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胃癌;出院;希望水平;生活质量
胃癌是一种身心疾病,这可能是由于疾病以及手术、放化疗等措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症状,担心癌症发生复发和转移,出院后缺乏专业的指导,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希望水平逐渐降低所致[1]。希望是一种心理能量,能够有效缓解风险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使个体从容面对压力。本文观察分析了延续性护理对胃癌患者出院后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本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胃癌患者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8例。其中,干预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61.52±8.0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46-84岁,平均年龄(61.61±8.6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出院后不进行干预,干预组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认知干预。根据出院前发放的健康教育手册,通过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方式,传授给患者胃癌的相关健康知识,包括诱发因素、治疗、出院后的饮食、运动、睡眠注意事项。向患者介绍抗癌食品,教导患者如何有效预防胃癌复发等,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②心理护理。借助个体交流的形式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态度诚恳,尊重患者。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感受,耐心倾听。教导患者如何宣泄感情,尽快适应出院后的生活。指导患者采用腹式呼吸和冥想的方法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采用尊严疗法对患者进行提高,如询问患者人生中的重要经历、生活中的重大成就、对家人和配偶的期望、生活中的宝贵经验等,帮助患者建立起自尊和对生活的希望水平。指导患者培养书法、音乐、棋艺等兴趣爱好,提高患者回归社会的积极性和对未来的希望水平。③社会支持。随访时告知家属尤其是患者的子女,应该多从生理上、心理上多关怀患者,多从道德、亲情的角度去帮助患者,多陪伴患者,让患者时刻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呵护。建立病友通讯录,帮助患者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定期(视情况
1个月召开1次)召开“胃友会”,介绍胃癌术后自我管理以及治疗的正性经验,让治疗时间长、自我护理能力较高的患者传授经验,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启发其正面、积极地评价自己,唤起患者对生活的勇气,提高希望水平。加强患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开导、分享抗病心得体会,减轻心理压力。“胃友会”上,由专家进行胃癌康复的专题讲解,告知患者癌症并不等于死亡,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复发和转移,接受疾病。
1.3观察指标
①采用 Herth 希望量表(HHI)对患者的希望水平进行调查,该量表共 3 个维度,包括采取的积极行为态度、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以及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的态度以及希望总体,总分12~48分。评分越高,表明希望水平越高。②通过生活质量量表(QOL)比较两组肺癌化疗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的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干预后希望水平评分比较 如表1所示,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希望水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干预后希望水平评分比较
3 讨论
胃癌患者经历了治疗过程的恐惧,身心上受到了不可估量的损害;胃癌本身就是由于慢性胃病史或受到精神创伤及饮食不规律所致,因此,心理精神因素在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2]。因此,在胃癌患者护理中应该注意采取提高患者希望水平的策略,激发患者对生活的希望,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延续性护理是医院护理的延续和扩展,主要是通过入户随访、电话、短信、邮件等形式进行,目的在于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护场所及同一健康照护场所受到不同水平的协作与连续性的照护,解决出院后的健康问题[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希望水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胃癌患者出院后的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萍,冯晓东.延续性护理对胃癌患者出院后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43-46.
[2]郭艳艳,樊向丽,亢君.延续性护理对胃癌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7,32(14):101-102.
[3]陈洁,王飞.微信式延续性护理对贲门癌患者院外希望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2):17-19.
论文作者:刘丽晶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患者论文; 胃癌论文; 水平论文; 延续性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