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的农业整体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日子越来越近,传统的灌溉方法已经逐渐的不适用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标准。所以,应该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积极地推广和普及适用节水灌溉技术,这样不仅有利于农业水利系统的创新和进步,还能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应用
1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重要性阐述
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涵义看,工程的惠及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工程的指导方是当地农业管理部门及政府,工程的效益目标是保障农田用水及保护周边生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目标需求应与农田区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在对当地的农业主要作物类型、需水特点、生长状态和规律进行调研后,围绕当地区域水资源展开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工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水资源调取及利用为核心,节水灌溉技术则在农业用水节约及灌溉水源利用率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将两者进行结合,从宏观上看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从微观层面看,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农作物生长及农业产业灌溉的本身需求。在水资源出现短缺趋势的当下,农业用水资源的调节及利用是否高效,已成为衡量农业发展水平及配套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从长远角度看,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及最大制约因素是水资源。因而,站在农业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将节水灌溉充分运用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是缓解水资源短缺与使用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其次,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的客观需要。节水灌溉之所以更具效益属性,关键在于其节水特点的发挥。而以往采用的灌区灌井及地表水灌溉方式及技术同步伴随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外加不考虑实际情况而盲目使用年久失修的水渠进行大水漫灌等操作,既增大了农田区域地下水位上升的几率,又给农田土地的土壤参数指标造成了破坏,出现土地盐碱化等问题。受此影响,农田作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最后必然带来农业的减产。相应地,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大力采用节水灌溉理念及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业产业效益。
2我国现有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节水技术方法
2.1滴灌节水技术。滴灌节水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利用滴灌头将铺设在农田中的管道中运输的水以滴灌的方式对农田进行灌溉的主要方法。该滴灌技术设备主要包括滴灌头、水资源运输管道以及枢纽控制设备,通过滴灌的方式根据农田对水资源的需求进行灌溉,可有效节省水资源,以免因过度灌溉导致水资源浪费,并避免因过度灌溉出现农田作物淹死等情况。该灌溉方法具有周期短、灌溉时间长的特点,能够根据不同的种植作物进行滴灌速度和总量控制,一方面达到节水的主要目的,另一方面可有效提升农田肥料的肥效。
滴灌技术的优点有:滴灌主要适用于保护平地(如大棚藤架作物)、丘陵果树等作物。对于保护平地(如大棚藤架作物)主要采用内镶式滴灌管,而丘陵果树等作物主要采用压力补偿式滴灌管。滴灌技术的缺点有:对于压力补偿式滴灌管,虽然其相对于内镶式滴灌管增加了压力调节能力,但其投资相对增加,由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压力补偿式滴灌管道的造价有所降低,其正逐步替代内镶式滴灌管在将来成为主要的滴灌管材。
2.2喷灌节水技术。喷灌技术是指在灌溉过程中使用喷头等专用灌溉设备通过喷洒水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对农田进行灌溉。喷灌过程中,需要由专业人员针对农田面积、作物灌溉的特点,使用喷洒装置将水以喷洒形式,细化打散后进行灌溉,一方面利用该种技术达到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喷灌方式可提升灌溉的均匀性和全面性,弥补了传统灌溉方式中灌溉不均匀的缺陷。
喷灌的优势主要有:适用范围较广,在丘陵地区或是种植低矮作物的平原地区都可以采用喷灌方式。射程大、范围广,前期投资相对较低,灌溉设备简单。喷灌技术与其他节水灌溉技术相比,无论是在设备投资还是后期养护上,其资金花费都相对较少,对于生产获利相对困难的农业产业来说,低成本和低维护,无疑使得喷灌技术更具适用性。喷灌技术的缺点有:灌溉不够均匀,喷射过程中水流会受风力影响,导致水分出现一定的飘洒损失,喷头处承受较大压力,后期设备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加大了养护维修成本。
