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价值初步研究论文_朱云玲 李江红 曹煜凌

朱云玲 李江红 曹煜凌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富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黑龙江大庆 163312)

【摘要】目的:观察组社区护理观察对糖尿病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适当社区护理观察,如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观察2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的社区护理观察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积极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140-02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高血糖是患者最显著的临床特征。糖尿病主要是因为人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的相关生物作用受损障碍,进而引起患者出现持续性高血糖症状而致病[1]。糖尿病常引起患者眼、血管、心脏等其他诸多组织器官发生慢性病变、功能障碍,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此次观察组中探讨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糖尿病学会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确诊为糖尿病;均无严重并发症;均无严重精神性疾病,能正常表达意愿;重要脏器均无严重疾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18例和12例,患者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60.3±5.0)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5.3±1.6)年;观察组中男女分别为16例和14例,患者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59.5±5.0)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8±1.5)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对观察组。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给予患者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699)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护理,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及日常运动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主要包括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治疗目的、并发症预防等,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可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发放糖尿病相关宣传手册、邀请糖尿病专家开展讲座,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组织糖尿病病友进行集体讨论等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重视;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需积极、及时回答患者的问题。②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日常饮食指导,及时了解患者日常饮食状况,并根据患者实际状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严格控制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摄取比例;建议患者多食粗粮,多食蔬菜、水果,减少糖分摄取吸收,远离烟酒,合理搭配,避免暴饮暴食;指导患者判断食物热量,促进患者进行日常饮食自我控制。③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用药,并及时了解患者血糖状况,及时根据患者实际血糖状况调整药物用量,并向患者讲解相关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产生恐慌情绪;严格按照医嘱及药品相关使用说明书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促进患者掌握进食时间与用药时间的关联。④运动指导: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讲解合理运动可促进血糖降低,鼓励患者进行适量运动;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状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运动计划,以有氧运动为主,建议患者于餐后1h运动,注意运动的适量、适度,以促进糖分的利用。⑤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信心;需求社会帮助,促进患者家属及朋友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促进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避免剧烈情绪波动,积极配合治疗[3]。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糖状况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上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相关指标综合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详见下表。

3.结论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前可伴随乏力、肥胖症状[4]。由于当前临床尚无观察组出糖尿病根治方法,因此,糖尿病的治疗以控制血糖的保守治疗为主。当前临床观察组结果证实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导致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患者日常行为直接影响着血糖控制效果。此次观察组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结果显示,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践得知,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状况明显优于健康教育前,此次观察组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结果相符,进一步肯定了健康教育的效果。采用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使得患者更加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糖尿病影响因素,从而便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日常用药质量和饮食控制效果;并能保持合理运动,促进糖分消耗;及时进行血糖监测,更能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辅助患者积极有效地进行血糖控制,从而提高血糖控制效果[5]。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观察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可将其作为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方蕾.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观察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03:276-278.

[2]顾爱琴.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观察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05:668-669.

[3]方莉萍.社区护理观察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3,07:872-873.

[4]罗艳春,蒋亚平.社区护理观察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改善中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06:923-924.

[5]李二女.浅谈社区护理观察在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方面的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06:78-79.

论文作者:朱云玲 李江红 曹煜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价值初步研究论文_朱云玲 李江红 曹煜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