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制度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因素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46(2002)03-0028-05
创新的发生取决于多种因素,是一个系统发生的过程。制度作为创新活动的环境与条 件,对于创新能否发生、怎样发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制度是创新发生的重要因素 。
一
制度是依靠某种力量保证实施与确定人与物、人与人关系以及人在一定环境中行为的 各种规则,“制度包括人类用来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任何形式的制约”[1](P4);制度 是人的社会性存在的显著标志。人在社会交往的历史过程中,依据具体的经济、政治和 文化条件,形成与建立了包含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制度,用以规范人在社会生产与社会生 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与行为;制度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 域与方面。制度表达着权利关系:每种制度都外含或隐含着某种契约关系,规定着不同 主体承担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关系,提供着主体活动的激励与约束;制度指示出行为导 向:以习俗、律令等形式出现的制度提供了人的活动“应怎样”、“不应怎样”的规范 ,形成了保障社会生产与生活有效运行的人工秩序;制度本身就是某种信息,并且是确 定的信息:制度可以使交往程序化,减少人活动的信息费用与交易费用;制度是外在于 个体又内在于社会的:人无时不生活在有形或无形的制度之中,处于各种层次或范围的 制度空间中,自觉不自觉地遵循或反叛着现存的制度秩序;制度可以是外在的力量,又 可以内化为人的信念:人是在激励与约束的作用下逐步顺应制度的,同时制度包含的理 念又渗透于人的观念,制度作为一种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的思想与行为。制度作 为社会运行、协调与控制的手段,直接地参与和作用于人的活动及其结果。制度作为一 种传统,是依靠舆论与氛围的压力发挥作用的,经习惯化和社会化而规范着人的活动方 式与范围。制度作为一种律令,借助物质的力量、权力的力量发挥效用、产生强制力, 执行制度需要有相关的实体机构行使监督、强制的权利,实际地干预人的行为。
创新发生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在诱导创新的多种因素中,包括技术因素、制度因素和 观念因素。技术因素是创新的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 、生产与社会主体的发育状况、可支配的物力与财力等资源。技术因素又是创新的现实 基础,它因其状况、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它的某项进步扩散至社会成为创新 。技术因素是创新的生产力要素。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本身就包含着创新,生产力是创新 的基本力量,技术进步往往导致生产力的创新。技术因素是创新的资源空间,它提供了 创新可资利用的物质资源,资源的结构、状况与水平决定了创新可能达到的层次。制度 因素是创新的环境约束,制度对各种关系具有规范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诱导作用,制 度可以激励人的创新行为,也可以抑制人的创新行为。不仅非制度方面的创新要受到制 度制约,而且制度方面的创新也要受到自身状况的制约。观念因素是创新的思想条件, 包括社会心理、意识形态、知识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即现行文化对创新的肯定 程度或否定程度。意识形态也是制度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指导的,人的 观念既是现实世界的反映,又是历史传统的积淀,观念影响着人们敢不敢创新、愿意不 愿意创新。创新意味着风险,风险在不同心理素质的人那里会有不同的反应,敢冒风险 ,敢为天下先就是创新的必要条件。技术、制度和观念等因素都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 任何创新的诱发因素有主有次、有显有潜,但都不是单一的、惟一的因素作用的结果。 创新理论的线型模式仅把创新的多种来源简化为一种来源——技术推动或需求拉动,并 没有反映出创新发生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创新理论的相互作用模式则同时强调市场与技 术两者对创新成功的重要性,把创新过程看做是一个复杂的通讯渠道的网络,既有组织 内又有组织外的联系,是技术能力与市场需求在创新企业内部的汇合。而创新理论的整 合模式把创新作为研究发展、设计开发、生产等要素同时展开的平行过程,创新是在更 为宏观的层面上的活动,成为一种战略性的活动。技术、制度、观念等因素在创新的发 生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诸种因素的整合使创新得以实际地发生。技术因素不能脱离具 体的制度、文化条件而发动创新,“技术决定论”是片面的;制度因素不是一种抽象的 、任意的结构,它为创新提供的激励要以现存的技术条件为约束。制度不是万能的,“ 制度决定论”也是片面的;观念因素本身就是技术与制度因素的思想表现,并且随着两 者的变化而变化,仅仅用思想观念来解释创新是不符合历史的。
