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习军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桂果镇马场小学 551700
摘 要: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并且指导精选阅读材料,丰富精神涵养;更重要的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本文就如何创设语文学习氛围、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素质 语文情趣 氛围 涵养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被注重,所以交际用语应该从小培养,要从学生入学开始抓起,从语文开始学起。语文作为“百科之母”,可以算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学习好语文对于每个人尤其是每个青少年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一、注重教学方式,培养学习兴趣
当今社会的教学缺乏对学生细心培养的责任,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通过严谨的思想教育和多样式的教学形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注重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从而激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不再厌倦对语文的学习,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以往枯燥的教学手段不能将知识生动化、形象化,也不能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地呈现给学生。所以,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改革,教学中应加入录音、投影、录像等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
现代教学采用小化班教学,学生的一举一动教师都可以关注到,不会因为学生过多而照顾不周。教师也应促进学生间的学习交流,同学之间交流多了,间隙也会少些,学习效率自然会高。学生们集体观念意识强烈的班风会影响一个班级的总体成绩,一个班级学习氛围好,学习兴趣高,自然学生学很好。例如,开展课堂小辩论赛、角色扮演朗读等,都是有效提高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力的方法。这样既不会给小学生太大的压力,同时也加强了小学生语文素质的锻炼,从而达到了提高语文素质的效果。
二、指导学习方法,开发学生智力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素质,就要找准学习方法以开发学习智力。虽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理,但那只是盲目读书。在教学中不仅要采用泛读,还要要通读、精读、熟读等方法,以便将整篇文章读懂。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到妙趣横生、幽默风趣的作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现代教学阶段,教师的指导方法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从小学开始进入正式学习时,学生未必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学会了如何学习,所以教师应当不仅教学,还应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思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走正确的学习路线。
为提高小学语文素质,应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智力开发做起。缺失趣味的小学语文课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一点吸引力,而只能让学生的语文素质得不到提高。变换教学情境和学习方式,多学科实现拓展和整合,却不能丢弃语文最核心的任务——引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感悟到语文的妙处。
三、倡导优秀读物,丰富精神涵养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除了学习好课堂的范文以外,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一些优秀的课外阅读材料,在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拓展自己的思维。课堂式的教学是固定的教学模式,但学生的知识来源是多方面的。学生知识面较窄,有些作文就写不下去。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所以只能从书本上得到更开阔的视野。而选读哪些课外读物,怎样来读,教师起主导作用。要想让学生真正提高自我阅读能力,必须帮助学生选择多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乃至名著。
四、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紧密结合、学以致用,是指导学生们真正学会的重要标准,也是提高语文素质最重要的阶段。单单知道学习,在实际生活中不懂得运用书面上所学的知识,就如同书呆子一样。有人认为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学生听得很认真,考试成绩不错,就算是学会了,当这种学会知识学得很多时就算是博学了,那就错了。如果这样是学会了,那么还要实践做什么?其实这还不算真正学会,因为还没有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还没有达到会用的地步。完全学会知识应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学了就能用、就会用,否则学死知识,学后不会用,学了就有没任何意义!
五、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过去教师“满堂灌”的方法已不切实际,老师如若不讲究方式,不引导学生精读读物,不理论联系实际,就不可能达到提高小学语文素质的目的。只有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倡导学生多读、多写、多练、多参与,并且将培养会读、会写、能言善辩且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有用人才作为提高语文素质的基本目标,才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
语文素质培养从小学生抓起,从最初接受更多语文教育开始,不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兴趣,会有效促进语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春燕 建立小学班级语文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J].新课程(小学版),2012,(12),105-106。
[2]樊立有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J].科学导报,2013,(14),27-28。
[3]王玉林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营造艺术氛围[J].教育科研论坛,2009,(7),61-62。
论文作者:◆ 张习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1月总第10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4
标签: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素质论文; 小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4年1月总第10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