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电网安全运行措施探讨论文_郝辉

电力配电网安全运行措施探讨论文_郝辉

摘要:在电力运行中,加强配电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措施研究,有利于增强电网线路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优化配电网线路运行中的安全性能,避免加大电力生产风险。因此,在对配电网线路运行方面进行研究时,应深入思考其所需的安全管理措施并进行整合利用,将相应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促使配电网线路在实践应用中能够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全面提升其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电力配网;安全运行;措施分析

引言

电能作为当今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能源,不管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还是国家大型设备的运行,都需要电能的支持,因此输出电能的配电网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对于经济与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这对配电网的架设就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加上南北方的气候差异较大,空气湿度不同,配电网长期暴露在外界,外界的氧化是配电网稳定运行的最大威胁。电能作为当今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能源,不管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还是国家大型设备的运行,都需要电能的支持,因此输出电能的配电网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对于经济与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

1.1对城市或农村居民的影响

配电网安全运行对城市或农村居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活、生产中。首先配电网的运行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停电。而现代生活中,有一半都是电器,不管是照明用的电灯,还是做饭用的电磁炉、电热锅等,没有配电网的支持,这些电器就没有办法工作,夜晚漆黑一片,也吃不到可口的饭菜,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

1.2对大型生产设备和电力车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人们的生产过程中大型设备的主要供给能源还是电能,一旦配电网络出现问题,这些大型的生产设备势必会停止工作,对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也让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引导下,推荐使用清洁能源的形式下,像煤、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开始慢慢退出日常生活,而电力的使用也被推上日程,各种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电力火车、地铁等,全都是使用电能,如果配电网络出现问题,这些人们日常的交通工具就没有办法使用,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2.配电网工程当前主要的技术问题

2.1电压问题

电压是配电网工程技术的基础,也是技术问题出现较多的因素。电压的不稳定和电压值的不合理都有可能对整个配电网的运行形成隐患。目前可知的电压问题主要还是电压过载,例如设备接地电压超过阀值、大气电压过高、内部荷载电压过大等,这些不同工作区域电压过高都会影响配电网的运行效率,低效率导致的高风险也是不可避免的。电压过高还有可能对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完成负担,长时间高负荷的电压对于电力设备寿命也形成强大的威胁,电力设备的提前损耗也跟电压过大有关系。

2.2工程维护问题

配电网的工程维护不仅是保证日常运行的重要工作,也是目前保证电力安全的主要内容。维护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转,提高维护工作的效率、降低外部环境的影响能够有效地降低电力系统损坏率。比如说维护工作能在设备线路老化之前维护其安全性,也能够在受到人为破坏之后及时修复损失。对于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也能做到提前预防,提早准备。若工程维护工作不到位,以上举例情况发生的后果也是不可逆转的。

2.3闪络放电问题

众所周知,电网的铺建都是在室外,而且不管当地环境多么恶劣,电网的铺设都不会受到影响。电网的外露性决定了其安全隐患的不可避免性。长期裸露在外的电线会遇到电线外部绝缘体氧化导致的绝缘能力下降的问题,绝缘能力下降会影响电网设备在恶劣天气下的防护作用,例如在雷雨或者雷暴天气,电网设备的放电问题就更为严重。电压冲击和污闪都会直接破坏电力设备,形成电网崩溃,造成居民生产生活混乱,经济损失加重的问题。

3.提升配电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加强配电网线路建设的工程管理,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为达到配电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水平逐渐提升的目的,需要通过对其线路损耗影响方面的考虑,结合实际情况及形势变化,不断加强配电网线路建设的工程管理、完善其运行安全管理机制,予以应对。具体表现为:(1)在配电网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有关制度和体系进行不断的健全和完善,更多地考虑工程管理实际作用的发挥,且在有效的规划设计理念及方式的配合作用下,降低配电网线路运行中的损耗率,增强其安全运行效果的同时实现对这方面的有效管理;(2)从制度层面入手,重视管理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创新理念等要素在配电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机制形成中的应用,为高效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确保这类线路运行安全管理状况良好性。

3.2注重网络结构的合理设置,优化安全管理方式

结合电力事业科学发展要求及配电网络的功能特性,为了提升其运行安全管理水平,需要注重其网络结构的合理设置,不断优化安全管理方式以便科学应对。具体表现为:(1)根据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从适用性、可靠性等方面入手,设置好配电网络结构,不断加大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力度,为配电线路运行安全方面提供有效保障,不断拓宽安全管理工作思路,从而为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础;(2)结合配电网络线路的运行状况及其安全管理要求,重视对精细化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方式的高效利用,不断优化电网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中所需的管理方式,增加配电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中的技术含量,为提升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支持。

