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怎么坚持”——邓小平坚持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是怎么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共产党在诞生至今的80多年期间,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和实践密切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先后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把马克思主义提升到了它们所处时代的新高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邓小平理论最为重要的意义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处于困境的条件下,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坚持了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用新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所开创和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用铁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与生命力。
在“十月革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后,社会主义就从前人书本上的东西变为事实。但是,自那以后,怎样坚持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就严峻地摆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社会主义者面前。创建社会主义制度固然不易,但实践表明,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尤其不易。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人与领导者,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都未能很好地解决好这个问题。毛泽东逝世之后,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个历史重任落到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的肩上。邓小平做为一个注重实际,而又极富实践经验的领导人,不仅强调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的重要性,而且充分认识和估计到坚持社会主义的艰巨性与复杂性。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多次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但“问题是怎么坚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页)为此,在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对于“怎么坚持”社会主义这个关键性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我们国家今天继续前进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这表明邓小平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索是成功的。在新的世纪之初,科学地总结邓小平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于“怎么坚持”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所做探索的成果,这对于我们党在21世纪领导全国人民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无疑是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
坚持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由于前人所处时代的局限,或者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潮的不良影响,在理论和实践上被搞得十分混乱。结果如理论界所说的那样,把一些本来属于社会主义的东西当做资本主义的东西抛弃了,而一些非社会主义的东西却当成社会主义的东西千方百计的予以坚持。对于这种状况,邓小平尖锐地指出,社会主义有真假之分,由此坚持社会主义,也有一个真坚持和假坚持的问题。邓小平曾严厉批评说:“四人帮”所搞的那一套,实际是“那种以为极左面目出现的主张普遍贫穷的假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5)因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也就是找到真正的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与过去一切主张坚持社会主义的人们之间的重要的不同之处。
1985年4月,邓小平同外宾谈话时曾说,社会主义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有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为了搞清楚这个被“四人帮”搞得十分混乱的复杂问题,邓小平提出首先要解放思想。“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2页)这是因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方法,才能破除那些有关社会主义的不符合实际的传统观念,特别是“四人帮”那一套假社会主义的东西。其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在邓小平看来,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既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书本上寻找理论依据,更要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寻找答案和方法。例如,邓小平确认,社会主义必须注意发展生产力,加快生产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他对于社会主义的这种认识,一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他在批判“四人帮”的“宁肯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理论时曾说:“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主义要优于资本主义,它的生产发展应该高于资本主义。”(同上书,第312页)二是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1980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根据我们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这是因为“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同上书,第314页)邓小平这种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原则与方法,无疑是科学的,它的结论也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和信服。
邓小平在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时,实际上还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观,也就是优越性社会主义观。有这种科学的社会主义观为指导,就使我们所要坚持的社会主义同“四人帮”的假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
所谓“优越性社会主义观”,是邓小平认识和规定社会主义的新的观念、方法和原则。它是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以优越性做为认识、评价、判断和规定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准,把优越性做为搞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即最终目标。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它把优越性等同于社会主义。在邓小平看来,当我们正确而全面地认识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及怎样体现出来,也就弄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