二
生产力的创新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制度; 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上层建筑环境中实现的,上层建筑表现为一定的政治制度与意识形 态制度。制度与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制度是创新的动力机制,对创新起着规范、引导 、激励等作用,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创新的发生与实现。创新是制度的产出,制度中 包含着创新发生的激素。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很多创新是制度内生的。不同的历史时 代建立了不同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制度,出现了不同的创新频率与规模,表现出有高有 低的创新数量与质量。在同一历史时代比较不同的经济体制,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 也有大有小。制度对于创新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制度是既定的关系,引导着人的活动方式及其创新取向 制度是人的各种社会关 系的表现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与历史继承性。已经确立的制度化的关系,对于后人来 说就是一种既定的关系。该种制度已经渗透于社会机体之中,成为社会运行的轨道与社 会秩序的规范,已经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支配制约着人的活动方式(包括思维方式)。制 度能够作为既定的关系发挥作用,是由于这种关系的内容已经成为人的外在与内心生活 的一部分,这种关系能够动用公共资源来保障自身不受到侵犯。人的活动总是在既定的 制度环境下进行的,人不能随意选择自己的社会关系。人的活动具有主动性,但“是在 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2]。人在活动之前 以及活动过程中,制度已经作为既定的关系规定与引导着人的活动方式。制度以不同形 式指示着人们“怎样才行”或“怎样不行”,同时也表明以什么样的方式活动才能使成 本较低、效益较高。制度作为既定的关系,本身就成为一种资源,人顺应这种制度就意 味着同时也在利用这种资源,获取制度资源带来的利益。因此,既定的关系在塑造着既 定的人的活动。创新是人的一种活动方式,有主动创新与被动创新之分、自发创新与自 觉创新之分、普遍创新与个别创新之分。在是否创新、在什么领域创新、以什么手段创 新的选择上,人要受到既定的制度关系制约,不能为所欲为。只有当有利于创新的各种 关系制度化、社会化时,创新才能成为主动的、自觉的、普遍的活动方式。
(二)制度是行为的框架,规定着人的活动空间及其创新可能 人只要是社会的存在物 ,就不能没有制度,并用制度来规范与协调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有形或无形的制度如同 一条条边界,限制着人的行为方向、活动路线,由此划定了人的活动空间。以习俗的形 式出现的制度是一种约定俗成,它成为道德律令,依靠伦理的力量来约束人的行为。以 条令的形式出现的制度具有强制性,它要求人们执行与服从,它以法律的、行政的、纪 律的力量来保证贯彻。人的活动无不处在种种制度之中,人的活动空间被种种制度所限 定,制度确定和限制了人的选择集合。在制度规定的空间内活动,人会受到鼓励,得到 保护,产生安全感,于是更加严格地遵循这种活动范围,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制度的权力 。试图越过制度规定的活动范围,就会受到惩戒,产生风险,强烈地感受到制度的约束 力。如果“越界”没有受到惩罚,或者受到惩罚的概率很低,“越界”便成为一种常规 ,说明这种制度的约束力已经严重削弱。制度规定人的活动空间的理想状态,即应当把 制度制定主体的利益与制度执行客体的利益统一起来,给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以充分的空间,使人的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向着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创新是 对活动空间有着特殊要求的行为,需要足够的制度支持:制度支持越多,创新的阻力与 摩擦就越小,创新的可能空间就越大。创新的活动空间是一种自由空间,是留待创新主 体开拓的未知与未行空间,制度给予创新的不是创新的内容,而是创新的权利。没有自 由的活动空间不可能是创新的空间。制度可以分担创新的风险,人们并不因为存在风险 而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为有分担风险的制度保证,这就扩大了创新的空间。