2.3微喷灌技术。微喷灌技术是利用特制的管道和灌水器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特定水分和养料传输到根部周围,进而保证灌溉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微喷灌技术的优点主要是灌水量较小,输水压力较大,灌溉精度高,可以很好的将水输送到农作物的根部周围,极大地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微喷灌技术的优点有:微喷灌的应用范围较广,是一种主要的节水灌溉方式。微喷灌的优点在于每小时出水流量小,射程近,喷洒均匀性好,可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微喷灌技术的缺点有:田间管网布置密度高,影响作物的种植,亩均投入较高。雾化喷头其射程比正常微喷头的射程还要小,致使其管网密度更高。
3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的具体措施
3.1完善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方法和制度。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种植人员一定要将灌溉技术的运用和后期管理工作重视起来,这对农作物的实际生茶情况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种植人员应该做好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方法和制度的完善以及改进工作,使得管理方法和制度对灌溉效果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3.2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暴雨、雷电、寒潮等恶劣天气都会对灌溉设施产生很大的影响和破坏,同时人为因素一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将每个人的责任落实到位,明确职责。使用分级管理的方法,将责任落实到工程所在范围内的人员居住点上。以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可以使用专业能力较高的水利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使得工程能够获得良好的管理,此外,还可以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当中去。
3.3根据环境条件使用合适的灌溉技术。不同地区的农作物受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出现有不同的生长状况,相应的水的需求量也会有所不同。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农田所在地区的地质水文和气候条件,使用合适的灌溉技术,保证技术的高效性和精准性。同时,遵循因地制宜的准则,清楚的掌握当地的土壤环境状况,合理的使用灌溉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田灌溉的稳步实施。比如在南方一些降雨比较多的地区,可以使用滴灌和喷灌的灌溉方法。
3.3优化灌溉量和灌溉时间。要想顺利实现节水灌溉的目标,不仅需要人们考虑其作业范围,还要仔细的考虑灌溉量和灌溉的时间。所以,在进行灌溉的时候,要提前对农作物的苗期、拔苗期等各个生长周期情况有一个非常清楚的了解,并且将每个生长周期的水蒸发量看成一个不变的量值,这样有助于人们确定合适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在实际的灌溉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主要是由水渗透与蒸发、土壤水下渗两种情况造成的。对其造成的水资源损失量进行计算,并且根据损失程度来适当的调整水量,建立科学合理的模型,找到农作物在每个生长周期的最佳灌溉量和灌溉时间,最大程度上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4建立节水灌溉网络系统。首先,当地政府需要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手段与当地农田水利工程智能系统相关联,利用远程连接、物联网网络技术、相应技术软件以及供电系统等组成完善的灌溉网络系统,并由政府出面,通过经费转移或社会筹资等方式购进完善的配套设备,提升灌溉系统水平的同时借助网络技术提升节水效率;其次,对系统网络进行细化,通过建立相应检测区、采集区和控制区对当地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科学监控与控制,借助监控设备对农田的墒情进行及时传输,并利用智能化手段对灌溉节水技术系统进行操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灌溉。第三,引进先进农业灌溉人才,并对其进行网络技术培训,要求所有人员必须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网络技术,确保所有人员能够充分运用灌溉节水监控控制平台及时做好农田灌溉工作,并配合当地农业工作,全面优化灌溉过程,充分做好节水工作,保证该平台运用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的稳定快速发展,事关国民经济发展走势。农业生产及种植涉及到大量水资源的利用,特别是随着农业种植范围的扩大,农业用水总量逐年攀升。为此,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重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农业用水与供水之间的矛盾。本文就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具体应用途径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梁小霞.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 (36):239.
[2]孙万海.探究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188.
[3]孙健,牛淑华,孙宇乐.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J].乡村科技,2018(35):125-126.
[4]王俊.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J].吉林农业,2018(24):67.
论文作者:张义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2
标签:农田论文; 技术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资源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