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尹智韦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药物+阿司匹林+西洛他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期间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西洛他唑;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安全性

脑梗死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是近几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该病主要是因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脑动脉管腔狭窄,从而导致局部血栓所致。发病时,脑组织会出现缺血、缺氧或坏死的情况,如不及时治疗,将对患者大脑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也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均造成一定的负担。而进展性脑梗死是指患者发病后6 h,病情没得到控制并继续加重,有相关调查表示,该类患者占脑梗死患者总数的 40% 左右,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1]。本文观察分析了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42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49-81岁,平均年龄(63.28±6.5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63.36±6.68)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及分析。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脱水、溶栓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口服,初始剂量为每次300 mg,服用3 d后根据患者情况改为每次50~100 mg,每天1次,连续治疗14 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进行治疗,口服,每次100 mg,每天1次,连续治疗14 d。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善超过30%,凝血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NIHSS评分改善超过10%,但小于30%,凝血指标有所改善为有效;治疗后NIHSS评分改善程度低于10%,凝血指标无任何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ALT增高、皮疹以及头痛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得到的全部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并发症(%)来表示,率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即可以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如表2所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神经科的常见疾病,占所有脑血管患者的70%左右,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影响。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转变,老龄化社会程度的加重,导致该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脑梗死又分为完全性脑梗死、进展性脑梗死及可逆性脑梗死,均可以对患者脑组织造成严重损害,并使得患者出现比较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次主要围绕着进展性脑梗死进行研究,该类患者主要是因脑损伤加重所致,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致死率与致残率。阿司匹林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药物,该药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减少TXA 2的合成,从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2]。而西洛他唑是一种新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内磷酸二酯酶以及血小板的活性,起到改善血管平滑肌内环鳞腺苷及血小板浓度的作用。因此,两者联合,抗血小板效果明显加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缺血半暗带区的血液供应,加快了缺血的恢复速度[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期间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显宁,田小平.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6):1747-1749.

[2]何振龙.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3):76-77.

[3]代允义,张秀萍,孔羽,等.西洛他唑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2):212-213.217.

论文作者:尹智韦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尹智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