关于优越性社会主义观,在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有一系列精辟的论述。早在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直接谈到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他强调说:“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同上书,第130页)这次讲话,奠定了邓小平“优越性社会主义观”的基础。这就是“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否则,“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这是说,社会主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它具有资本主义所没有的优越性,也就是它能促进生产力更快地发展,使广大劳动群众脱贫致富。正是基本这种看法,因而在邓小平看来,如果不能表现优越性的话,那么,这种社会主义就没有价值,人们也就没有必要搞社会主义。由于邓小平十分看重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生存的价值和依据所在,因此,邓小平断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否则社会主义有什么优越性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页)不难理解,邓小平之所以能够言人所未言,振聋发聩地断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因为没有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而这又是由于他超越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的束缚,以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即优越性社会主义观为指导来观察、判断社会主义,否则是决不能得出这一结论来的。邓小平还说过这么一段有名的话,“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因为到那时,“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同上书,第225页)这更清楚表明,邓小平的确是持优越性社会主义观。
人们长时期信奉的传统的社会主义观是片面、简单地只是从前人书本上所设想的某种经济体制,或者说经济模式的角度去认识、规定和判断社会主义。如把计划经济体制等同于社会主义,或把国家的所有制等同于社会主义。这是“唯制度社会主义观”。它实际是把建立某种制度本身视为搞社会主义的目的,而不问这种制度安排是否体现了社会主义应有的优越性,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国家在改革前一切经济活动都要纳入高度集权的统一计划,并且搞“穷过渡”,把集体企业尽可能提升为国有企业,都是以这种唯制度社会主义观为指导的。它是“左”的思潮的重要根源。但是邓小平与此不同,不仅仅着眼于公有化的程度,而且同时注意从是否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能否使广大群众脱贫致富这个角度来认识、判断社会主义。这正是由于他率先彻底抛弃了这种错误的社会主义观的缘故。社会主义观的转变,这是一种根本的转变。只有当我们了解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才能透彻地理解他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深刻地认识他之所以能够做出这一崭新论断的根本原因。邓小平的优越性社会主义观,毫无疑义是科学的。因为它既在理论上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在实践上符合广大劳动群众的愿望,代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社会主义如果长期不能表现其优越性,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真诚的支持与拥护。
由于邓小平是以这种科学的社会主义观为指导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因此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时,得出了崭新的结论,给社会主义做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1986年12月,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给社会主义下了这样的“定义”:“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同上书,第195页)这是邓小平给社会主义下的唯一的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显然,这个定义与过去传统的社会主义“定义”有着重大的区别。过去人们给社会主义下的“定义”,或者提出的“社会主义公式”,往往是公有制加按劳分配。但这个“定义”却包括生产力、公有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方法和共同富裕目的。邓小平曾经多次说过,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从内容来说,这个“定义”所规定的社会主义的组成要素,主要内容包括有任务、制度、建设方法和最终目的4个方面。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邓小平要把发展生产力,一些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也直接包括在社会主义的“定义”中,做为它的内容。这就只能用他的优越性的社会主义观来解释了。由于邓小平在一定意义上把优越性等同于社会主义;认为如果没有优越性,就没有社会主义;或者那还只是“事实上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因此,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定义的内容,必定要包括优越性及其体现的条件与方法。他的这个社会主义的定义,正是包括这方面的内容。邓小平曾经说过:“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共同富裕。”(同上书,第364页)发展生产力既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的优越性之一,又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最大优越性”的物质条件;而公有制则是消灭剥削,从根本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条件,至于“让一些人先富起来”,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方法。邓小平曾经明确指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大家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同上书,第23页)所以说,我们若是站在优越性社会主义观的立场上,就不难理解邓小平的这个社会主义“定义”的内容了。
二
由于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以崭新的优越性社会主义观为指导,因此他不仅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而且还提出了真坚持和假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标准,弄清楚了坚持社会主义的内容和要求,并找到和确定了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
在极“左”思潮盛行的年代,“四人帮”曾经叫嚷他们所鼓吹的那一套理论及其做法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邓小平以优越性社会主义观为指导严厉地批判了“四人帮”的谬论及其错误做法,断言他们不是真正坚持,而是假坚持社会主义,实际在葬送社会主义。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对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予以高度评价。他说这个文件写得好,“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同上书,第91页)“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不是说四个坚持吗?这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否则是‘四人帮’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同上书,第91页)这段话内容十分丰富,含义深刻。但是,要想准确、透彻地理解它,必须以邓小平的优越性社会主义观为指导。既然邓小平的优越性社会主义观认为,在一定意义,优越性就等于社会主义,那么,由此也就决定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的标准、要求和含义就应当是实行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具体做法。