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保护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成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关注重点,公众逐步成为保护环境的核心力量,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推进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对策,以期为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良好效果贡献力量。
关键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作用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因为环境的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所以提高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度,是保证发展的必然要求。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意见建议,对环境保护对策的落实提供必要的监督作用,是解决环境问题、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
1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作用
(1)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可以使环境保护决策的民主以及科学性得到提高。环境保护决策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涉及到非常多的利益体,要想使决策的科学性得到提高,必须要加强各个部门以及利益体之间的沟通协商。在进行环境保护决策时,如果公众参与缺乏,决策的民主以及科学性将很难得到保证。同时,如果环境保护决策缺乏公众参与,那民众可能不会支持,导致决策的实施难度增大。因此,在进行环境保护决策时,必须要广泛接受公众的意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以使环境保护决策的民主以及科学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2)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可以使环境保护决策的执行力得到提高。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决策可以使决策的公正性以及透明度增加,使决策的可信性提高、有效性增强。同时,公众参与可以使公众深入了解与环境保护决策有关的信息,使民众能够更加认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决策,从而提高环境保护决策的执行力。
(3)强化公众参与可以提高公众的积极主动性。社会上的任何一位公民都具有环境保护的义务。我们需要将公众团结起来,一起发现和反馈环境问题,从而使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决策能够更加地科学化。因此,必须要强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使公众的主人翁意识得到提高。
2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的问题
2.1 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性不足
一方面是公众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不足。由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参与权利大都掌握在政府和一些社会精英手中,公众的需求难以通过自身参与融入到社会治理和社会资源的分配过程中。一些公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会怀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搭便车”等思想观念和意识,使绝大部分公众缺少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这些困境在某种程度上使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从“想要做”成为“没想做”或者“不想做”。
2.2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不足
一方面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政策的理解能力不足。由于一些公众特别是处于偏远落后地区的社会公众,受教育的水平和程度有限,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政策的解读及认识可能存在偏差,可能无意识地成为生态环境的破环者。二是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较差。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公众清楚明晰地传达给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但由于有些地方公众普通话不准确,公众参与中沟通的效果不佳。公众参与的非专业性、随意性乃至 非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生态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重视个人目标,忽视公共利益的现象。这直接导致公众参与过程中缺乏合作,对抗性较强,消弱了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关系。同时,由于一些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公共问题的关注和关心度缺失,使生态环境保护这种“可以做”的事情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甚至是难度较大的事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社会公益性环保组织参与程度不高,参与效果不强
面对庞大复杂的政府机构与部门,要想影响政府和公共部门的决策,任何个人的参与都显得渺小而无力,个人必须进行组织化的表达和参与,才能使公民参与达到应有的效果。在现实的环境保护中,由于政府对于社会环保组织参与持消极态度,不积极地回应、解决和应对环保组织发现的问题,降低了环保组织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另外,一些社会组织由于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再加上自身制度化程度不高,制约了社会组织整合个人参与功能的有效发挥。
2.4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公众参与的回应性不足
政府对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回应性,体现着政府对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的尊重。作为公民与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互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于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的回应是生态环境治理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路径。目前,表面上政府机构重视对公众参与的回应,但在实际治理过程中,由于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责任心不足,对待公众反应的问题采取“慵、懒、散、软”的态度和处事策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作秀的因素,政府回应渠道单一,回应形式模式化,导致公众认为参与价值不大甚至是在做无用功而逐渐减少参与的热情和投入。
3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的建议
3.1培育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主体意识
只有社会公众认识到自身在环境治理中的价值与责任,才能积极主动的投身于环境保护工作之中。对此,政府可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或者委托高校、专门社会组织进行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参与的法律法规及知识培训,以提升社会公众的参与技能。一是沟通和表达能力,公众必须对生态环境问题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才可以有效利用各种利益表达渠道、媒体、专家等外来力量代替自身去表达和分享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的意见和改进措施。二是利益表达能力。要培育社会公众用合法的途径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避免用非理性的手段对待环境污染及其治理问题。三是获取政府支持的能力。政府支持是一种强大的“体制内资源”,不仅能提升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行动的合法性,还能为公众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3.2提高社会公益性环保组织的作用
由于社会组织是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补充力量,公众通过参与环保类社会组织开展的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同时,社会组织拥有自身的制度和规章,对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非理性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从而有助于保证公众参与的有序性。现实中,环保组织也是公众表达改善环境状况和生存环境质量的愿望的重要平台。环保组织在宣传环保专业知识,促进公众有效参与,维护公众权利,参与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以及在监督政府和企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环保组织本身存在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加强管理、规范和支持来引导他们进行参与和表达。
3.3完善公众参与环境
政府不断完善公众参与的环境,是激励公民参与的重要措施。首先,政府须不折不扣地行既有的信息公开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加快相关制度的供给与完善,为公众参与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培养政府和公众的诚信、互利、合作、平等、责任、公益心,政府在全社会逐步建立和强化支持参与的文化与意识。一方面,要避免政府组织参与活动的临时性、随意性;另一方面,要避免“参与爆炸”导致的社会公众无序参与的极端结果。最后,政府必须运用各种措施激励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政府可利用经济利益补偿机制,强化对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肯定,进而激发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可以通过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对环境保护有突出贡献者或者举报者进行奖励,鼓励更多人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
4结语
公众参与是一个牵涉多方面的实践,为了提高公众的参与度,相关实践需要各部门的配合、支持与帮助。即使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相信在社会组织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改革推进下,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一定会发挥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潘镜伊,王娜.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4):46-49.
[2]张沥,邵伟.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法治中的作用研究[J].节能,2019,38(6):82-83.
论文作者:覃圣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环境保护论文; 公众参与论文; 公众论文; 政府论文;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社会论文; 组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