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与全球化--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_全球化论文

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与全球化--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_全球化论文

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全球化——纪念中国共产党建立八十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十周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正当全国各民族人民意气风发大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且积极对应全球化浪潮之际,迎来了中国共产党80周年大庆。借此机会追根溯源,探讨中共与现代化、全球化的关系,我想这是很有意义的宏观方面的重大问题。

一、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的历史作用与严重弊病

80年代最流行的词汇是“现代化”,90年代又增加了“全球化”。究竟“现代化”“全球化”的涵义是什么?两者是什么关系呢?“现代化”与“全球化”都是上个世纪从西方文字中翻译为中文的现代汉语词汇。它们都起源于英国或美国,随后才推广到东方,并且波及中国。

“现代化”作为动词(modemize)于1748年出现,作为名词(modemization)初见于1770年(注:见《牛津英语辞典》,伦敦1989年第2版,第949页。),都是英国人先开始使用。瓦特于1765-1769年间发明蒸汽机,这是现代第一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从此开始了蒸汽化的新时代。可见“现代化”是与新科技革命紧密相联的。“现代化”的首要内容是把古代个体分散手工劳动的农业社会变为现代社会化机器大生产的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但是现代化的涵义决不仅限于人类社会生产产业的变化,而是整个社会结构和面貌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巨变。“现代化”至少包括十个“化”的内容:即劳动社会化,国家工业化, 生产机械化,经济商品化,流通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法治化,人口城市化,大众知识化和思想自由化。即科技、经济、政治、文化、人际关系、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巨变。要达到上述这十个“化”,首先要依靠人的现代化,并且造就现代化的人。所以现代化归根究底是人的现代化,要使全社会人人都具有现代的思想观念、人文素质、工作技能和生活方式。这是需要好多世代才能圆满实现的长期历史任务和进程。

“全球化”作为动词和名词(globalize、globalization)都是到1944年才出现的(注:见《韦伯斯特新大学生辞典》,美国马萨诸塞州韦伯斯特出版公司1991年第9版,第521页。),先由美国人使用。也有辞书说是1959年甚至60年代才开始使用的(注:见《牛津英语辞典》,伦敦1989年第2版,第582页。)。“全球化”一词虽然比“现代化”大约晚形成了一百六七十年,但是这两化大体上却是一先一后几乎同步发展起来的。所谓全球化,依我理解就是把全球五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群在多方面紧密联系成一体的历史进程,也是把现代化的新成果全面推广、扩展到全球五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进程。可以说,现代化带动了全球化,全球化又引导了现代化。现代化是纵向时间的演变过程,全球化是横向空间的拓展过程。两者纵横交错,密切相关,彼此依存,互相促进。现代化达到十个“化”的目标,全球化的内容大体上也是包括十个方面:即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法治全球化(国际公法已愈益增多,国际私法已出现趋同之势),管理全球化,组织全球化(全球已有三万多非政府国际组织),文化全球化,思想观念全球化,人际交往全球化,国际关系全球化。现代化、全球化是人类文明的极大进步,它为消灭阶级对立和差别,消灭经济上剥削,消灭政治上压迫,消灭文化上蒙蔽,消灭繁重的劳动负担,一言以蔽之,为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创造了前提条件。全球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球一村,天下一家,世界一体,各民族逐步融合,国家的界限渐次消失,形成世界联合体,统一管理全球,各个地区高度自治。

现代化与全球化既然是一个世界历史进程,所以这两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迄今已经形成三次现代化、全球化的大浪潮。现代化与全球化都是起源于西欧,尤其是英国的工业化和产业革命。西欧在14-16世纪的封建社会末期就开始形成手工业的简单协作,进而发展到手工工场。到18世纪末实现蒸汽化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从此社会面貌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火车和轮船产业的出现加速了全球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总之,由英国带头,标志着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革命的蒸汽化,掀起了现代化与全球化的第一个浪潮。到19世纪末,由德国、美国带头,标志着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革命的电气化,掀起了现代化与全球化的第二个浪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美国带头的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革命的信息化,掀起了现代化与全球化的第三个浪潮。正是蒸汽化、电气化和信息化这三个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才把现代化、全球化推进到新水平。现代化、全球化才达到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第一个全球化浪潮使各大洲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系,第二个全球化浪潮进而冲击到众多次要国家和地区,第三个全球化浪潮(互联网、全球通电话等)更是冲击到了无远弗届的边缘角落。从现代化、全球化的三大浪潮可以明显看出,现代化、全球化的原动力是新科技革命,主动力是新生产力革命,而不是英、德、美等国家。可以说哪个国家能够带头发动新科技革命和新生产力革命,它就必定能够主导现代化和全球化。

