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市场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配置论文,高等教育论文,试论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招生由“双轨”到“并轨”,捐资助学,私立民办高校及其高收费等等,这些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实践领域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似乎都离不开一个钱字。高教领域的这些改革举措表明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日趋市场化。
现实存在的市场经济的实践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摸索的过程,这一思潮的逻辑演绎过程中还包含着一个前提,即高等教育资源就是市场中的商品。循着这一理论上的合理性,佐之以现实例证,似不难得出高等教育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可行性。但笔者认为,逻辑前提错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虽然在概念的表述上具有极强的市场性,市场手段也诚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藉以解决一定范围内的问题,但高等教育资源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商品。
“高等教育资源是不是商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具有市场性的问题”,将关系到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方法论。笔者拟从教育资源非商品这一角度,探析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市场性。
一、关于资源配置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既涉及市场经济作用的范围,又涉及教育、教育产品的性质。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作为分析的工具,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高等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之一,其性质属于准公共产品。第一,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既然是非义务普及教育,就不是同龄人都可受到的教育,在教育机会有限的条件下,一个人受教育就排除另一个人受教育的机会。第二,具有外部或社会效应。一个人受教育,其他人和全社会都可受益。当然其消费上的排他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由于义务教育,尤其高等教育成本较高,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政府还不可能对所有同龄人无偿提供,由此才产生了由收取学费和控制招生人数的“定量配给”而带来的排他性。
非义务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主要应由政府提供,提供的方式有:第一,教育机构由政府举办并通过财政拨款提供费用;第二,教育机构由私人或民间举办,政府资助,第三,教育机构由私人或民间举办,政府资助,同时向受教育者收取一定的学费作为成本补偿。
市场机制对非义务教育,尤其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主要不表现在学费上,即不是靠这种“教育价格”调节教育的供求,而是主要表现在招生数量、层次和专业结构及调整,乃至教学内容(课程)等,要考虑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这是因为这类教育的出口就是劳动力市场,学生毕业后要通过劳动力市场就业。当然劳动力市场需求不是教育机构决策的唯一根据,还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教育机构自身的条件。
二、关于商品与市场
商品经济社会中,不是所有劳动的交换都以商品买卖的形式和途径实现。任何社会中,人们以一定方式相互交换劳动是必需的。否则,社会不能存在,人类不能生存。商品经济社会劳动交换的基本方式,是借助价值、货币等手段,以平等和等价原则,通过商品的买卖实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劳动的交换,例如,一切属于社会义务和社会福利、救济性质的劳动,国家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劳动,一些文化艺术创作过程的劳动和科学研究劳动,尤其是教育劳动等等,仅仅是借助商品交换的形式,不是作为商品买卖进行和实现。这不仅是因为这类性质的劳动难以衡量、确定其价值和价格,并在市场上买卖,更重要的是与生产商品不同,不以获得利润为目的。即使这类性质的劳动可以商品化,作为社会代表的国家和政府也不允许作为商品买卖。如果把社会一切劳动交换都作为商品买卖,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社会的混乱。
市场不能直接配置资源,而是通过调节不同所有者的利益实现对资源配置作用的。市场需求从总体上反映资源的合理或比较合理的配置,但市场又有不可避免的盲目性,不可能必然使资源配置合理。因此,各国都要以各种手段进行“国家干预”。这已为人们熟知,无需赘述。我国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只能是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而不能人为地“把资源推向市场”,更不能认为市场调节必然会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三、高等教育的非商品性
教育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商品,教育资源是作为社会代表的国家和政府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可能条件配置与调节的。
1、教育与商品不同,不能出卖和购买。
商品,是为出卖获得利润而生产的物质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交换借助价值、货币等手段,遵循平等、等价原则,买方得到商品,卖方得到以与商品等价的货币(一般等价物),在实际的交换中,受市场供求的制约和影响,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与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并不一定一致,但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总体上是等价社会劳动的交换。
教育与商品不同,不能出卖和购买,任何国家的教育,也都不是为了出卖获得利润。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共同劳动的过程和结果,受教育者如果不付出劳动,教育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作用,也就没有教育。任何人只要有钱便可买到所需要的商品或享有服务,不需要与出卖商品者共同劳动。教育成果的载体是人,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学校和国家、政府,都不能把他们作为商品拿去出卖。
2、教育投资的性质与商品投资的性质不同。
所谓投资,本来含义是指资本的“投入”。但在实际的生活中,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扩张了,人们把所有的货币投入,都称为“投资”,把拥有的财物,以及能力、特长和资历等等称为“资本”。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非不可,但在解释社会问题中却不能如此。货币,并不一定是资本,只有资本所有者用来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时货币才成为资本。因此,资本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关系,“投资”也就有了“资本投资”与“非资本投资”之分。
商品投资是资本的投入,目的是得到利润。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过程,是资本所有者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过程,也就是资本增值过程。教育投资是非资本投入,国家投入教育的经费,是人、财、物的货币表现,不是为了获得利润,不是资本。教育既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也不存在谁占有谁创造的剩余价值,更谈不上使投资增值。
当代流行的人力资本理论,确有我们可以和应当学习、借鉴的,但它的基本观点则是与马克思主义不相容的。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及其投资对生产具有重大的作用的观点是正确的。但该理论把资本投资与非资本投资混为一谈,特别是把雇佣劳动者拥有的劳动能力等同于资本家拥有的资本,把所有人都说成是资本所有者则是不正确的。雇佣劳动者无偿占有他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得到的收入是出卖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利润,与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毫无共同之处!
