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区域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启示论文,规模经济论文,国际贸易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79(2003)03-0008-0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贸易地理格局中一个显著的现象是贸易区域化,表现为区域集团内贸易迅速扩张并日趋活跃。区域经济合作不仅在数量上增多,规模上扩大,而且有层次之分:最高层次的是国际区域贸易集团,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等;第二层次是次区域的合作,如东北亚经济圈内东北经济区与日本、韩国、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合作、边境经济合作区等;第三层次是国内地区之间的贸易合作。
贸易区域化在空间上表现为地理位置邻近的特点。地理邻近一般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区域化,地理邻近是区域化的必要条件。国际贸易组织是国际贸易区域化的表现形式。由于国际贸易区域化能产生区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并且能提高区域竞争力,进而获得有利的贸易区位,因此各洲区域和次区域集团获得蓬勃发展,跨区域、跨大洋的经济区域集团合作日益加强。
1 国际贸易区域化现象及特点
1.1 国际贸易区域化现象
国际贸易区域化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区域贸易集团。对世界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使一些长期奉行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开始谋求区域性的经济联合以壮大与外部世界抗衡的力量,从而在世界经济中出现了一种摩擦与协调、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化并存的现象,即区域经济一体化运动。二次大战后,以原苏联为主的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率先于1949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于1991年6月28日解体)。继此之后,西欧6国于1985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1960年以英国为首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1966年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建立“新澳自由贸易区”。1989年美加自由贸易区成立,很快又于1992年8月组成美、加、墨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中国家之间组成的一体化组织较多,如“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年)、“中美洲共同市场”(1960年)、“安第斯条约组织”(1969年)、“西非经济共同体”(1959年)、“中非关税经济联盟”(1964年)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世界上已有数十个各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1.2 国际贸易区域化的特点
从国际贸易的特点来看,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规模经济导致了世界贸易的绝大部分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进行,大部分贸易是产业内贸易,即相似产品的双向贸易,并且贸易的扩大其绝大部分是在没有大规模的资源重新配置或收入分配影响下形成的。与规模经济相适应,不同层次的区域组织的贸易也表现出上述特点。以国际贸易集团为例,表现为集团内贸易量的扩大和集团对外竞争力的提升。
1.2.1 集团内贸易
无论是哪一层次的一体化组织,建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实现集团内的贸易自由化,而这种自由化又是以对外部世界高筑贸易壁垒为条件来实现的。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集团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虽然各集团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贸易关系不可能完全断绝,但相对而言,世界贸易地理结构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高度凝聚的区域性板块结构[1]。区域贸易集团内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较大,特别是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美共同市场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等。以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来计,亚太经合组织最多时占72.1%(1996年),欧洲联盟在1995年最多,达62.4%,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1998年为最大比重,占51.7%。而且从1970年以来,这种高比例的结构变化不大。
表1 区域贸易集团内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
1.2.2 集团外贸易
从总量来看,作为一个贸易单位,区域贸易集团日益具有贸易竞争力,以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最为突出。如表2所示,1998年,亚太经合组织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5.3%,欧洲联盟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35.5%,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8.4%。东南亚国家联盟1970年以来增幅较大,并且1995年以后基本保持稳定(6.1%)
表2 区域贸易集团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
2 国际贸易区域化的理论解释
区域贸易集团是在世界经济中出现了一种摩擦与协调、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化并存的情况下产生的,除了具有世界贸易共有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特点外,还具有地理位置邻近、对内贸易合作、对外贸易竞争等特点。从上面分析可知,区域贸易集团的贸易竞争力强、集团内贸易量大等特点表明了其区域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可以这样认为,这种区域外部规模经济是一种“区域—产业外部经济”,即贸易是由行业规模经济(行业外部经济)和区域规模经济(区域外部经济)共同决定的[2]。集团内国家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导致产业分工的出现,形成新的产业地域体系,产业的地域体系会产生贸易的地域体系,国际贸易的世界格局实际上是产业体系地区化的产物。
2.1 贸易区域集团:邻近国家的贸易合作
