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难点以及对策论文_姚鹏程

浅谈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难点以及对策论文_姚鹏程

盐城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东台分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 224000

摘要:电力工程的建设与使用,有效解决了居民的用电问题,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电力工程施工期间对相关技术的应用有着严苛的要求,一旦施工不当势必会影响到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因而,现阶段要做好电力工程施工工作,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有关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电力工程这一我国重点支柱产业在确保电力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事实表明,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不仅可有效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而且还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电力企业工作人员一定要强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逐步形成健全的施工体系,确实有效推进电力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1电力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

从运用技术的层面来说,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执行。具体如下:①停电作业。若工程相关设备以及杆塔带电,同时施工作业范围内或接触工具带电,那么要停止开展作业。如果停电线路和带电线路相交,增加了人员的安全风险,所以要断电同时需要接地线。开展10kV电力工程作业安全距离要达到1.0m;作业人员和带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控制为0.7m;实验工作人员和带电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控制为0.35m。实施停电作业时,严格按照工作票制度和负责人制度等,做好全面的检查,保障作业的安全性。②带电作业。若进行带电作业,那么要配置监护人,做好现场作业的监护。除此之外,施工作业人员要配置绝缘工具和绝缘装备;不可以接触带电设备时和地面接触;不可以同时接触多个带电设备;没有和带电设备脱离之前,不能和其他人员接触或者传递工具;穿戴的衣物必须干燥清洁。

2关于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

2.1施工技术交底不完善

事实表明,技术交底能否足够完善,对整个电力工程质量高低起着极大的影响。因而在实施电力工程技术交底时,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确保技术交底尽可能完善、并落实到实处。而在现阶段,某些技术人员在实施技术交底时,总是流于形式,内容空洞不具体,因而对电力工程施工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在拟定施工计划与施工线路时带来极大的不便,大大增加来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难度。显然,这对于整个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是极为不利的。

2.2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素养较低

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较低,技术水平不高,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其中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对工程利益的理解,在施工管理时不够严格,给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达标,会造成很多的问题,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采购不合理、所花费的资金太多甚至超过了施工方案规定的预算水平。这会在企业内部形成极差的风气和负面影响,同时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工程支出过大,也可能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3整体管理水平不高

企业管理者要意识到管理水平对于整个工程建设的意义,建立健全合理科学的管理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以较低的投入水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电力工程所包含的项目太多,所涉及到的技术太多,建设内容也越来越复杂,这给管理人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管理水平的发展提高,进而导致电力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都不尽人意,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引进新型的管理技术也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关于强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对策的探讨

3.1依据实际情况构建完备的施工方案

完备的施工方案需要充分的依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为此,在构建施工方案之前应当由专业人员深入施工场地充分了解地区情况,并作出明确精准的记录。而企业需要以此为依据完善施工流程,强化实际方案的应用程度。而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对于一些细小环节应当进行严格的要求,依照施工工序来开展项目内容,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同时也不可以一味压缩资金,而忽视了质量把控的重要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中融入了新的内容,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完善现有的施工方法,赋予施工内容更多的便捷度和精准性。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在进行电网施工时会切断周边电路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而站在施工人员的角度上来看,即便是在断电状态下开展作业,必须严格依照相应的要求来佩戴相应的安全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3.2强化责任制并建立起完善健全的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在实际生产中,一定要立足于电力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以此来规范和指导施工人员的各项工作开展,并不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通过这套规章制度,可让每位施工技术人员都清楚自身职责,并最大限度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范围,从而确保他们能够及时、高质量完成自身工作任务。由此可见,建立起一套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对于施工人员责任意识以及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3.3加强电力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

首先,企业可以在人才引进方面加大投入水平,通过高薪以及良好的待遇,吸引招聘那些不但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其次,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并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同时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积极进取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对那些学习态度不良好的进行批评教育,以得到有效的培训结果。最后,引进更为高端先进的新型管理设备,为管理人员提供周到的操作条件,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3.4优化施工流程

采用电力施工技术手段,实施管理工作,都必须要做好施工流程层面的把控。在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①规范工艺流程。施工前做好施工技术方案的检查,确保方案符合作业要求。通过合理规划,保证工程施工作业的质量和效率。②提高作业队伍的综合素质。结合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等,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能够掌握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做好技术应用的把控,实现对技术的有力把控。③增强程序的精简性。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能够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这需要以保证作业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合理进行程序的优化,保证程序具有精简性。除此之外,要结合作业需求,准备充足的材料,强化设备的管理,实现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有力把控。

3.5加大技术监督管理

实施技术应用管理工作,要贯彻落实全过程管理理念,强化对技术应用的监督和把控。从技术管理层面来说,采取分阶段管控措施,做好技术监督以及管理,保证电力工程整体作业的质量。检测技术应用质量和效果时,组织专业人员负责,围绕材料和施工工艺运用等,开展相应的检查,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力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和质量。通过优选施工材料,加大施工工艺运用全过程的质量把控,避免发生材料受潮或者工艺运用不当等问题,引发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等。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工程中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管理辦法,在实际进行电力工程施工时一定要重点显现出技术管理的实际含义以及重要之处,这可以进一步加强电力工程的技术,从而对电力工程的实际技术管理程度进一步提升,最大化的为电力工程整体的发展打好基础,为电力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青,王勇,宋文文.10kV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0):195+197.

[2]邹孟江.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分析[J].时代农机,2017,44(11):41.

论文作者:姚鹏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难点以及对策论文_姚鹏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