这么说来,现代化、全球化难道与社会制度无关吗?难道没有姓“资”、姓“社”的区别吧?不,那是密切相关、大有区别的。科技发展的快慢与社会制度是密切相关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现代化、全球化的这三大浪潮都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掀起的,那是资本家阶级促成的,都是进一步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它们都是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主义全球化。古代手工业要变为现代化工业需要资本投资,增加设备,购买原料,雇佣工人。贫苦劳动者一无所有,只有手工业主能够筹资、斥资,把货币变为资本,用以雇佣廉价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进而剥削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使资本增值。这样从城市手工业主当中产生了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进而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商业资产阶级、金融资产阶级等等。资本家要扩展市场、占领市场,榨取更大利润,就要想方设法发展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于是就要求加速科技的研究与发明创造。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促进了工业革命。欧洲18世纪的技术革命还得益于16世纪以来哥白尼的天文学、牛顿的物理学等等的科学革命。而欧洲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又是由于有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和随后的启蒙运动。正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使人们的思想从中世纪宗教神权和君主专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人有了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才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才加速了科技革命。所以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是以思想自由化为起点,劳动社会化为核心,国家工业化为龙头,从而带动了全社会改天换地的大变化。现代化、全球化的三次大浪潮明显使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即16-18世纪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封建资本主义阶段,18世纪末蒸汽化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末电气化后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0世纪70年代信息化以来的资本主义又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全球化在历史上有巨大的进步作用,同时又造成了重大的灾难。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第2版,第274、277页。)其主要功绩是:促进了科技和生产力的大发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贵族阶级的统治;废除了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和文化专制主义;解放了长期被神权和君权禁锢的人们的思想,实现言论、出版等自由;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变人治为法治;采取三权分立、多党轮流执政的政治体制;通过市场提供人们需要的多样化的商品;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知识水平和消费水平,等等。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还给广大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其主要弊端是两个两极分化:即生产上大与小的两极分化,财富上贫与富的两极分化。生产过程越来越社会化,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了,而生产资料越来越归少数资本家阶级所垄断。由此派生出国内劳资两大阶级贫富两极分化和国际宗主国统治阶级与殖民地人民贫富两极分化。周期性经济危机、失业严重、政治倾轧、贪污腐败、侵略战争、暴力冲突、民族纠纷、种族歧视、社会犯罪、文化腐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尤其是战争现代化、犯罪现代化、环境污染全球化、艾滋病全球化等等给世界人民造成极大祸害。

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的利弊给人们提出了如何既继承其积极文明成果又克服其消极有害糟粕,开创一个崭新的世界,使现代化、全球化达到更高水平的大课题。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全球化的新试验和新前景

早在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第一次浪潮前后,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初期,即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和初级阶段初期,西欧先进人士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从1516年英国人托玛斯·莫尔出版《乌托邦》到1844年罗伯特·欧文发表《新道德世界》,这三百多年间有众多先驱提出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使社会生产更加发展、分配完全公平,人人生活美满的各种设计方案。这些先进人士不知道社会发展规律,想劝说资本家放弃剥削,被后人称为空想社会主义。其中有些先贤还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最初试验,结果都失败了。到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第一个浪潮和第二个浪潮之间,即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产生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首创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的科学因素,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主张无产阶级要由先进分子组成共产主义政党,开展阶级斗争,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政权,经过一个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逐步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生产力总量,全面克服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在阶级消灭、国家消亡之后,建立“自由人联合体”,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全球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英、法、德、美这些西欧北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胜利,然后带领帮助东欧和亚、非、拉、大洋洲各国进入世界大同,实现社会主义全球化。科学社会主义在19世纪最大的试验是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建立了72天的工人政权。巴黎公社的最大成就是首创了工人新世界,工人新国家。其最高成就主要有两条:国家领导人由公民直接普选产生并且随时可以罢免,其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水平。这是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老爷的两项有效措施。马克思、恩格斯原来以为蒸汽化发展到电气化,资本主义就注定要灭亡。看来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生命力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力估计不全,而对无产阶级的战斗力和工人政党的领导力又估计过高。