传统的贸易理论一般不考虑由地理上的邻近程度、政治关系和经济政策决定的政治经济上的“距离”的影响,但在现实的世界贸易中,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起作用。正是如此,新经济地理理论中强调运输成本对贸易区位的影响[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运输费用的大小或运输距离的远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某一国在世界贸易中的贸易流向及其规模。因为在现实的世界贸易中存在着运输费用,并由此派生贸易商品。所以对于一国来说,它除了生产那些具有比较优势而能够出口的贸易商品外,还要生产那些由于运输费用的存在而抬高了世界价格的非贸易商品,以此来变相地“替代”理论上的进口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方国家的出口贸易流量规模。另一方面,对于一国来说,同一类贸易商品的进口来源国可能不止一个国家,所以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选择哪一个同类贸易商品的进口来源国,还要看地理上的和政治经济关系上的距离。如果某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传统的政治经济关系,而且在地理位置上距离较近,那么这一发展中国家对该发达国家的贸易流量规模,相对于不存在这种关系的国家就可能大得多。区域贸易集团内部的贸易特点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区域化是一个客观过程,除了地理邻近外,制度安排可以加速其发展,并且影响区域组织的紧密程度。但是如果客观基础不够,制度安排也只会有名无实,这也是当前不同程度区域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贸易区域化的动力:成员国对外部经济的获取
区域贸易集团化为集团内国家带来的各种积极效应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动力也是区域外部经济的体现,如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贸易扩大效应等。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主要用来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静态效应,实际上是衡量一体化集团取得成效的重要指标。贸易创造效应是指区域贸易集团化后,区域内成本高的产品会被其他成员国的低成本同类产品所代替,创造出过去所不可能发生的贸易;贸易转移效应是指区域贸易集团化建立后,内部自由贸易、对外保护贸易加强,这样就会在本来非成员国之间进行的贸易转移为成员国间的贸易;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综合作用下,必然会产生成员国之间贸易规模扩大的结果,也称为贸易扩大效应。
贸易创造有正效应和负效应之分。其正效应表现为节约了本国的生产资源,对伙伴国而言,扩大了出口市场,其结果之一是产生了规模经济效应;其负效应首先是表现为本国企业增加了竞争对手,挤占了部分市场,对本国企业发展不利。但从长远看来并非坏事。如衡量美洲自由贸易区给拉美国家产生的利益,实现贸易创造显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王晓德通过对已经运行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考察,认为美洲自由贸易区将会大大促进拉美国家的国际贸易发展,大规模地实现贸易创造效应[4]。
贸易转移经常强调的是其负效应,在传统理论中表现为生产成本上升,导致资源浪费,但其正效应却被忽视了。其正效应主要表现为成员国扩大了出口市场,也会产生规模收益作用。这一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轻视。因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工业,扩大出口,而贸易恰好使成员国将进口由外部世界转到成员国之间,这对于急需发展新兴工业的国家无疑于雪中送炭。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尽人意,但仍不放弃探索的原因之一。但贸易转移的得益往往不均衡,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成员国得益较大。如拉美自由贸易协会成员国中,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已建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属区内发达国家,得益较多,而其他成员国受益较少[5]。
2.3 贸易区位的形成:区域外部规模经济的体现
在不完全竞争的世界中,世界贸易既是由比较优势驱动的,也是由收益递增和外部经济驱动的。外部经济可能导致一国被“锁定”在某种不愿意的专业化生产模式之中,甚至可能导致该国因世界贸易而蒙受损失[6]。一国为了获取有利的贸易区位,必须克服它国的贸易壁垒,即便是发达国家也不易做到。区域贸易集团在这种意义上是一个贸易集群,是规模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体现。
如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构成对北美的挑战。美国清楚地认识到,统一大市场将使自己面临一系列的难题。此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已经遇到了来自日本和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的压力,不足以应付来自欧共体和日本的挑战,只有建立以自己为首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整体力量与其他一体化组织对抗,才可以保持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在这种形势下,美国认为将整个北美形成一个整体十分必要,北美自由贸易区也因此得以逐步形成。就美国和墨西哥而言,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三年较之成立前,美国从墨西哥的进口呈现较快的增长。但是,从墨西哥进口自由化部门快于非自由化部门。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三年,自由化和非自由化部门的进口同样增长较快[7]。
3 贸易区域化对中国的启示
国际贸易区域化问题一直受到关注。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的形成,经济学家及贸易理论家特别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世界区域贸易新格局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社会福利?二是区域主义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多边贸易的自由发展?这种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它与二战后传统的或者说是旧的区域主义观念(Old Regionalism)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多边的自由化更加完全;二是经济欠发达国家已经放弃了闭关自守、反对市场经济的做法,其政策也是尽量加入到多边贸易体系。宫占奎等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及经济一体化对各国产业区位选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8]。