3、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但不等于要作为商品买卖。
义务教育是作为社会代表的国家及其政府为全体公民提供的免费教育。义务和义务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非义务教育不等于国家没有任何义务为人们提供这种教育。恰恰相反,各国作为非义务教育的高等教育都是由国家投资的,至少主要是依靠国家投资的。社会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否则经济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能稳定和进步。这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必须作为国家及其政府的义务。高等教育之所以没有作为义务教育,是因为当今人类社会还没有发展到要求所有的人都必须受到高等教育,即使经济发达的国家也还没有这种条件,只能使部分人能得到这种权利。但这绝不是把高等教育作为商品买卖。
所谓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是相对而言,各国的义务教育有很大不同。义务教育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扩大的,并将继续逐步扩大。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提倡和争取高等教育大众化,其必然结果是使更多的人受到高等教育,不久的将来,很可能把高等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国家对受高等教育的人收取一定数量的学费,但这不是购买“高等教育商品”的费用,而是为了制约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运用的经济手段,也有弥补经费不足的意义和作用。人们都想受到高等教育,但国家不可能提供这样的条件,需求总是高于“供给”。如何解决?在商品经济社会条件下,最易为人接受和有效、也最为简便的方法和途径是运用经济手段,主要形式是收取学费,以使高等教育的供求相对平衡。
向受高等教育者收取一定数量的学费,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只是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施的具体政策。学费的多少不一,有的国家不收学费,还给大学生补助和补贴。我国当然可以收一定的学费,但不能说成是市场经济的必然,更不可作为商品买卖。
4、私人办的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商品性, 但也不是作为商品买卖,更不会导致整个社会的高等教育商品化。
私人办的高等教育,可以满足那些既有一定条件又有经济能力的人们的需要。任何商品经济社会总是会有贫富差别的,人们的经济能力不同,享有的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当然也不会一样。
从总体上说,除个别以至少数人外,绝大多数投资高等教育者,是为了服务社会,而不是仅仅追求利润。否则,他们就会把资金投到其他更具盈利性的领域和行业。(如果说现在一些人热衷私人办学,存在较高的收益率和回报的话,只能说明这一领域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和控制了。)既是私人办学,就要得到一定的收入,这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是完全合理的和应当的。私人办学的投资要得到一定收入,具有一定的商品性。但是,如前所说,具有商品性,不等同于商品化,同样不是作为商品买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教育工厂”时指出,仅仅是对于资本家来说是带来利润的生产劳动,但并没有因此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非商品买卖的关系,并且特别强调指出“这是微不足道的和完全可以不计的”!
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和原则
高等教育不是商品,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资源的配置,不可能是市场行为。如前所述,市场通过对人才的需求反映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并通过调节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场调节不可能使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必然合理。市场本身具有不可避免的盲目性,即使经济领域中局限也必须有国家干预,更不用说在高等教育领域中了。高等教育虽然也要讲求经济效益,但主要追求社会效益,并且是长远的社会效益。
另外,高等教育的周期长,作用滞后,并且是通过人与生产要素的结合发挥出来的。而人的作用的发挥又取决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并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人自身具有很大的适应需要的能力。这些都会影响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及其相应的资源的配置。
那么,高等教育资源究竟按什么方式和原则进行合理配置呢?首先,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问题,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并不能以理论抽象上的计划与市场之分简单地反映到实践之中。在承认现实中出现的新现象具有其市场性行为特征的同时,必须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仍应以计划调控作为基本的主导方式。其次,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须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的原则进行。
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资源的配置必须考虑社会各方面的因素。比如说,既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必须适应社会其他各方面的需要;既要考虑到数量,更必须考虑布局和结构等等;既要考虑全国总需求,也必须考虑地区、部门、行业,以及各民族的需求;既要考虑到需要,又必须从国家可能提供的条件出发……。同时还必须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情况,特别是科学技术等等的发展及时加以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总之,情况极其复杂。既不可能通过市场全面地反映和表现出来,更不可能由市场来调节发展和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