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低效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原因论文,对策研究论文,低效率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25X(2000)02-0009-03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出现了举步维艰的困难局面,经费的短缺,行业的低迷,业务的缩减,人才的流失,无不为图书馆的发展雪上加霜。究其本质,这是我国图书馆运行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的结果。本文拟从图书馆效率的含义出发,探寻我国图书馆运行低效率的原因及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应对策。
本文所指图书馆并不是具体的实体,而是一个集合体,是所有具体图书馆的概括化和抽象化。
1 图书馆效率的含义
图书馆效率可以分为“内在效率”和“外在效率”两类。外在效率是指图书馆融通知识信息的效率,即图书馆能否通过搜集、整理、存贮、传播、利用文献中的知识信息,最及时、最准确和最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内在效率是图书馆本身运营的效率,即图书馆能否有效地利用自身的设备和人力资源,低耗、快速、实用地挖掘文献信息资源的潜能。图书馆的内在效率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外在效率。
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Shera,J.H.)在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中,提出了“社会认识论”的观点,社会认识论反映的正是一个功能良好、有效率的图书馆,而不是非理性的图书馆。他认为,应把知识作为整个社会组织中的独立要素,尤其是作为书面交流为基础的认识体系进行研究。图书馆正是实现这种知识的书面交流的社会机关,而知识及其交流正是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读者对某种知识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取决于知识及其交流的效率,也就是图书馆的内在效率和外在效率。
2 我国图书馆低效率的原因分析
2.1 体制不顺是我国图书馆整体效率低下的根源。 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以行政关系为基础,按照领导系统组成的隶属等级的运行机制是我国图书馆的突出特点。目前我国图书馆大多条块分割,分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文献资源的重复和遗漏并存;大量有价值的文献闲置与文献资源匮乏并存;经费的严重短缺与投资分散、浪费惊人并存;冗员过多、人浮于事与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并存。这种整体效率低下的状况已经成为妨碍我国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禁锢,因而,理顺体制,特别是变革图书馆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宏观运行机制,已成为不容置疑的必然行为。
2.2 整体素质不高,管理不善, 流通不畅是制约图书馆高效率运行的瓶颈。从外部来看,目前我国图书馆之间尚未确立相互之间的分工协调、分类协作的发展机制,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比较低,往往各行其是,各搞一套;从内部来讲,图书馆各子系统之间缺乏严格的纵向控制和横向协调,无法形成图书馆内部层级管理机制和协调一致的工作体系。从管理的角度讲,缺乏馆长制下图书馆内部管理机构和业务工作的统一标准,再加上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管理思想和管理意识的淡薄,极易造成管理环节上的漏洞,影响图书馆效率的发挥。另外,由于馆内空间有限和揭示文献的手段不足,在印刷型、电子型文献日益增长,文献需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率和现有文献的利用率反而下降,馆内文献流通不畅,文献应有的社会价值丧失,制约了图书馆高效率的运行。
2.3 图书馆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跟不上图书馆实际发展的需要, 也是影响图书馆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文献信息数量的巨大增长和类型的发展变化及其在管理方法上的不断改变,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业务知识、业务技能及管理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大大提高了。然而,目前我国的图书馆学教育仍依照传统的教育模式,传授单一的图书馆学知识,缺少实践技能的训练,造成专业人才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业务发展需要的状况。图书馆学研究在向新技术领域挺进的同时,出现了研究动机和目的不明确、研究内容缺乏实用性、研究方法不规范等现象,使得图书馆学研究呈现出参差不齐、水平下降的状况,不能很好地为我国图书馆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保障,这些都影响了图书馆效率的提高。
