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其对策
巫艳婷
【摘 要】 本文从工业企业预算管理特征及其重要性分析出发,研究当前工业企业预算管理面临的困境,从预算观念、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监督管理、预算评价等方面详细地进行展开说明,并给出相应的企业预算管理优化对策,希望能为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工业企业;预算管理;困境;对策
一、工业企业的预算管理特征及其重要性分析
(一)工业企业预算管理特点
首先,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属于润滑油生产制造企业,由于其产品使用周期长、单耗少,因此使用量较一般的工业企业来说相对较小。但其产品又属于成批次生产的类型,因此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要充分考虑低的产品需求与大批量生产之间的矛盾,要合理地进行统筹规划,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防止库存积压造成资金占用风险[1]。同时由于其产品种类繁多,又存在较大的安全生产风险,因此储存及运输环节要按照不同类别进行严格划分,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也要将这部分的成本费用考虑在内[2]。其次,就工业企业整体来说具有人力成本高、产品生产流程复杂、资金密集等诸多特点,只有保证计划的全过程性、全面性以及执行性才能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实际效用,并且要将其与企业的成本管理相结合,强化企业预算管理的事前及事中的控制作用。其预算管理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严密的协调性,即预算管理需要多部门共同配合完成各个环节的预算审批及监管流程;二是具有战略指导性,即预算管理要基于企业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目标进行预算规划,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起着战略引导的作用;三是环境适应性,预算管理需要结合企业内外的环境特点做出不断的调整,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变化需求;四是强制性,即保证预算管理能够严格按照计划内容进行实施执行,保障预算计划的权威性和预算管理的实效性。
从选取样本的角度来看,研发信息披露主要通过企业年度报告、企业网站介绍、证监会通告及其他方式。由于社会责任报告、官方网站等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且没有监督机制和披露标准,故只选取年度报告进行研究。年度报告分为是董事会报告、财务报告。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内容有:在报告期内企业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中研发数据的披露,主营业务中开发支出注释、研发项目明细披露表、收益、政府补助等,公司未来1-5年战略及发展计划中,财报中有:企业资本化遵循的会计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处理中实际划分资本化时点的依据;报告中公司研发支出相关科目的详细数据披露。
(二)工业企业进行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工业企业进行预算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其生产资料不足的难题,通过合理的配置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战略预算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将目标责任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部门及岗位,为各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决策执行方向和具体的预算管理标准。在编制预算计划时,能够借助其管理手段强化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交流,帮助企业的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一线生产人员的利益诉求,从而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经营管理决策;在预算执行环节,通过实现对预算目标的动态监管控制[4],强化了工业企业的财务内控力度,极大地提升了其财务管理效率,并且通过对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及时发现并预防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保障其正常生成运营活动的开展。最后,通过绩效考核及结果评价总结经验,改进优化现有的预算管理体系,促进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工业企业预算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预算观念薄弱,预算目标偏离
目前工业企业的全员预算管理意识不强,大多数员工认为预算管理应该由财务部门全权负责,与自身关联度不大,因此缺乏基本的预算协调意识。财务人员在制定预算目标时忽视了目标与企业战略规划的一致性,使预算管理在一开始就出现了目标偏离,无法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实际作用。而且一些工业企业在进行预算计划编制时仍将关注重点全部放在企业的生产及销售环节,对内部控制方面等预算管理有所忽视,而这方面的成本费用损耗也相对较大,需要将其全部纳入到预算编制的范畴,否则对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产生不良影响,容易使企业后期出现较大的预算偏差。
总辐射年最大值为1 112.I7 W/m2:观测期间净辐射年平均 48.24 W/m2,春季 65.01 W/m2,夏季93.79 W/m2,秋季 30.39 W/m2,冬季 2.42 W/m2,最大 807.98 W/m2,最小 186.99 W/m2。
(二)预算编制松弛,编制方法不科学
