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岩土工程勘察事业的快速发展,水文地质方面的研究越发深入,但是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不少的问题,如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不够重视水文地质的相关问题等,长此以往会激化矛盾。岩土工程勘探作为一项影响基础工程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稳定与安全。因此,促进岩土勘察质量的显著提高,对于提升整体工程建设质量意义重大,有利于明确水质地质问题对整个工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防止各种环境与地质危害的出现。
关键词:岩土工程;水质地质问题;对策分析
目前很多勘察单位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都没有充分认识到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导致其在勘察过程中不到位、不认真,这样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就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质量隐患问题,严重的话还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勘察单位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时候,就需要提高对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视程度,确保各项勘察措施都能够全面落实,保证后期施工能够顺利完成。
1 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地质勘察是建筑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对建筑范围内的有关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对施工所在地的地质状况做到充分的了解,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同时,结合实际的地质情形,判定在建筑工程的影响下,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进而寻找到最佳的建设地点,提前给出必要的防范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此一来,就能够有效的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是明确岩土的组成成分、构造、所具有的特性及其对建筑项目的影响等,从而对当地的地质类型进行划分,以给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其主要目的则是通过运用地质学等学科知识,对工程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以确保建筑项目的顺利完成。
2 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分析
2.1 地下水位上升
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会对地下水位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人为因素也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但是在地下水位上升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水文地质结构。这样一来,在地下水的濡染下相应范围内的土体就会产生软化现象,一旦遇到强降雨天气,就很有可能发生泥石流、道路崩塌等地质灾害。另外对于岩土自身来说,其渗透性也比较强,所以在地下水位上升后,还会影响到地铁、挖矿、隧道等工程,降低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增加安全隐患。而且岩体强度也会有所下降,进而降低岩土体与桥梁等结构强度,引发山体崩塌、桥梁断裂等事故。
2.2 地下水位的下降
通常情况下人类过度采集地下水便极易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如地下水的大量采集和水库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对地下水的正常补给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地下水位出现过多的下降,地面沉降、塌陷等各种地质危害都极有可能会出现,进而对地下水源产生一定的影响,类似于水源枯竭和水质恶化的情况时常出现,这便在很大程度上给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小的影响,工程建设本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后果不可估量。
2.3 地下水位频繁升降所带来的危害
由于地下水位频繁的上升或者下降都会导致发生一系列的危害。地下水位的变化会使得膨胀性岩土发生频繁的膨胀与收缩等现象,而地下水位升降的频繁则会导致岩土膨胀与收缩的幅度进一步增大,最终出现地质断裂等现象,并且最终导致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发生严重的破坏。除了这些以为,地下水位的频繁上升与下降还会导致土层当中的铝、铁等元素出现流失,大大的降低土层的承载力度,最终导致土层的承载力度减小,这样就会为岩土工程的技术处理以及最基本的选项带来巨大的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岩土工程勘察当中水文地质工作的应用策略
3.1 建立健全水文地质勘察技术与管理制度
为了更加顺利的完成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严格落实各项规范措施,就需要健全的制度支撑,进一步明确勘察流程、目的以及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中还可以引入先进的勘察技术,这样不仅仅能够实现勘察操作简化,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勘察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在获取了相应的资料后,就需要及时的整理和分析勘察资料与数据,这就可以充分借助计算机设备与技术,这对勘察结果准确性与精度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为后期施工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在健全的水文地质勘察技术与管理制度的支撑下,工作人员就能够细致分配勘察任务,制定全面、详细的勘察方案与计划,并详细记录好勘察过程中,另外即使在勘察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也可以及时的调整勘察方案,进而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3.2 对地下水埋藏状况的重视
在实地勘察地下水时,需要将勘察的重点确定下来,以此来对地下水位、水位变动以及排水条件等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可能腐蚀建筑材料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同时,站在基坑工程角度上,抽水试验必不可少,以此可以将水层本身的渗透性明确下来。另外,严格按照勘察地下水的具体结果,科学评估那些由于地下水所导致的各种流沙和管涌威胁,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应急。
3.3 注意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
在项目开始前的地质勘察中,还要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认真的评价,将有可能对岩土体特性以及施工过程造成的影响进行准确的预估,并对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之后,依据分析结果,更具针对性的采取解决办法,以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在充分掌握当地的水文地质问题之后,结合现场情况,为施工项目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信息,使其地基施工阶段,能够对可能的问题提前加以规避。此外,还要对施工现场的地下水进行探测,结合具体的项目计划,分析工程施工可能会造成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并且提前做好预防。
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不同地域的岩土勘察,应当使用具有更强针对性的评价内容。假如施工地区是软质岩石、强风化岩的地质特点,就要重点关注有关岩土体胀缩、崩解的影响。假如施工地区是粉细砂、粉土等地质特点,就要重点关注有关潜蚀、管涌等问题。
3.4 加强水文地质勘测
在实际的工程地质勘测过程中,要时刻牢记所要勘察的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区域进行合理化的、全面的勘测。勘测包括地下水的特性、地下水的升降是否频繁、地下水的流向与分布,岩土层的渗透性、渗透系数等,压水实验是勘探中的重要的实验,需要确定实验的起始压力、最大压力和压力基数,然后将透水率q算出来,[q=Q/(p•L)其中L为每米试段长度(m)Q为每分钟注入水量(L/min)]渗透系数(K,单位cm/s)渗透系数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也可估算:K=q×1.5×10-5。所以,必须要在掌握这些信息的基础上针对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影响进行合理的评估。同时还要应用先进的勘探技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探测数据。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是项目建设的必经之路和重要环节,而水文地质则是工程施工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影响着建筑项目的安全和品质。所以,建筑施工中绝对不能忽视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力及作用,预先拟定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防患于未然,这对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俸涛. 水文地质问题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些思考[J].世界有色金属,2017(21):191+193.
[2]彭川.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04):177-178.
[3]彭晓文. 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低碳世界,2017(10):87-88.
论文作者:刘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岩土论文; 地下水论文; 地质论文; 地下水位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