国际贸易区域化的形成表明了外部规模经济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种外部规模经济是以区域产业聚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一个国家先行建立了区域—产业聚体,那么这个国家的企业就拥有区域-产业外部经济,而这种区域-产业外部经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其他国家市场进入的壁垒,这将使该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9]。
如前所述,由区域化产生的区域-产业聚体是有层次之分的。从世界范围来看,有两个层面的区域化形式,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是国家之间次区域的合作;从一国范围来看,主要是指国家内部地区之间的合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要把国际贸易和区际贸易融为一体,一方面要加强与国际贸易区域组织的合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内地区间的合作,以获取外部规模经济,进而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有利的贸易区位。
3.1 加强与亚太和东盟的贸易合作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有利于加强我国与这些国家的政治、外交和经贸关系,有利于实现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获得有利的贸易区位。
亚太经合组织是继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产生的又一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亚太地区一般是指太平洋沿岸各国和地区,包括北美洲濒临太平洋的国家、太平洋内岛国、大洋洲和亚洲东部各地区。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感到缺乏资金和技术,加入亚太显然对中国解决技术和资金来源,扩大对外贸易有利,因为中国对外贸易的70%以上和利用外资的70%左右来自亚太成员[10]。
东盟国家是我国西南省区的主要出口市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大大促进这些省区的出口,有利地配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邻近,发展经贸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双方长期以来形成的睦邻友好的政治关系,也为发展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国和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速,双方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和工农业产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很强,开展经贸合作的潜力巨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将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业已存在的合作关系,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竞争能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和东盟将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
3.2 加强次区域的合作
一种形式是地缘经济区,其形成的重要动因是规模经济[11]。它也称边境经济合作区,即中国沿边开放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的区域。它们的合作形成了区域规模经济,并形成产业分工,为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沿边开放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翼,自1992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边境经济合作区14个,包括黑河边境经济合作区、珲春经济合作区、满洲里经济合作区、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塔城边境经济合作区、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瑞丽边境经济合作区、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二连浩特边境经济合作区和绥芬河边境经济合作区等。
另外一种形式是次区域经济圈的合作。目前亚洲地区次区域经济圈大体有东北亚经济圈、黄渤海经济圈、海峡两岸经济圈、华南经济圈和欧亚大陆桥经济圈等。东北亚经济圈内应加强东北经济区与日本、韩国、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合作,引进日、韩先进技术和进口俄罗斯原料,在中国东北加工,再向日、韩出口精品、半成品和成品。华南经济圈内主要是大陆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与港、澳、台地区的工业品、资金和技术等的交流协作,形成一个以金融、贸易、科技、信息及产业分工为基础的广泛的合作领域。欧亚大陆桥经济圈合作是指中国的西北省区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西部地区及山西省沿着第二欧亚大陆桥,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至中亚、西亚、东欧和西欧,直到大西洋东海岸的荷兰鹿特丹港,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
3.3 加强国内邻近地区间的合作
区域之间的合作有利于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并且通过区间的分工加强专业化,促进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从而促进经济要素的流动和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瓦尔兹(Walz)的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的经济增长起因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所表现的持久的生产率增长。他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递增的生产与产品创新的区域集中[12]。
邻近地区的合作之所以重要,在于区域间的贸易优势并不来自于它们的产业区别以及由此引起的比较优势,而是来自于地区内部的产业分工和在此基础上的所能达到的规模经济的程度。区域合作能促进合理的地区产业分工并实现规模经济,提升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相应的利益。我国一些邻近地区的合作(或者说一体化)在政策、法规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些邻近地区为了局部利益,采取地方保护主义,阻碍要素的空间流动,形成资源的空间低效率配置,导致无法形成区域-产业聚体,当然也就不能产业区域外部规模经济。这对城市整合、区间产业区的建立乃至区间产业带的形成等方面均有许多负面影响。
收稿日期:2003-03-31; 修订日期:200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