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影响重大,通过对其常见施工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把握好各个环节的施工要点,严格根据相关标准要求,控制施工偏差,可以有效提升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降低日后维护工作量,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1简述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基本概念及特征
1.1施工基本概念
所谓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就是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为避免自然水积存、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等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损害,延长市政道路使用寿命,通常会结合工程规模及区域排水需求开挖一定体积量的沟槽,并将排水管道敷设到沟槽内,之后,利用土方进行沟槽填埋。在此过程中,要合理规划主管路与分支管道的关系,确保各水系统连接通畅性,将水资源汇集引流到市政道路排水管道中,进而达到废水排放的最终目标。
1.2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具体特征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是一项最基础且最重要的工程项目,由于该项工程作业方式及规模等特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势必会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开工准备时间有限,工期紧张。
一般的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都属于当地政府的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由政府统一出资建设,这也对施工建设单位的整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要求施工建设单位尽可能的在最短工期内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进而维系区域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转,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为此,施工建设单位需大力压缩前期准备阶段的时间,避免工期延误。
2)工程规模大,任务繁重。
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面貌日新月异,在大力倡导老旧城区改造、落实新城区现代化建设和推进城乡结合发展政策的影响下,创建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新项目,对老工程进行翻新整修成为必然趋势,这也进一步增大了工程任务量,提高了对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
3)施工预留空间小,增加了作业难度。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具有规模大、技术环节复杂等特征,在实际施工环节难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干扰。为此,施工建设单位要构建专业团队,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勘测考察,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尽可能的在减小负面影响的前提下保证工程在规定时间内交付竣工。
2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问题
2.1管道基础平顺度问题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中管道基础平顺度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排水管道沟槽开挖精度低,二是在人工支护道路排水沟阶段,路面平整度与路面顶高存在较大的误差。排水管道开挖精度不高主要是由于在机械开挖阶段、槽高控制阶段采用的都是人工操作,人工操作与自动化机械操作相比极易,因为主观的影响因素降低排水管道的开挖精度。在进行人工支护道路排水沟阶段,路面平整度与路线顶高的差异性会降低浇筑混凝土管的平滑性,进而影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1]。
2.2管道错位问题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误差问题极易引起排水管道的错位,排水管道错位危害极大,不仅会影响管道的排水性能,还会使市政工程道路出现倒坡与积水问题。产生管道错位的原因很多,人为因素、自然环境因素都可能引起管道错位,在人为因素上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并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忽视了周围环境对排水管道的施工影响,进而使排水管道的设计方案不合理[2]。另外,在排水管道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一些砂石、雨水会对排水管道造成破坏,管道壁会逐渐的变薄,导致管道错位问题的发生,缩短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
2.3管道漏水现象明显
将排水管道投运以后,如果在使用中发生漏水等问题,就会对周围的建筑产生严重的影响。对管道漏水而言,其原因种类较多,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管材的质量较低,不能满足工程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施工时,管道衔接位置的密封效果较差,在长期使用以后,就很容易发生漏水的现象,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3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3.1施工测量
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需依据相关规则制定玩笑坐标防线设计,明确出井位置、管道中心线,从而能够帮助相关施工人员依据中心线给予复制,有效的降低误差,从而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施工时碰到不可移动障碍物,则需绕行,所以,在此过程中需增加连接井,通过直线给予连通,同时其角度需大于135°。
3.2管道材料质量
对管道材料机械能购买时,需依据我国制定法律法规,保证管道材料来自正规厂商,对其质量合格证、强度检测数等证明文件给予有效的检查,保证材料质量。同时,进场时,相关技术工作者需对管道材料给予在此检测,保证运输途中材料表层是否完好,避免出现脱皮、破损、裂纹或蜂窝等质量问题,如果存在以上问题需给予退换处理。
3.3沟渠开挖
沟渠开挖需依据工程具体状况,若项目位于老旧城区,需指定针对性措施。因老旧城区道路较为狭窄,所以,开挖过程中需避免塌方问题的产生。一般状况下,沟渠开挖需利用机械挖掘,并在槽底预留出20cm左右由人工进行挖掘清理。同时在开挖作业过程中需分析地下其他管线铺设深度与位置,避免与其他管线相遇,若遇到其他管线,则避免机械过深挖掘,保证其他管线不被破坏。除此之外,沟渠开挖还存在局部开挖的状况,因此,需及时进行回填,并夯实槽底,并高于最终回填夯实相关标准。
3.4地基处理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沟渠开挖完成后,需有相关人员对场地进行清理。其中需对排水管道沟底杂物给予全面的清除,防止为后期施工带来不便之处。在对地基处理时,需测量管道地基承载力是否与具体需求相一致,并将检测结果记录在案,一遍后续查阅。如果发现存在不一致的状况需及时上报上级单位,并由施工企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查,对排水管道质量影响程度给予科学评估,从而有效的减小不良状况的发生率,提升工程地基处理质量。
3.5管道安装技术
排水管道施工当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即为管道安装。因此,需严格依据相关安装规范完成操作,同时把控安装要点,有效的提高安全质量。在此过程中,需及时清理相关杂物与计税,确定样板标高与中心位置,在下放管道材料的过程中需依据相关顺序完成,通常选择自下而上的顺序操作。如果排水管道工程规模较大或存在多管道安装的状况,需通过吊车辅助放置,其中吊车与沟槽边缘之间需预留不小于2cm安全距离,有效的防止因吊车自身重力导致的沟槽坍塌等事故。在安装过程中,需选用柔性吊索,起吊时需确保管道中心的平稳度,避免与基地发生碰撞。
3.6 土方回填施工要点
确保管道及接口处无漏水现象后,开始进行土方回填施工。具体按照下述流程控制好施工技术并进行质量检查:①对土方中的杂物进行清除,避免给回填施工造成影响,包括土方中的枯枝和杂草等,确保土方回填密实度;②控制土质粒径,如果粒径较大容易发生沉陷问题,同时要检测填土的含水率,避免因含水率过高导致土层松散。在施工前对土质含水量进行检测,满足要求后在进行回填,并确保摊铺均匀;③检查土方回填质量,着重检查井边缘、井筒、旧路井圈、井框高程等质量薄弱环节。井室周围的回填施工应与管道沟槽回填同步进行,如果无法同时施工,则应留好台阶形接茬,确保井室周围回填密实。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道路交通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排水管道的施工是市政道路施工的重要建设工程之一。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工作人员要对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综合的考虑,进而有效的提高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居泓煦.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居舍,2017(36):26.
[2]赵磊.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江西建材,2017(24):182-183.
[3]闵辰琦.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24):78+82.
[4]陈昌华.解析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7(52):238-239.
论文作者:蔡旭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排水管道论文; 管道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沟槽论文; 过程中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道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