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崔秀华 王红梅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崔秀华 王红梅

山东肥城矿业中心医院 崔秀华 王红梅摘要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4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2),对照组以常规的护理办法,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并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满意度,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DS、SA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从而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妇产科;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吗]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5-WJK

随着女性饮食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妇产科疾病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多,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且在治疗时,相比男性患者而言,女性患者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心理上产生一系列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1]。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性化护理主要是秉承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以患者为工作重心,给予其个性化的护理,让患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感受到关心与尊重[2],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本研究旨在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妇产科自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患者64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2)。对照组年龄21~59岁,平均(35±3.2)岁。研究组年龄20~61岁,平均(34±5.5)岁。2组间上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医疗护理,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尊重患者知情权: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尊重病人对护理方式方法的选择,让病人对具体的护理方式及护理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使病人积极参与到治疗与护理中去。

(2)保护病人隐私:妇产科很多护理操作会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使患者感到害羞、为难。因此,每一项工作展开前必须得到患者的同意,并且注意环境的隐蔽性。

(3)加强健康宣教:尽可能解答患者存在的疑惑,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配合度。

(4)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要保持住院环境干净、清洁,可通过摆设花草为患者营造舒适的住院氛围。

(5)心理护理:妇产科患者很特殊,在做好患者心理疏导的同时,应争取家庭成员的配合,尤其对于孕产妇而言,家人的关心与配合,更有利于消除产后抑郁症等[3]。

(6)及时有效的调查随访:患者出院后可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随访,及时记录并解决患者的问题,做好康复指导。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判定

(1)应用SDS、SAS量表,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满意度。(2)SDS、SAS量表,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抑郁/焦虑,60-69分为中度抑郁/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焦虑。(3)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x±s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SDS、SAS得分

治疗前2组SDS、SAS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2组治疗前后SDS、SAS得分(x±s)

组别 SDS SA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n=32) 63.70±1.56 37.42±4.64 62.82±2.77 42.98±3.85 对照组(n=32) 63.35±3.76 51.75±3.53 62.58±4.02 52.56±4.52 2.2 2组满意度对比

调查2组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如表2。

表2 2组满意度对比(n,%)

组别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n=32) 11 16 5 84.38 研究组(n=32) 24 7 1 96.88 2.3 应用效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DS、SA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因妇科疾病较为特殊,其发病位置多为女性隐私处,往往给患者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压力,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该类疾病的特殊性,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采取有效而合理的人性化护理干预,从患者心理和身体的实际需求出发,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和疾病预防、饮食调控、康复锻炼等方面的指导,尊重他们的意愿,提供人性化服务,这也是人文关怀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体现[4]。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研究组SDS、SAS得分(37.42±4.64)、(42.98±3.85)显著低于对照组(51.75±3.53)、(52.56±4.52)(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84.38%(P<0.05)。

综上,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从而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化护患关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再娜甫·阿布拉吉.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301+303.

[2]周慧欣,周敏俊.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探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20+23.

[3]代红英.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探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4):689-690.

[4]解东丽.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06):53-54.

论文作者:崔秀华 王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  ;  ;  ;  ;  ;  ;  ;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崔秀华 王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