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口腔医院 277101)
摘要:目的 分析及探索针对儿童急性牙髓炎患儿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开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儿科门诊接收的患急性牙髓炎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参考组共30例,确诊后行常规根管治疗;治疗组共30例,确诊后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开展治疗。治疗后经随访评估及比较2组治疗后一周及两年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参考组开展对照分析发现,治疗组治疗后一周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儿童急性牙髓炎患儿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开展治疗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值得借鉴。
关键词:急性牙髓炎;儿童;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疗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显著上升,小儿的日常饮食结构亦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这就导致儿童急性牙髓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该疾病存在较高的感染性,现今临床上主要采用根管疗法开展治疗,但传统采用的根管疗法因受到技术、设备的影响,已无法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1]。本研究选择本院儿科门诊接收的患急性牙髓炎的30例患儿,确诊后行一次性根管疗法开展治疗,可见效果满意,现对治疗措施及效果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本院儿科门诊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接收的患急性牙髓炎的60例患儿,对象收集标准:(1)60例患儿患牙均存在阵发痛、自发痛及夜间痛,疼痛时会放射到整个侧面脸颊,存在温度刺激痛;(2)患儿身体情况均良好;(3)均未合并其它疾病;(4)患儿家属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字;(5)经本院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通过。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对本组60例患儿开展随机分组,共两组:参考组共30例(30颗患牙),包括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2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有3岁,年龄最大的有13岁,平均年龄(8.16±2.37)岁;其中乳磨牙21颗,乳前牙9颗。治疗组共30例(30颗患牙),包括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11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有3岁,年龄最大的有14岁,平均年龄(8.37±2.52)岁;其中乳磨牙22颗,乳前牙8颗。对比分析2组的以上资料可见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儿术前均行X线摄根尖片,以掌握患儿患牙的牙根发育情况与牙根吸收状况,给予2.0%浓度的利多卡因对患牙进行麻醉,再行开髓处理,将冠髓去除,把根髓抽出,对根管进行预备,常规消毒。在此基础上,参考组30例患儿行常规根管治疗,常规进行一周的根管封药处理,如果患儿伴有急性症状,应先将引流开放,等到患儿的症状缓解之后再开展封药。复诊检查患儿症状消失,根管保持干燥且没有异味的患者开展根管充填,不然则继续换药到满足要求为止,整个治疗时应开展3次~4次的治疗。治疗组30例患儿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开展治疗,以牙胶、Vitapex糊剂对根管进行充填,然后填充牙胶尖。患牙根管填充完毕后行X线摄片检查,没有产生超充或欠冲时,于3d后与两年后开展复查,对患儿的疗效进行评估。术后两年内患儿的病情没有获得控制甚至出现恶化者,例如投射影上升,或没有缩小表现的患儿,应停止随访,转行手术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相关文献[2~3]中的疗效标准评估2组患儿治疗后一周及两年后的疗效,判定标准:(1)成功:患牙没有自觉表现,没有叩痛,咀嚼功能较好,经X线摄片发现牙周脱钙区存在钙化修复,根管充填紧密。(2)良好:患牙没有自觉表现,牙齿松动处于Ⅰ度中,牙周袋变浅,咀嚼功能缓解,X线摄片发现牙槽骨吸收停止,或者改善。(3)失败:患牙存在自觉表现,叩痛,无法咀嚼,窦道没有消失,合并急性根尖周脓肿及根尖周炎,X线摄片发现根周阴影变大,牙槽骨吸收恶化。总有效=成功率+良好率。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并记录本研究内的全部计量、计数资料,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内开展分析,其中前者经t 检验方法开展分析,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 ±s);后者经卡方检验方法开展分析,表示方法为[n(%)],若显示P <0.05则表明比较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与参考组开展对照分析发现,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1:
表1 2组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n(%)]
3 讨论
急性牙髓炎为临床常见的牙科疾病,其发生牙周炎、龋齿、牙外伤导致髓露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其病机为牙髓感染与遭到外界刺激,导致炎症,炎症在牙髓内出现,释放出大量的炎性介质,提高了血管的通透性,并且血管中的许多白细胞到组织内游走,使患儿产生骤发疼痛,明显降低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儿童的乳牙、幼恒牙引发的急性牙髓炎存在较大风险,临床症状为刺激痛、自发痛、阵痛,除了会明显影响患儿的进食之外,很难确保机体的营养摄入需求,同时还会明显增大患儿的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根管治疗是临床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主要方案,其治疗关键在于清除根管感染及阻断感染源[4],传统采用的根管疗法有助于清除牙髓中的炎性物质,可达确切的疗效,但该方案需患儿多次回院复诊,这就明显提高了患儿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且明显提高了患儿的感染风险,导致化学性根尖周炎出现,明显提高了患儿的痛苦,故治疗后的满意率往往较低。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一次性根管疗法在临床上获得了较广泛的应用[5]。该疗法可把被感染的牙髓清除,完全一次性封闭并处理根管,明显减少了患儿的就诊次数,以防止感染扩散,避免由于多次治疗造成冠部微渗漏与药物刺激根尖周组织。本研究发现,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参考组,差异显著(P<0.05),与杨鸯等[6]报道结果相似。
综上,针对儿童急性牙髓炎患儿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开展治疗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向珊珊.根管不同冲洗方法治疗儿童乳牙牙髓炎的对比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7(1):35-36.
[2]贺娟.空管用药与根管充填治疗儿童乳牙牙髓炎的对比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13-114.
[3]何石保.超声下根管内次氯酸钠荡洗治疗儿童乳牙牙髓炎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3):189-191.
[4]尹晓娜.探究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治疗儿童急性牙髓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7):205-206.
[5]孙景荣.儿童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23):32-33.
[6]杨鸯.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小儿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1):85-86.
论文作者:李惠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患儿论文; 疗效论文; 牙髓炎论文; 儿童论文; 牙髓论文; 乳牙论文; 疗法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