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的施工重点研究论文_汪宏

基于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的施工重点研究论文_汪宏

中以联科电子安装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5

摘要:本文着重从CORBA系统、SCADA系统和电力管理子系统三个方面对智能监控系统进行了概述,以此作为出发点,强调了智能监控系统建设的重要性,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施工;重点

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系统越来越多地用于建筑领域,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加快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在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中,一般应用于结合自动化、情报、安全、信息技术的智能监控系统,在保障人民生活和职业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智能化监控系统

在实际建筑施工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现阶段,从我国建筑施工的实际角度,应用了各种智能监控系统,但在施工中需要科学地协调各种硬件设备和子系统,以确保监控系统智能运行的稳定性。对此,本文以智能建筑监控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智能建筑监控系统的结构分析和设计研究,进一步明确其建设目标,确保施工单位以这样的方式完成施工任务。

1.1智能化监控系统的主要含义和内容

智能监控系统主要设计为通过将网络和控制技术相结合来实现系统监控和管理。应用网络技术是确保信息在全系统传播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资源共享设备之间传输数据。该控制技术是智能监控建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它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计算一定数量的控制,并使用d/a变换器将其转换为连接器,该变换器调节并控制了执行器的相关控制参数。

1.2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的主要结构

智能建筑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电气设备智能自动化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干线、设备、管理区域和子系统组成。设计阶段应考虑输电线路系统设计、信号传输、布线、设备安装、电气保护工具、开关设备、配线架等。电气设备智能监控系统包括建筑间照明系统、空调系统、供水和排水系统、防盗系统、电梯系统、消防系统等,旨在实现最大的合法性和设计协调。

2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的设计重点

2.1CORBA系统

CORBA系统是智能建筑监控系统设计的基本组成部分。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可以加强网络内外各种信息的有效连接,促进智能、自动化的楼宇监控方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CORBA中文名称是一种用于公共物品查询的代理架构。智能楼宇监控系统是根据CORBA设计的,按照“操作系统、硬件、网络布局-中间层”的顺序,根据智能楼宇监控系统的实际需要开发针对性的系统服务项目。因此,在建筑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建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共存的CORBA系统方案。建筑智能监控系统是核心,其下属分支机构涵盖消防预警系统、空调系统、电子设备监控系统、照明系统、供配电监控子系统、给排水监控子系统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2.2SCADA系统

SCADA系统拓扑是加强建筑用户之间链接的重要方法,用户可以在其中有效地共享建筑信息。SCADA系统由两个方面组成:数据收集和处理。一方面,数据采集主要通过测量点的配置和活动以及驱动控制进行;另一方面,数据处理主要包括省级数据转换、变量控制、劲爆处理和数据传输。SCADA系统使您能够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轻松控制通信线路、通信协议等,从而获得完成捕获所需的适当数据。如果子系统关闭,则必须通过其他协议和服务器提供CORBAtotal系统的接口和访问。这表明SCADA系统通过远程传输数据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从而改进了对建筑电气设备系统的全面实时监控。但是,为了减轻SCADA系统中央服务器的负载,您需要安装一个预处理设备来设置通信信号,同时考虑到系统软件、多点硬件监控功能和系统稳定性等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电能量管理子系统

点能量管理子系统是建筑物智能监控的重要方式。在建筑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有必要从负荷检测管理和节能控制两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通过电能管理子系统的优化设计,负载率不断提高,有效实现了节能目标。

3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施工重点分析

3.1施工前的设计准备工作

第一,设计人员对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监控系统的智能化特点,明确设计目标,有效选择原材料。如某智能型写字楼在进行设计时,由于其对安全环境具有非常高的要求,经过充分调察研究后,决定监控系统采用美国PELCO公司主机,其中高清晰度摄像机为PELCOCC3701、电梯轿箱占用半球机为PELCOCC1370,录像机为ST-DVRC-316的16路数字硬盘录像机等,从设备选用上充分满足建筑的功能性、经济性以及管理性等方面的要求。二是全面审查建筑现状,全面审查和修订设计,及时审查不符合现状的设计,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变化,确保施工与设计相一致。第三,监控系统的逻辑布局、标准和成本投资,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与其他管道冲突或超支,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正确位置设计。

3.2施工前的设备准备工作

施工前应检查相关设备,确保质量和数量符合施工的具体要求,有效避免影响工程质量、施工延误和施工成本增加。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检查施工中使用的工具、设备、装置等。

3.3施工前的人员准备工作

加强建设理论与技术的培养与强化,确保其具有专业的建设技术和丰富的建设理论,指导建设过程。为了确保设计者充分理解和理解设计图形,设计者可以定义和优化设计目标,设计者可以定义图形的关键内容,并防止在构建过程中出现设备、系统安装或安装错误,从而降低安装质量。

3.4施工中的质量监管工作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安装施工人员,保证施工质量,最好组织技术监督专业人员,现场监督施工人员,及时纠正发现的恶劣状况,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由于施工人员对标准作业、全设备的协调和改进有严格的要求,施工严格按照具体图纸要求进行,确保在施工质量保证的基础上顺利完成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3.5施工后的项目验收工作

施工完成后,所有项目应逐一验收,为了确保每个系统和功能正常运行,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在接受设计图纸和目标时,必须严格遵守、测试和测试这些图纸和目标,以确保系统完美运行。同时,还会检查在构建过程中容易隐藏的一些问题,以确保系统的持续时间和功能不会因安装问题而受到影响。

3.6施工人员的学习

在智能施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施工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较高的施工技术,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监控系统知识,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前掌握相关监控系统部署的理论知识,以便了解在构建之前,系统设计人员应熟悉设计图纸,以加深对设计图纸的了解,并避免由于系统安装错误而导致的设计延迟或系统安装质量问题。

4结语

智能建筑的特点就是利用建筑内的综合布线系统将与各种信息相关的楼宇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并从中对这些建筑与设备进行整体协调从而构成舒适的信息化空间,满足人们的对于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需求。本文主要通过对楼宇监控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设计等多方面的探讨分析,向人们阐释了监控系统在安装施工时的重点应该以总体设计方案为前提,发现并解决影响施工进程及质量的因素,加强施工整体控制,是整个施工工程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使智能化楼宇的建设更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智能监控系统覆盖面广,需要应用多种高新技术,建设单位应从准备工作、质量监控、工程验收等方面有效提高建筑智能监控系统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贾亮.楼宇智能化综合安防监控系统探究[J].科技风,2016,(19):48-49.

[2]刘宇辉.楼宇智能化系统网络融合性能剖析之视频监控[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3,(04):83-89.

论文作者:汪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基于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的施工重点研究论文_汪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