2.4 缺乏一个有序、 宽松的服务环境是妨碍图书馆效率发挥的关键。图书馆的服务环境是指对图书馆效率的发挥产生影响作用的图书馆外部条件。图书馆的服务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最重要的是图书馆法和服务标准的制定、社会对图书馆的功能认识、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受多种因素制约,社会对图书馆的功能认识仍停留在感性阶段,特别是对信息化条件下图书馆新功能的认识尚存在根本缺陷,使得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下降和图书馆的功能闲置。全国性的图书馆法和各类型图书馆的服务标准,对于改善图书馆的服务环境,保障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规范化和实现图书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这些在国内尚属空白。另外国内图书馆的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仍处于低迷状态,远没有进入日常化,再加上不少读者资源共享意识仍然十分淡薄,因而在实施过程中有许多障碍有待克服。
3 我国图书馆低效率的对策研究
3.1 实现集中化管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机制,建立跨地区、 跨系统地统筹全国图书馆事业的领导机构。在它的领导和指挥下,加快改革步伐,从旧有的办馆模式中脱胎换骨,建立起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现代图书馆发展体制,使我国图书馆真正获得自我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由此可见,改变原有体制对提高图书馆效率的重要性,但有下列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体制问题影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但不能将所有弊端都归于体制,企盼体制变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是不现实的。
第二,改制有利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觉谨慎地执业,提高文献信息服务的效率,但也要加强监管,防止引发其他的负面效应。
第三,改制后的图书馆要想做到人员不散、业务不断,必须引进社会保障和监督机制。
3.2 完善图书馆科学管理体制,提高图书馆整体的业务素质。 首先,从管理思想上,变封闭的借阅场所为开放的信息媒介中心,变静态的馆内服务为动态的社会化服务,明确面向社会开放型办馆的改革方向;其次,从管理系统上,改革图书馆领导体制,理顺和健全领导机制,加强纵向的控制和横向的协调,保证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再次,本着精简机构、简化关系、减少内耗、提高效率的原则,对图书馆传统的组织体系进行改革,减少管理层次,以利于各部门之间形成纵横畅通的组织体系;最后,在用人制度上树立新观念,确立新原则,实行全新的分配方法,注重人才的开发培养,加强对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改善图书馆的人才结构。
3.3 加快开展图书馆学教育试点工作, 确立新型的现代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图书馆学研究基地,规范图书馆学研究的运作模式,促使两种模式共同为图书馆的变革、创新、发展服务。近些年,关于图书馆学教育的模式、课程设置、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探讨大多只停留在书面和口头上,没有付诸实践,因此加快开展图书馆学教育的试点工作,寻求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于改变图书馆行业低迷、效率低下的状况是至关重要的。鉴于目前图书馆学研究人员分散、经费紧缺、研究成果参差不齐的现状,应建立图书馆学研究基地,统筹规划全国的图书馆学研究,确立新型的图书馆学研究的运作模式,促进全国图书馆学研究的规范化。
3.4 健全图书馆业务工作体系的配套措施, 努力改善图书馆的服务环境。首先,制定并实施全国性的图书馆法和各类型图书馆的服务标准,从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和物质保障各方面,对图书馆的各项建设和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予以法律和社会保障;其次建立馆员和读者代表共同组成的民主管理组织,吸引读者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加深读者对图书馆各项功能的认识,帮助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同时,完善图书馆规章制度,杜绝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漏洞。最后,积极参与并投入馆际互借网络的建设,实现馆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形成读者(文献信息需求者)、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藏书(文献信息资源)三位一体的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确保文献信息在全社会范围内可有效供给与获得,改善图书馆的服务环境。
3.5 强化图书馆监管体系的建设,提高图书馆的内在效率。 首先,在加强政府对图书馆事业监督管理的同时,让图书馆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建立起从政府主管机构到行业协会组织和社会公共监督机构,分层次、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图书馆监管体系。其次,加强立法工作,以一部全国性的图书馆法为核心,完善图书馆立法体系,以法制来约束和规范图书馆业务工作体系。最后,提高图书馆的内在效率,建立起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充分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及时、准确、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收稿日期:199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