(三)制度是资源的导向,激励着人的活动效率及其创新频率 资源包括人力、物力、 财力等资源,资源的运动不是盲目无序的,而是服从于资源配置的体制。资源是既定的 ,但资源利用的效率、资源所创造的财富却是不定的。制度具有资源导向与转换的功能 ,资源运动在一定的制度体系中会形成各自的流向与效率。制度内含着一定的利益分配 规则,这种规则对人的活动起到激励作用,但激励是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当利益规则有 利于资源占有者的积极活动,从而使资源充分运用时,资源运动与资源转化财富的效率 就高;当利益规则不利于资源占有者的积极活动,资源就很容易闲置,资源运动与资源 转化财富的效率就低。制度的导向与转换作用直接影响着人的活动效率,因为人的活动 需要激励。最持久、有效、低价的外在激励来自于制度。制度可以使人勤奋、富于创造 性,也可以使人懒惰,趋于消极性。不同的制度产生不同的激励,因而也产出不同的效 率。创新是资源的新组合,当人在对资源进行新的组合时,就意味着受某种机制的驱使 ,表明某种机制在发挥作用。重组资源显然是有代价的,但人们宁愿付出代价也要创新 ,说明在现行体制下创新的收益大于代价。制度给创新提供的收益越大,收益兑现得越 快,创新的频度也就越快。“创新是给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动”[3](P31), 当制度变迁向着有利于创新的方向发展时,人的活动就会越来越多地投入通过创新生产 出更多财富的领域中去。
(四)制度是历史的创造,它改变着人的活动路径及其创新态势 制度是历史的存在。 历史在演变,制度也在随之变迁,没有永恒的制度,只有历史的制度。历史创造出新的 各种制度,也在扬弃陈旧的制度。制度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并为实践服务。当人的活动内 容发生变化、活动层次提高、活动的复杂性加大时,就会与原有的制度体系发生冲突; 如不变革制度,就会阻碍生产力与社会的正常发展。在历史的演进中总是包含着制度变 迁。制度变迁就是改变制度供给,为满足制度需求而增加制度供给。制度均衡,即制度 供给与需求相适应是相对的,它们总是处于适应与不适应的矛盾运动(非均衡状态)之中 。制度变迁改变了原有的规则,建立了新的规则,确立了新的信息、激励等机制。规则 与机制的改变导致人的活动发生了转向,扭转了原有的活动路径,人们遵循新的规则, 顺应新的机制,以不同的方式从事活动,产生了新的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创新在不同 的制度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态势,有创新的弱势与强势,有创新的慢与快节奏。制度变 迁在改变人的活动路径的同时,也改变了创新的态势。
三
制度是具体的、多样的,每种制度都能影响与规定人的行为,都能对人的行为产生作 用。创新是在宏观与微观、政治与经济、生产与生活领域发生的活动,凡是创新发生的 领域都存在着一个制度环境;制度以不同的功能满足着创新活动的需要。舒尔茨(T.W.S hultz)认为,为经济提供服务的制度包括:(1)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如货币,期货 市场);(2)用于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如合约,分成制,合作社 ,公司,保险,公共社会安全计划);(3)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之间联系的制度 (如财产,包括继承法,资历和劳动者的其他权力);(4)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 与分配的框架制度(如高速公路,飞机场,学校和农业试验站)。[4](P253)从制度的功 能角度分析,与创新相关的制度体系主要有:
(一)保障创新主体权利的制度 创新是主体的活动,无论创新主体是以个人还是以团 体形式出现,都有相应的权利要求。只有以制度形式明确界定并保障这种权利,才能使 主体创新有一个前提与起点。创新者首先要获得作为主体的权利,能够把创新的权力、 责任、利益集中于一身,有资格作出创新决策,并有能力为之负责。创新主体还要有允 许创新的制度保障,即允许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主体有权力改变现状,创造新的事物 、行为、关系与规则。人的活动是以一定的时间和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的,创新由于需要 新知识的准备、新信息的搜集、更多资源的积聚,所耗费的成本更高。如果创新的预期 收益大于成本,并且这种收益能够得到制度的保证,人们就会积极创新、乐于创新。一 定的制度安排可以起到保证履行契约的作用,保护创新的产权收益。创新是一部分人的 活动,创新会产生外部性,即为非创新者带来益处。为了避免因“免费搭车”而导致创 新动力衰减,需要优先发展一组提高发明和创新的私人收益率的产权制度,产权制提供 了更有效地利用生产要素的激励,并且把资源导向了发明和创新的活动。确立了创新的 产权制度,才能将创新的私人收益率提高到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水平,形成创新的激励机 制。诺思(Douglass C.North)和托马斯(Robert P.Thovnes)指出:“应当设计某种机制 使社会收益率和私人收益率近乎相等”,“如果私人成本超过了私人收益,个人通常不 会愿意去从事活动,虽然对社会来说可能有利”,“一项专为包括新思想、发明和创新 在内的知识所有权而制定的法律则可以提供更为经常的刺激”。[5](P3-4)如果没有知 识产权制度,创新可以毫无代价地被模仿,也不需要付给发明者或创新者任何报酬,看 上去破除了知识社会化的制度障碍,取消了使用成本,但同时也抑制了知识创新的源泉 ,减弱了向科研投资的动力,鼓励了知识生产的“搭便车”,最终导致了科学进步的效 率和科学应用的效益同时丧失。
