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的气象观测是获取气象资料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气象部门应及时更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加大培训力度,确保观测人员可以熟练掌握不断更新的业务理论知识以及测报新技术、新流程,提升整体队伍素质。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确保地面观测工作顺利开展,及时准确上传各类地面观测数据,从而提高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质量。
二、地面气象观测原理及方法
(1)地面观测原理:地面气象观测中获取的气象要素数据需要借助于观测仪器, 根据观测仪器传感器摆放的位置不同,可以将探测划分为直接探测和遥感探测两种。前者主要是将感应原件与被测物质之间进行直接接触,进而观测相应的气象要素,例如放置在空气中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对空气中的温度进行测量。后者则是根据声、光、电等信号在大气中传播过程中的性质变化,对大气中的气象要素值变化进行反演,例如透射能见度仪,就是根据传播过程广播的衰减幅度确定当时空气中的能见度。
(2)地面气象观测方法。观测方法、观测方式均与观测仪器之间有密切联系,相辅相成。随着观测方式的变化观测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观测仪器不同,观测方法和观测方式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仪器工作原理决定了采取的观测方法。 气压、气温、湿度等观测项目都有特定的观测方法,应根据观测项目量来选取相应的观测程序和流程。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观测方法的统一性问题着重进行了强调,同时还指出了气象台站在地面气象观测中应始终保持观测时间、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高度统一。
三、地面气象观测常见问题分析
(1)降水量不一致。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运行中,地面气象自动监控软件中对降水量的记录主要是“有:自动”,若在降雨天气出现的过程中,观测人员若发现分钟降水量和小时降水量不一致,也就是在自动监控软件中能够正常显示分钟降水量数据,却没有小时降水量,这个时候可以对小时降水量进行质控,否则会导致分钟与小时降水量累积出现不相等的情况,进而造成观测数据异常。若小时内的分钟降水量缺测,应该判断在该时间段内是否有降水天气,之后处理分钟降水数据。若该时间段内没有降水天气,可以直接将缺测符号清除,结合无降水量天气处理,并做好相关备注;若该时间段内有降水天气,可以选择气象自动站备份数据替代缺测的分钟给降水量数据。在观测中,为了确保正点时刻测报软件可以对气象要素进行正常采集和处理,禁止业务人员在正点时刻在计算机上进行其他操作。
(2)台站参数设置不准确。在影响地面气象观测准确性的因素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台站使用的观测仪器,如果仪器的参数设置不合理,会影响到地面气象观测的质量。这时,一旦自动观测系统出现故障,再由人工进行更改,就会出现数据的异常问题。很多台站使用的数据审核库由测报业务系统默认获取,这样就极易漏审台站出现的错误数据。要解决这个问题,每个台站最好制定符合本台站实际的数据审核规则库。
(3)温度表液柱中断。地面气象观测被动式感应器包括气压表、温度表和雨量器,其中温度表最常见的故障是温度表液柱的中断,解决这种难题常用的方法有手甩法、加热法、冷却法、撞击法等。手甩法由于用力大小难以掌控,一般不采用;加热法和冷却法受温度表形状及中断部位限制影响,且操作方法复杂,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因而也不宜采用;撞击法是台站应对温度表液柱中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此方法不受中断部位等影响,易操作,左手在操作中弥补了撞击时书本没有弹性的缺陷,起到了辅助保护作用,既安全又可靠,被成山头气象站观测员多次采用,均未出现失误。
(4)地面测报员新技术掌握不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台站不断投入应用新的气象观测新设备和技术,对地面测报业务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当前测报业务人员实际技能出现了很大冲突,业务人员在较短时间内不能熟练掌握新技术及新设备应用技巧,如果不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就很难适应地面测报改革调整后的业务工作。再加上基层台站地面测报业务人员较少,岗位竞争不严重,而且缺乏必要的岗位激励机制,业务人员普遍存在着敬业精神和积极向上心态的缺乏;而且,地面测报业务人员参与学习培训机会较少,缺乏专业技能水平,一部分年龄结构偏大测报人员对新知识、新理论和操作技能接受慢,反应能力差,常出现不规范操作错误,这种测报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现象直接影响着测报质量。
四、地面气象观测问题的处理对策探讨
(1)健全完善业务规章制度。为了减少地面气象观测中的问题,确保地面气象业务质量,应该健全完善业务规章制度。观测人员需要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地面气象观测值班任务,每日应该对当天的气象要素观测数据进行维护管理,按照测报规定实现日数据文件和相关文件的传输;此外,应积极落实好自动气象站气象要素数据文件的本地、异地备份和备份机数据的拷贝;还需要严格履行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规章制度,做好交接班工作,填写值班日记,认真校对观测记录,最大限度减少地面气象观测业务错情的出现概率,确保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
(2)做好观测仪器设备管理维护。观测人员应根据规范要求,定期对观测仪器进行清洁,将表面的灰尘、杂物清除干净;定期对自动站防雷装置性能进行检查,防止仪器设备遭受雷击;检查台站中的线缆能否正常运行,是否出现老化和破损;做好计算机、网络的检查和维护,做好电脑系统软件的杀毒和升级工作,为业务软件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3)加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学习。为了尽可能适应现代化气象测报业务的开展,观测人员应强化气象测报新知识以及新技术的学习与更新。当地气象局应按照本部门实际,加大气象观测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气象测报水平。观测人员自身在值班工作中也应及时总结经验,在碰到技术难题的时候均应第一时间请教他人,亦或上网学习对气象观测业务进行查找,逐渐完善自身不足,并且及时更新自身专业气象测报知识结构,促使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的顺利开展。
(4)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想要做好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养成自己良好的工作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接班前应对本班的天气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接班后有条理地完成本班的工作。每次观测结束后都要对刚才观测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一次回顾,在复杂天气即将出现前,要在纸上逐项写出出现复杂天气时需完成的工作,如降雨时给辐射表加盖、放酸雨桶,出现强降雨时注意雨量筒和蒸发取水、发重要天气报等,然后每完成一项打一个对号,保证所有工作没有疏漏;本班情况在值班日记中详细记录,这样几个习惯能够在测报工作中受益匪浅。
五、结语
总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是气象业务中的重要部分,在气象观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形势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不仅要结合现代科技发展特点,而且应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业务学习,从而更好地取得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技术上及业务上的双重突破,提高地面观测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军.气象自动观测站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2.
[2]李莉,梁涛,刘晓影.浅谈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J].农业与技术,2012.
[3]海花,樊丽坤,张英,史润琴.谈地面气象观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2.
[4]车征.基层台站地面气象观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J].北京农业,2013.
论文作者:陈小忠, 罗威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气象论文; 地面论文; 业务论文; 降水量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方法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