到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的第二个浪潮,即电气化浪潮兴起之后,资本主义的三种固有的矛盾: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宗主国资产阶级与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以及各国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都更加尖锐了。在现代化、全球化第二个浪潮中科学社会主义得到新发展,产生了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列宁指出,电气化已经使资本主义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即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它也是资本主义最高、最后阶段。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这时世界已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势力范围只有发动世界大战。战争必然引起革命。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无产阶级革命与殖民地民族解放革命必然使帝国主义葬身火海。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证实了列宁主义理论。1920年列宁指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注:《列宁选集》第4卷,第3版,第364页。),又说:“蒸汽时代是资产阶级的时代,电的时代是社会主义的时代”(注:《列宁全集》第38卷,第2版,第117页。)。即是说,列宁深信,在政权工农化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可能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地实现电气化。列宁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全球化的新路。其要点是在苏联先实现苏维埃政权工农化,资本国有化,社会电气化,国家工业化,农业合作化,经济计划化,工农知识化等等。鉴于苏联原是资本主义欠发达的国家,又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之下建设社会主义,所以列宁主张实行新经济政策,较长时期内允许发展一部分资本主义,同时要引进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充分吸取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成果,来逐步增强社会主义实力。对外还要帮助各国建立共产党,推动世界革命,使欧洲有更多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最终达到社会主义全球化。

正是在列宁号召下和俄共(布)援助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共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经过长期摸索,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本来直到15世纪,在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仍然属于世界第一。但是西欧从16世纪开始现代化、全球化进程后,中国显得越来越落后了。中国从明朝末叶起也有过几次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尝试。第一次是16-17世纪明末清初,第二次是19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革命后期,第三次是19世纪60-90年代同光新政、洋务运动,第四次是90年代维新运动和戊戌变法,第五次是辛亥革命前后,第六次是20世纪20年代国民革命。(注:我认为1949年以前,我国有八次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尝试。除了上述六次以外,还有第七次是在1927-1945年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战时期,第八次是在1946-1949年的解放战争时期。详见高放文集之二《社会主义在世界和中国》,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和1998年增订本《中国为什么走不通资本主义》一文。)中共就是在这时建立的。鉴于我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很少的落后国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中国不能急于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中国要首先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反动军阀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再逐步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球化之路。在这方面毛泽东有很多重要的独到的论述。早在1925年,他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一文中就明确指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注:《毛泽东文集》第1卷,1993年版,第21页。)即是说,革命是为了国家民族独立,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人民过富裕幸福生活,这也可以说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1927年他在土地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上的发言中又说:“现在关于解决土地问题的意义可再加三项:(一)废除封建制;(二)发展中国工业;(三)提高文化。”(注:《毛泽东文集》第1卷,1993年版,第391-394页。)这也是指明了中国未来实现作为现代化重要内容的工业化和知识化的前景。最精彩的是毛泽东于1936年7月、9月间在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涉及中国未来要善于吸取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成果,并且要积极参与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问题。他说:“中国的工农苏维埃政府要把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看作自己的朋友,请它们同我们合作。”“苏维埃政府欢迎外国资本的投资”,我们要把“大量外资用于大规模地发展生产事业,也只有自由的中国,由于生产性经济的广泛发展,才能够偿还这种外国投资的本金和利息”。“凡是为建设目的和用于建设的外债,我们都将认为是合法的。”“我们将承认用于建设铁路、电讯、无线电、航空或发展工业或农业、救济灾荒等等的借款。”“人民政府如果建立起来,外国借款和外国投资应就只有被用来发展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基本生产能力——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基础工业和引进科学的农业方法和农业组织。”“如果中国真正赢得了独立,外国人在中国的合法贸易权益将会有比过去更多的机会。四亿五千万人民的生产和消费能力不仅仅是中国人才会对它关心的事情,而且能吸引许多国家。我国几亿人民一旦真正得到解放,他们巨大的生产潜力一旦被解放出来,并被用于各个领域的创造性活动,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世界的文化水平。”(注:《毛泽东文集》第1卷,1993年版,第43页。)这不是十分清晰地展示了中国未来在世界现代化、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前景吗?1944年5月26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为陕甘宁地区工厂厂长及职工代表会议举行的招待会上的讲话中正式提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他坚决反对那种只会做抽象革命工作的空头革命家,强调“所有的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经济工作,其中许多人应该学习工业技术”,“学习使中国工业化的多种技术知识”(注:《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46-147页。)。1944年7月14日毛泽东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中进一步说明:“中国未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不可能建立在个体小农经济基础上”,“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因此,工业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只有工业社会才能是充分民主的社会。”(注:《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83-184页。)在这里他实际上谈到了现代化的工业化和民主化两大问题。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所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还讲到:“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以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注:《毛泽东选集》,1966年竖排本,第1081-1082页。)。这里所说的农业近代化就是现代化的意思。(注:欧洲人把历史分为古代史、中世纪史和现代史三大时期;中国没有中世纪史的说法,而是把历史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过去又以1919年五四运动作为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所以曾经把西方的现代化又译为近代化。现在史学界有人认为近代化指资本主义化、现代化指社会主义化,这种观点显然难以成立(参见《中国近代化历程学术研讨会述要》,《光明日报》1997年11月18日)。)到1949年建国前夕,毛泽东在3月5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现代化”的概念,指明新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任务。他说:中国还有大约90%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停顿在古代,“我们即将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谁要是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谁就要犯‘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注:《毛泽东选集》,1966年竖排本,第1432-1433页。)。3个多月后,即6月30日毛泽东在纪念中共28周年的雄文《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又语重心长地指出:“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注:《毛泽东选集》,1966年竖排本,第1482页。)1949年建国后,经过三年社会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年就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中共召开八大时,第一次把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写进党章的总纲:“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了社会生产力以巨大发展的无限前途。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注:《中国共产党党章汇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7页。)在毛泽东思想指引和毛主席亲自领导下,我国在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历史上有过八次走资本主义现代化之路的尝试,那大都是后发外生型、被动的现代化,由于内部封建主义势力和外部资本主义列强不允许,所以都未能成功。第九次却能在打倒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之后,变被动为主动,开创了内生型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朽功绩。

