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宏达路桥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梅州 514000
摘要:当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其良好的性能,在公路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整体施工质量。本文对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原材料、施工各个阶段的监理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供相关工程施工参考。
引言
随着我国交通流量以及交通荷载的日益增加,对公路基层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公路基层的常见形式,对其施工监理控制展开探讨,确保公路基层的施工质量,保障公路的使用性能及耐久性,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本文进行了相关介绍。
1.原材料监理控制
1.1水泥
水泥是水稳碎石基层的主要原材料,属于胶结料范畴,作用为提供黏聚力和部分摩阻力,其质量好坏直接决定施工质量,应引起现场监理人员的重视。监理人员主要对以下4项技术指标进行控制:
(1)细度:采用负压筛法测定,以不大于10%为合格。
(2)凝结时间:包含初凝时间与终凝时间,均采用标准法测定,其中初凝时间以不小于45min为合格,而终凝时间则以不大于10h为合格。
(3)抗折强度:包含3d抗折强度与28d抗折强度,其中3d抗折强度以不小于2.5MPa为合格,28d抗折强度以不小于5.5MPa为合格。
(4)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相同,水泥抗压强度也分为3d抗压强度与28d抗压强度,其中3d抗压强度以不小于11MPa为合格,28d抗压强度以不小于32.5MPa为合格。
1.2粗集料
在水稳碎石混合料当中,集料主要起到骨架的作用,同时也是形成强度的主要来源,其质量也会对基层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水稳碎石基层和底基层的粗集料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在监理控制过程中应予以正确区分,如基层中集料颗粒粒径的最大值应控制在31.5mm以内,而在底基层中应控制在37.5mm以内;快速路与主干道等高等级公路基层的集料压碎值应不大于30%,底基层应不大于35%;其他普通道路基层的集料压碎值应不大于35%,底基层应不大于40%;基层、底基层集料有机质含量均以不大于2%为合格,硫酸盐含量均以不大于0.25%为合格,液限均以小于28%为合格,塑性指数要求在9以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细集料
在细集料方面,水稳碎石基层应使用洁净干燥、质地均匀且坚硬、有良好耐久性的混合砂,也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采用天然砂或机制砂,以中砂为宜,相同配比所用细集料细度模数实际变化范围应控制在0.3以内,否则必须分别进行堆放,同时在对配比当中的砂率进行有效调整之后才可以使用。与水稳碎石基层的粗集料相同,基层和底基层的细集料也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快速路与主干道等高等级公路基层的集料压碎值应不大于20%,底基层应不大于25%;其他普通道路基层的集料压碎值应不大于25%,底基层应不大于30%;基层、底基层集料含泥量应不小于1%,硫酸盐含量均以不大于0.5%为合格,液限均以小于28%为合格,塑性指数要求在9以内。
1.4水
水是充分混合粗、细集料和胶结料的重要介质,对水稳碎石基层而言,凡是洁净的人畜饮用水与淡水都可在配比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使用。如果现场监理人员对水质有疑问,则可对以下几项指标进行测定,检验结果合格后方可使用:
(1)水中硫酸盐含量应不超出0.0027mg/mm3;
(2)水中总含盐量应小于0.005mg/mm3;
(3)pH值不得在4.6以下;
(4)含有泥浆、有毒有害物质和油污的水不得使用。
2.施工各个阶段的监理控制
2.1严格控制装料与运输时间
水稳碎石的混合料集中在拌和站,完成搅拌以后采用自卸车辆及时运输到施工现场,混合料的搅拌必须保证其均匀性。由于水稳碎石混合料必须在水泥初凝之前完成摊铺与碾压,所以应按照实验室给出的时间指标,对装料及运输的时间进行严格把控,凡超出规定期限进场的混合料一律不予接收和使用。此外,施工前监理过程中,若检查发现拌和站距离施工现场较远,则不得批准,责令及时整改。
2.2严格控制摊铺和碾压质量
应采用摊铺机将进场的混合料铺筑至经验收合格的公路下承层,摊铺厚度的确定需严格参考松铺系数,松铺系数和设计厚度的乘积即为实际摊铺厚度。在实际施工中,若摊铺厚度较大,为了确保混合料密实度,应采取分层法摊铺。摊铺施工完成后应先使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稳压,其遍数一般为1~3遍,通过稳压使基层处于稳定的状态,避免后续振压使混合料堆挤产生翻浪等现象;稳压后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振压;振压之后关闭振动器进行静压,以压实表面上被振松的部分;最后采用轮胎压路机进行收光,消除轮迹和裂纹。除以上监理控制内容外,还需检查施工单位是否配置足够施工机具设备,检查施工是否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检查施工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质量是否合格。
2.3水稳碎石基层养生监理
在混合料完成碾压且检查验证达到密实状态以后,施工人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养生。养生过程中督促施工人员定期洒水,确保混合料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的状态,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覆盖薄膜等材料保湿;施工单位应在养生期间积极做好成品保护,避免车辆通行和人员走动造成破坏;在合理洒水润湿的同时尽早进行防水层施工。
此外,如果摊铺分为两层进行,则需在下层依次完成摊铺、碾压和养护,且具有一定承载能力之后再对上层进行摊铺。
3.裂缝防治措施
实践表明,对水稳碎石基层而言,其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早期损坏形式为裂缝,一般早期形成的裂缝较小,不容易被发现,而在一段时间以后,裂缝将加速发展,形成会对基层寿命及性能造成影响的病害。因此,施工监理必须重视裂缝防治工作,积极采取以下裂缝防治措施。
(1)协助施工单位进行理论计算与实验分析,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水泥用量及标号。
(2)开展并做好集料的质量监督工作,确保施工所用集料可以满足连续级配要求,以此尽可能减小孔隙。
(3)严格控制含水量,碾压应在达到最佳含水量时进行。
(4)督促施工人员重视养生,加强养生管理。
(5)必要时可采取设置伸缩缝的方式避免裂缝产生,实践表明,合理设置伸缩缝是防止裂缝产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施工中应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公路强度,提高行车舒适性及安全性。在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相关监理工作人员要重视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监理控制,把好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关卡,严格做好各个施工阶段的监理控制工作,从而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与质量控制[J].王元龙.四川水泥.2015(02)
[2]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侯云涛.交通世界.2016(31)
论文作者:谢梓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基层论文; 碎石论文; 水泥论文; 合格论文; 裂缝论文; 抗压强度论文; 公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