(二)降低创新活动成本的制度 创新是主体在不同界面上与多种关系、组织、环境交 往的活动。创新的运行是否顺畅,取决于创新活动中摩擦系数的大小。如果创新资源更 多地损耗于制度因素的障碍或是无制度状态的困境,就会人为地降低创新活动的效率, 增大创新活动的成本,从而抑制创新的发生或增加创新失败的概率。创新要经历一个过 程,在不同环节要经过不同的制度区间。这就要求不同区间的制度相互吻合与协调,不 致于因制度的不一致而使创新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梗塞与中止。创新的过程性意味着创新 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周期。如果制度变换频繁,很容易使创新活动与制度环境的 “磨合期”加长,使创新活动难以适应环境,从而人为地加大了创新活动的成本。因此 ,降低创新活动的成本是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指标。降低创新活动的成本,就是 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降低创新活动的信息费用。信息是交易费用的核心要素,信息 费用越低,创新的活动成本也就越低。信息是创新资源的导向,信息搜集是创新活动的 前提。创新所需的信息,一是通过公共部门的信息供应制度免费向社会提供具有公益性 质的信息(如宏观经济的数据、最新的科技成就等)。这种信息要求及时、完整、准确, 能够使创新所需的信息同时为多个创新者分享,又不增加他们的信息费用。二是通过市 场机制和其他组织途径传播。如果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运行正常,市场价格就是传播信 息的灵敏、简洁、低价的制度;通过价格反映出的行情,引导着创新资源的流向。价格 是公开的、也是免费的信息。社会各个领域大都有自己的专业团体、社团组织,每个团 体、组织都有自己传播信息的媒介与方式,这种专业信息的传播制度对于分工条件下的 创新更为重要。三是依靠完善、有效的知识市场交易制度,使创新所需的一部分知识可 以通过合理的交换形式获得。不同的知识类型产生了不同的交易特征与交易方式,理论 知识以符号载体的形式进入市场,技术知识通常以专利或技术产品的形式进行交易,存 于人体内的特殊知识与技能则以劳动力使用权转移的方式传播。世界银行认为,人们获 取信息的方式以及激励他们搜集和获取信息的措施,受到社会组织形式的影响。法规、 社会习俗、体制和政府,都能决定人们获取多少信息以及信息的质量水平(即准确性和 完整性)。提高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主要有验证质量、确保履约、对体制建设 的政策支持等措施。在进行体制建设、解决质量验证和实施的过程中,政府发挥重要的 作用。[6](P72-79)
(三)培育创新文化氛围的制度 在创新文化较为发达的环境下,形成了创新的正反馈 机制。创新文化是创新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的总和,凝结为制度,制度是 文化的载体,又成为一种文化氛围。无论是习俗、行为准则、行为规范、法律以及人们 之间的成文不成文的契约,都诱导与改变着人们的创新选择。制度培育着创新文化与创 新精神,当制度文化允许与奖励创新、反对与惩罚保守僵化时,人的行为就趋向于选择 创新、克服保守。因此,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建设并不仅限于产权及其交易制度,还包含 制度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和各种形式。培育创新文化的氛围,可以在各项制度建 设中体现出来。在影响创新文化的制度中,意识形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新制度经济学 的代表诺思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个人行为的成本收益计算过于有限,未能抓住人们 在决策过程中的一些其他因素,个人效用函数比新古典理论体现的简单假定更加复杂。 意识形态是使个人和集团行为范式合乎理性的知识成果,作为一种世界观,个人用它与 外界协调、使决策过程简化。任何成功的意识形态都必须克服“免费搭车”问题,使人 们不再简单地按照个人对成本收益的算计来行动,使人们相信一种公正的制度只有通过 个人积极参加变革制度才能产生。[7](P47-55)意识形态能降低社会运行的费用,减少 强制执行法律的费用以及实施其他制度的费用。意识形态对于社会领域创新的激励作用 更为重要,因为社会创新需要众多群众的积极支持、自觉参与,甚至做出牺牲。在一定 的伦理道德准则的指引与规范下,会有更多的大众不计代价,不讲回报,身体力行,乐 于奉献,对创新的投入与热情超越个人得失的考虑。没有意识形态的帮助,任何具有社 会变革意义的创新都不可能成功。教育是对人的系统塑造,是一种对人的投资。推动创 新,首先要通过现代教育制度培养创新的人;教育给予人的不仅是从事创新的基本知识 与技能,而且塑造从事创新的必备素质,如创造精神、洞察力、风险意识等。教育培养 的不仅是推动创新的个别人物,而且是创新的社会基础与创新群体。教育对社会进步有 着重要作用,教育的方向、方式与方法也必须与创新社会的要求相适应。邓小平提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8](P35)这昭示了教育制度改革的三个 维度:面向现代化,即教育要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服务,跟踪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 培养适应现代化需要的人才;面向世界,即教育要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吸收人类一切 优秀的文化成果;面向未来,即教育要向未来开放,着眼于知识的发展与更新,不断创 新知识,推动社会创新。所以,“三个面向”的新型教育制度理念成为社会创新的伟大 基础性动力。
收稿日期:200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