但是现在重新总结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当时在西方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封锁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能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有十几个国家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基本上都是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苏联当时是想把社会主义国家抱成一团,组成阵营,与西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峙和对抗,期待资本主义世界人民起来革命,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球化来取代资本主义现代化和全球化。实践证明,战后资本主义经过自我调整和改革,重新焕发出新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又带头掀起了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又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我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阶段,即社会化程度更高,社会主义因素在逐步增长的新阶段,这才是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则长期处于僵化、封闭状态,拒不进行改革和开放,权力过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越来越失去生机与活力。在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态势下,由于领导人推行错误的路线,终于导致苏联东欧一系列国家于1989-1991年发生剧变,共产党丧失政权,数十年社会主义新试验的成果被葬送了,社会又倒退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

如果说在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的第一个浪潮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第二个浪潮中形成了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话,那么在第三个浪潮中则涌现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总结了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已经取代了战争与革命而成为世界主题的新特点,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借鉴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书本和别国经验,一定要摆脱苏联模式,走中国式现代化新路,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鉴于中国原是经济落后国家,所以认定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始终要把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鉴于苏联模式没有重视商品化、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没有全面吸取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成果的教训,邓小平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还要健全法治;对外要认清:“现在的世界,人类进步一日千里,科学技术方面更是这样,落后一年,赶都难赶上。所以必须解决效率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80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要不然我们很难赶上世界的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9-280页。)以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国终于探索出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路,近2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新成就。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近十几年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旗帜,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对外开放,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江泽民同志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讲到我国如何对应全球化的问题。他说:“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31-32页。)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又明确表示了中国对全球化问题的态度。他提出四个重要观点:经济全球化是随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它使发达国家尽享“红利”的同时又使广大发展中国家饱受贫穷落后之苦,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平等、公平、双赢的全球化,我们在全球化中要努力趋利避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注:详见《人民日报》2000年9月8日。)这就是说,既然全球化是一种客观趋势,那就是不可抗拒的世界历史潮流,它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政策对应,既要参与全球化,从中得益,又要尽量减少全球化的祸害。总之,中国首先要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世界人民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主义样板,同时要联合各国政府和人民,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只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更多国家取得重大成就时,才有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全球化。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未来还会涌现现代化、全球化的第四个、第五个浪潮。只要我们能够加快全面的体制改革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正确地对应当代现代化、全球化的浪潮,坚定不移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就可能在未来现代化、全球化的更新的浪潮中起引导甚至主导作用。世界大同、全球一村的胜境一定会实现。我们要为这样光辉的前景而努力奋斗。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与全球化--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