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了达到绩效考核标准,增加其预算执行失误的弹性空间,编制了过于宽松的预算计划,故意扩大部门预算,给企业造成了大量的无效成本。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预算审批不严格、组织结构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加上目前大多数工业企业的预算仍采用“基数+增长”的编制方法,一方面基数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影响因素,而增长的比例也主要是按照财务人员的主观经验估计,使预算编制考虑范围过于狭窄,编制结果不够科学、合理,加大了预算执行的难度。另一方面虽然现在一些企业的领导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引入了诸如动态预算、滚动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3],但受其僵化的预算管理机制和综合水平不高的预算管理人员的限制,难以在企业内部进行全面推广。
(三)预算执行不力,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的领导人员首先要对预算管理引起重视,积极推动企业预算管理教育培训活动的开展,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观念。同时要引进优秀的预算管理人才,加快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鼓励全员参与配合预算管理工作;其次,要从企业经营战略层面制定预算管理的目标,将目标分解落实到岗到人,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调动员工目标实现的积极性;最后,要加强预算管理的过程性控制,注重内部控制流程的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实现企业预算管理的全覆盖,同时也能强化企业的内控力度,降低成本损耗。
三、工业企业预算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正确树立预算观念,融合企业战略目标
预算执行不利一方面是由于实际的预算管理与预算计划产生了较大偏差,消解了预算计划的权威性,使出现偏差后的预算管理停留在数据统计环节,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一些企业本身的ERP系统设计又不够完善,业务模块与预算管理模块未实现数据链接,难以通过业财融合实现较好的预算管理控制。另一方面由于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在企业现有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中缺乏预算管理的相关指标的设置,企业员工预算管理的积极性难以提升,而且权责不明、职责不清的预算管理岗位设计也严重影响了预算计划的执行效果。再加上一些企业对预算的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的评价、监督和考核,普遍存在重编制轻考核的现象,无法及时发现预算执行异常情况,使企业的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当然,有所侧重,并不代表不关心其他方面。只是从一些著述来看,大家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有某些倾向:比如对于立功之人,大家很少会从立德方面对其进行审视,因为他们在事业上的伟大足以掩盖他们道德上的缺陷,也让他们在立言上更具权威性;而对于立言之人,尽管大家并不苛求他们在事功上有出色的表现,但往往对其道德有更高的要求。
(二)解决预算松弛问题,落实科学预算编制
要想解决预算松弛问题,前提要有明确的预算管理目标和量化的预算编制标准,同时要提高预算编制的透明度,建立预算编制分级审批制度,强化预算的审核力度,压缩管理人员的预算松弛空间,杜绝由此带来的贪污腐败现象。在当前企业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引入全面的预算管理方法,再结合企业的经营特点适当融合滚动预算等其他预算编制方法。以工业企业的销售流程为例,通过对企业的产品生产、推广宣传以及经营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预算,帮助企业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动向,以销定产,保障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在预算计划的具体编制上,包括要制定横向的应收账款预算和纵向的生产销售预算。为了进一步保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可邀请专家进驻企业,对企业的财务人员展开细化的实践操作培训,提升其综合的预算管理能力。
(三)提高预算执行能力,强化过程监督管理
企业要通过完善内部ERP财务系统的预算管理模块,加强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联系,强化预算的刚性控制,要实现预算执行与绩效制度的有机结合,采用平衡计分卡等多元的绩效考核办法形成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岗位的制度性约束和流程性约束,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和跟踪落实,对企业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及时纠正预算偏差;不允许随意调整企业的预算计划,如需调整也要提前做好各有关部门的预算协调工作,对调整过程进行严格审批控制,提交相应的书面调整报告,经集体讨论同意后交由领导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对预算执行过程要严格监督管理,明确各部门岗位权责,实行岗位预算管理岗位责任追究制度,树立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完善预算信息的数据整理工作,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反馈效率,保障企业的各项预算管理活动能够高效、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穆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时代经贸,2019(3).
[2]史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8.
[3]黎娜.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经贸实践,2018(14).
[4]陈洁.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及改进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1).
(厦门万润佳润滑剂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26)
标签:工业企业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困境论文; 对策论文; 厦门万润佳润滑剂有限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