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公路施工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公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土地基技术是我国目前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施工技术,与公路的建成质量息息相关。软土地区的公路施工一直是我国建筑领域里的重点难点,因此怎样合理的设计与实施软基处理技术,是我国建筑行业应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软土地基技术的应用手段进行研究,完善软土地基技术使用过程中的不足,提高施工的完善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工程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软土地基问题;处理技术
1导言
目前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是公路建设主要运用技术,软土地基的建造水平不稳,会造成公路路面不均等的沉降,严重的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行业应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水平,解决软土地基技术中的不足,保证工程质量,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推动我国建筑水平的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
2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近年来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公路施工是我国主要的建筑项目,既方便了人们的日常交通运输活动,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人们需求的越来越多,公路的设计要求和建筑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软土地区的公路建筑项目不断增多,因此软基处理技术是我国道路施工的主要内容,为建设高质量的高级公路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我国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是一项较为复杂化的工程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难度较大,因此在实施软基处理技术时要细心谨慎,避免威胁到工程的建设质量。在建设过程中,要对实际施工的各个因素进行考察,如软土区的土质等因素,同时还应对施工地点提前进行勘探,地质水平、地理面貌、及土壤中的岩石成分等要素,都应该进行合理严密的探测。软土地区内部含有大量的水成分,容易对工程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地下的水成分及地表水的含量,也是需要提前调查的数据项目,以保证建筑项目实施的质量。其次,软土地基的材料必须经过仔细挑选。因为软土环境及土质相对复杂,施工过程中存在难度,不同项目及环境中的软体地基建设所需的材料也不相同,因此应根据建设工程的现状、环境、地质情况等要素,选择能满足实际建设需求的材料,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实用性。最后做好地基开挖工作时的防护工作,做好工程防水工作,避免雨水等进入地基结构内部,造成土地松软甚至塌方现象的出现,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
3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分析
随着当前我国公路系统覆盖面越来越广,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遇到较为恶劣的地质状况的频率越来越高,其中软土地基就是威胁较大的重要地质类型,比如杂填土、淤泥以及粘土等,都会对施工建设造成较大影响。切实解决软土地基问题便显得极为必要。软土地基指的是比较松软的土质区域,该类地基结构的强度相对较低,不具备较高的承载力,孔隙比往往比较高,几乎都大于1,甚至不少都大于1.5,含水量往往也比较大,这样就会对施工建设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易发生较为恶劣的问题事故。一般而言,软土地基的压缩系数约为0.5~1.5Mpa -1,最大可达到4.5Mpa -1。笔者结合现阶段公路工程项目中遇到的软土地基情况,经过分析,将具体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软土地基的自身强度较差,相应的,其抗变形能力也比较低,在面临外界振动或者是荷载影响时,很容易发生形变,造成地基结构失稳,进而影响到后续公路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设,耐久性也会受到影响。在具体应用中,软土地基还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不均匀沉降问题,不仅可能带来严重的车辙问题,还会出现裂缝等隐患。此外,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还易出现高含水量,并且自身的透水性并不理想,在后续施工应用中会导致较为明显的滑动危害,形变存在着严重的不可控性。这就需要公路工程项目予以高度重视,从含水量方面着手处理优化,解决一系列不良威胁。
4探究现有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
公路工程作业活动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原理在于:通过处理技术的应用,改变软土地基的特性,从而实现强化地基应用功能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换填垫层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换填垫层技术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处理技术在工程作业活动中的应用,具有造价成本低廉、作业工期短暂等优点。实际生产生活中,该项作业技术的处理原理在于:通过土壤换填,将含水量高的土壤更换为含水量较低且性能更加稳定的土壤,从而改变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和稳定性等特性。公路工程作业活动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该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对于解决软土地基带来的隐患有重要帮助,作业人员在对该项处理技术加以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内容:一是,作业人员应当首先对现有软土地基的物理属性、周边环境等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分析得到的数据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计划;二是,换填土壤的选择应当科学严谨,作业人员应当根据工程作业需求,在结合地基实际情况的情形下,科学合理的选择地基换填材料或地基换填土壤,如煤渣、卵石等作业材料;三是,作业人员应当合理控制地基换填密度,在换填作业活动开展过程中,作业人员应当借助人力或机械设备力量对换填材料及换填土壤进行相应程度的夯实及碾压,通过夯实及碾压作业活动的进行,控制地基换填密度,从而保障工程作业质量。
4.2注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注浆技术逐渐产生并得到相应的应用,该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对软土地基问题的处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实际生产生活中,该项作业技术的应用原理在于:作业人员通过注浆设备的应用,基于设备本身的高压作业原理,进行软土层浆体的注入活动,通过向软土地基中注入浆体,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作业人员应当注意以下技术要点:一是,注浆作业活动开展前,作业人员应事先通过钻孔设备实施钻孔作业,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钻孔处理,并尽可能延长孔洞深度,为浆体注入做好充分的准备;二是,注浆作业活动开展时,作业人员应当控制浆体注入的速度,确保浆体均匀的注入至软土地基中,通过浆体与地基相互之间的作业,实现良好的固结效果,从而很好的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4.3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现有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对于地基变形问题的处理有着极佳的效果。实际生产生活中,该项处理技术的作业流程及原理在于:作业人员通过冲击或震动等作业方式,进行软土地基打孔作业,打孔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将选用强度较高的填充材料进行相应的填充处理,从而在软土地基中形成直径大且密实性高的砂石桩,砂石桩和软土地基二者共同组成了较为坚固的工程地基结构,满足了公路工程作业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5结语
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常常会遇到软土地基,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处理,很容易造成后续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效果受损的情况,出现不均匀沉降或者开裂的问题,进而影响通行质量。因而要重视软土地基所带来的危害,在未来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要重点把握好对于软土地基的有效处理,结合施工现场条件以及最终施工效果进行详细分析,最终选择较为适宜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党荣,徐文.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交通世界,2017(29):71-72.
[2]袁贵普.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7(22):140.
[3]王传亮.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设计方法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17):237-238.
[4]任喜明,乔艳军.浅析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7,24(03):123.
论文作者:张玉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作业论文; 土地论文; 技术论文; 公路论文; 地基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该项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