3.3加强管理,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加强配电网的实时监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配电网因为架设环境的不同,出现的问题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电力管理部门一定要对其进行实时的监控,确保配电网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能被发现,进而对其解决。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在选聘配电网管理人员的时候,就要先对其专业水平进行考察,择优录取。其次是在配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提升其专业水准。当然也要设立一套合理的奖惩制度,来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4做好电路维护工作

安全施工中的电路维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被忽视的工作,在目前的大量电网工程项目中,笔者发现都更加注重前期建设因素的设计,而没有对施工安全性维护体系做出完整的规划,这也提升了后期电路维护工作的重要性。例如,电路检修的时候工作人员对异常情况内因的排查就是提高安全性的方法之一,具体的检测中要判断异常状况是否人为。除此之外,日常检修要结合电路老化问题将养护放在重点。电路的维护要注意树立全局观,切不可避免停电而只做小范围养护,大面积停电之前要跟当地居民做好沟通工作。条件允许的配电单位可以引进专业的配电网检修维护设备对电路进行检修和养护。

3.5转变观念,配置新型设备

配电网的建设也应该要紧随时代的发展,转变其原有的思想观念,引入现代化科技设备,才能保障配电网的安全运行。一是配置新型的配电线缆。对一些环境恶劣的地方定期实行线路的更换,其次是对一些老化的线路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不能因为其在现实中还没有发生问题,就将其放任自流。加强对设备质量的管控,确保配电网建设中使用的设备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二是引入新型的安全防护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的运行中,应该紧随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将现代技术运用到配电网的运行当中,以自动技术为核心,建设便捷、安全、可靠的智能系统,用信息化的设备来对配电网进行管理。

3.6其他方面的管理措施

基于配电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也需要对管理措施的科学使用加以思考:(1)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实施好激励与责任机制,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使配电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更具专业性,全面提升相应的管理工作水平,并为这类线路安全性能优化提供科学保障;(2)充分利用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方式及相应管理工作等要素,建立并完善配电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体系,高效开展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不断提升配电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水平,延长其使用寿命;(3)注重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及基础设施的科学使用,构建好配电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系统并进行高效利用,进而提升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工作水平,提高配电网线路运行质量。

4.配电网电力工程中技术影响因素的解决措施

4.1严格把控材料购买

为确保配电网电力工程中技术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必须要对材料购买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在充分了解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基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需求出发,宏观分析气候、地理以及地形等多项因素,找准采购方向,确保其适宜性,并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以确保绝缘性材料购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涂料的选择必须要确保质量可靠,并且要与现代发展情况相符合,在材料购买之后需进行二次筛选,确保所选择材料质量与性能可靠,且能够满足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要求,以降低质量隐患。材料购买环节坚决不允许存在投机取巧的情况,一旦发现必须进行严肃处理,这就能够为材料规范采购和安全使用提供可靠保障。

4.2零件使用寿命评估

配电网安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所涉及到的零配件类型众多,不同类型零配件在使用功能上也存在一定差异,需要保证其在设备应用方面的适宜性,以免影响配电网电力工程质量。配电网电力工程中所应用设备在使用寿命上有所不同,为确保其使用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在某一设备组装完成后,必须要安排专门人员来评估所组装设备的使用寿命,基于此来对设备专有维修方案进行设计,通过此种方式能够为后期维修提供便利,对维修费用进行科学化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消耗。若零件使用寿命较短且消耗量巨大,则需要加强维修费用限制,以确保配电网电力工程质量和效益得到有效维护。

4.3落实完善CBM与TBM

状态检修及CBM,是指在长时间段内解析设备零件,对其使用区域和使用寿命进行判断,进而对零件磨损可能性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状态检修,能够将维修不到位所造成的资金投入进行有效降低,为设备维修区域依据的形成提供可靠支持。定期维修及TBM,就是定期维修设备零件,以科学预防故障问题。在这一方面,一般评估零件使用寿命结束日期,将存在安全隐患的零件筛选出来进行维修,以确保配电网电力工程得以安全可靠运行。但此种方式下需要投入一定资金,维修资源损耗的情况比较常见。

结语

综上所述,在各种不同措施的配合作用下,有利于提高配电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效率及质量,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满足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要求。配电网的运行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供电单位的经济效益,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会严重影响居民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现阶段虽然我国电力工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伴随着用电需求的逐步增加和极端条件下施工工程量的提升,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运行安全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资料分析,总结出了我国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并针对安全施工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张锐锋,卢飞.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4):141-142.

[2]周丽娟.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1):77-78.

[3]王黎明.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3128.

[4]张浩.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8):3130.

论文作者:郝辉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电力配电网安全运行措施探讨论文_郝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