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进步。高层建筑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也是符合时代与国情发展的需要的。然而高层建筑具有较高的高度,并背负着较大的荷载量,所以,高层建筑的桩基础也要埋得够深。这样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专业的施工技术与适当的支护措施来保障工程施工的进程与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桩基础的特点
1.1由于桩能穿过软弱土层,支撑在坚硬或较硬的土层持力层或岩层中,因此,桩能具有很高的单桩和群桩竖向承载力承受来自上部建筑荷载。
1.2桩基具有很大的竖向单桩刚度或群桩刚度,在承受来自上部结构荷载或相邻建筑荷载时,不会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
1.3由于单桩或群桩基础具有很大的侧向刚度和较好的抗倾覆能力,能够抵抗巨大的水平荷载,保证建筑的抗倾覆稳定性。
1.4箱、筏承台底土分担上部结构荷载。
1.5当可液化土层下含有坚硬稳定的基岩、黏性土(硬塑状态)、密实的卵砾石层和中密砂土层时,桩身可以穿过可液化土层,选择这些坚硬的土层作为持力层来增强抗压和抗拔承载力,以用来抵抗由地震引起的震陷和土层液化,保持自身安定性。
2.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的前期准备
2.1技术和设备准备
施工单位在正式的施工之前,应该实现设计好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设备,社会的进度等等。另外,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绿色施工,避免偷工减料,威胁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2.2清场准备
施工单位在正式施工之前,事先要对现场做一个情理。将那些垃圾碎石清理出去,以免干扰正常施工。另外,施工方必须保证建筑场地的平整,因为高层建筑群的桩基大多是分布非常密集的群桩,在桩机正式进入场地之前,先对整个施工区进行情理,便于其稳定行走。如果施工路面凹凸不平的话,桩机无法保持垂直,不利于施工。
2.3在桩基础现场进行放线定位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水准点和桩位进行确定。必须保证在进行放线定位的时候不受到基础桩的干扰。在确定水准点的时候,要按照设计的相关要求对每一根桩的标高进行记录。在对桩位进行确定的时候,要在相对平整的桩基础表面内,对放歌的控制网进行设置,然后再根据设计中的尺寸对每一根木桩进行编号,并且利用打桩机对位置进行确认。
3.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
3.1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中的成桩方法
3.1.1灌注桩
在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中选用的一种桩基是灌注桩,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是沉管成孔、作业成孔,在已经完成的桩孔中放入钢筋笼,进行混凝土浇筑,然后进行等待混凝土硬化,完成整合桩基的浇筑工作。沉管成孔常选用的方法是振动法、冲击法,但是这些施工方法会在施工过程过程中产生噪音、振动等现象,所以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主要进行这方面的防范,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作用成孔这种桩基施工方法最常使用的就是机械钻孔和人工成孔,在遇到黏性土时,需要使用人工挖孔的方法,机械钻孔只适用于黏性土、粉土以及砂土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进行人工成孔过程中,发现处于地下水位以下,需要进行排水和止水工作。
3.1.2混凝土桩
在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中经常采用的桩基础还有预制混凝土桩,预制混凝土桩分为方桩、管桩,管桩的施工方法是锤击打入法、沉桩法、静压法等,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挤土的现象,所以在施工中如果出现挤土现象,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避免。其他施工方法也是一样,在施工中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的处理,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保证混凝土桩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
3.2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
3.2.1预制桩
对高层建筑桩基础进行的施工中,对于预制桩,在静压入桩施工中,首先需要将入桩的线路进行确定,只有将入桩线路进行确定之后,才可以保证入桩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的桩基础施工中出现地基上溢、挤土、桩基础倾斜等现象,在压桩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桩基础进行保住,尤其是在进桩过程对桩身的保护,因为在压桩过程中,压桩机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偏移,在对桩基础进行下压时,需要保证下压速度在1m/min,使得桩基下压过程中,接触到的每一层土体的抗剪应力得到释放。在压桩过程中,要保证预留桩孔和桩基下部的钢筋对准,上节桩基和下节桩基的接触面需要在5mm~10mm,然后再继续的进行压桩工作,直到预制桩的压桩满足设计要求。
3.2.2灌注桩
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首先需要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灌注桩的浇筑材料、设备等进行检查,对桩基础浇筑施工质量检验人员进行确定,对混凝土浇筑中的各项施工标准、施工方案等情况进行确定和审核,尤其是混凝土的配比、混凝土的搅拌情况等,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保证灌注桩的浇筑质量。
混凝土灌注桩在浇筑之前,需要对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的均匀性、塌落度等进行检验,如果混凝土的各项使用条件不达标,将无法应用在桩基础浇筑施工中,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二次搅拌之后,对各项性能参数进行再次检验,如果二次搅拌之后混凝土的各项参数还是没有达标,将不能将这些混凝土应用在桩基础施工中,以免为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留下安全隐患,影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
4.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要求
4.1桩身垂直度控制:在打桩过程中,如果桩身不垂直,会导致偏心受压而桩身断裂,且引起桩水平位置偏差加大,施工将采取如下措施,机台操作员按桩机竖直悬针调平桩机,指挥员参照两台经纬仪(架在桩身机相邻两个方向桩长2倍处)及垂球指挥调下桩身使偏差不超过0.5%,并随时接受检查,接桩时上下节桩中心线必须在同一铅垂线上。上下两节桩之间因制桩施工的允许误差而出现的间隙用垫铁填实、焊牢。
4.2焊接要求:桩要清除焊接范围的泥土等杂物,然后进行对称分段焊接,减小变形和残余应力。如有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焊缝应连续饱满。焊好后要清除焊渣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应补焊。
4.3现场标高控制:根据现场标高及±0.00的情况,静压桩机需配备送桩器才能满足设计标高要求,送桩器的侧面应标尺寸线,便于观察送桩深度。当桩被压入土层中一定深度或桩尖进入设计持力层一定深度后可以终止压桩。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施工过程中桩基工程施工属于隐蔽性工程,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对建筑工程上部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将造成极大的影响,当出现问题后也很难进行及时有效地维修。基于此,施工企业必须依据建筑工程具体的施工情况对桩型进行合理选择,同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锦来.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门窗.2014.
[2]张艳菊,王洋.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
[3]胡芝函.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及设计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
论文作者:唐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桩基础论文; 混凝土论文; 桩基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层论文; 荷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