平相比)性能和水平的高新技术成果;同时也极大地加快了社会技术需求的转换程度,即随着科技成果陈旧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企业对于新的科技成果的需求的转换程度也日益加快。社会的技术需求强度的日益提高,为科研活动的进行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和强大的活力和动力。
此外,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也把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推向了市场,促使它们主动面向经济市场的竞争和企业发展的需求,从中征询科研课题和技术项目,寻求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的需求用户和实体单位;积极参与技术市场的竞争,以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包括生态或环境效益)的技术成果,去占领市场,去吸引用户,实现转化。从而极大地强化了科研单位的市场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使之融为一体,成为他们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活动的强大的压力、动力和活力。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5页。
〔2〕参见:乐绍延:“日本确立技术立国新战略”,《天津日报》,1995年11月13日。
陈志江:“日本制定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科研发展战略”,《光明日报》,1996年3月12日。
〔3〕朱丽兰:《当代高技术与发展战略》,云南科技出版社,1993年。
〔4〕陈昌曙:“从哲学的观点看科学向技术的转化”,《哲学研究》,1994年第11期,第35—40页。
〔5〕殷登祥:“试论STS的对象、内容和意义”,《哲学研究》,1994年第11期,第41—48页。
〔6〕王树恩:“现代科学创造的基本特点”,《科学管理研究》,1988年第6期,第55—60页。
〔7〕王树恩:“科学理论的深化与扩展”,《科学管理研究》。1989年第6期,第41—44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论文。项目批号:79470060
**人的“技能”和“技巧”,实质上是人们对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