邓小平之所以肯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所有制改革的决定》说了一些“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并且断言“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这是真正的坚持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因为在他看来,这些新的理论和实践,也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理论,实行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实践,如农业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及让一部人先富起来这个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办法”等政策,正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以体现的条件与方法。因为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如果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要理论上不讲“新话”,不进行发展,在实践上不敢于并善于根据新情况采取新的政策与做法,其结果势必仍然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是把“四人帮”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视为与“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相对立的假坚持社会主义来看待的。而“四人帮”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那一套理论及其实践之所以被邓小平视为假坚持社会主义,则是因为它们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应有的优越性,使社会主义名存实亡,甚至会导致社会主义垮台。由此可见,邓小平是把理论与实践能否为体现优越性创造必要的条件,采取有效的方法做为判断是真坚持,还是假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准。所以说,只有当我们理解和掌握了邓小平的优越性社会主义观之后,才能明了邓小平为什么在讲了“这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之后,口气一转,说的是“否则是‘四人帮’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而且也才能弄清楚,邓小平规定的真坚持和假坚持社会主义的标准与要求,实际上是一致的,而不会因为字面上的不同而产生困惑。
邓小平在提出划分真坚持,还是假坚持社会主义的标准,区分了二者的界限的基础上,对于坚持社会主义的内容、任务与原则,做了明确的规定。1985年8月,邓小平在同外宾谈论改革问题时就指出:“总之,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过去几年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方向走的,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同上书,第139页)“不导致两极分化”,也就是坚持共同富裕。邓小平说过,“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同上书,第155页)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乃至“最大优越性”。因此,在邓小平看来,坚持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要注意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对于坚持社会主义的含义、内容与原则,邓小平还有一次较这更为全面、具体的论述。在另一次讲话中,邓小平曾经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践与理论上批判了“四人帮”所主张的那种“普遍贫穷的假社会主义”之后,“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我们坚持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学习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我们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也就是说,我们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5页)在这里,邓小平所规定的坚持社会主义的内容,除了公有制、按劳分配这两个基本制度之外,还有对外开放。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还提到“我们要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而邓小平把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甚至整个改革开放,都视为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他在一次谈论怎样搞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实现他的确定的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时曾说:“目标确定了,从何处着手呢?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由此可见,在这里,邓小平实际是把坚持社会主义归结为公有制加按客观规律办事。而在邓小平看来,实行改革开放,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目的是为了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少走、不走弯路,更快地发展生产力,早日实现共同富裕。这样,就能够以真正的、够格的社会主义,也就是用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去取代“四人帮”主张的那种“普遍贫穷的假社会主义”,也就是没有优越性的有名无实的社会主义。由此可见,“努力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正确方法。
至于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由于邓小平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否则便没有存在的价值,也不能生存下去,因为“人民不相信”。总之,一句话,由于在邓小平看来,没有优越性,也就没有社会主义,或者说不是真正的、事实上够格的社会主义,因此这就决定邓小平把体现、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作为有效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对此,邓小平曾经明确地指出,“‘四人帮’提出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我们在国际阶级斗争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就要表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优越于其他的思想,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1页)在这里,邓小平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就是说,它如果不能实现共同富裕,没有体现出优越性,就坚持不下去,难以巩固的发展。因此,要想“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让它“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体现出它的优越性。显然,邓小平所提出的这种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与过去的思路,尤其是与极“左”思潮泛滥年代的思路是根本不同的。极“左”思潮泛滥时期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是靠抓阶级斗争,搞“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这种思路是错误的,不可能真正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因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同上书,第146页)如果不抓生产,不设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是“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同上书,第146页)人民群众就不会拥护和相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的这种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是建立在对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并且是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而提出来的,因此无疑是正确的。
三
邓小平在确定了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之后,沿着这条正确的思路,提出了下列诸多方法和战略性措施,成功地解决了“怎么坚持”社会主义这时代课题。
1.“最根本的要发展社会生产力”。
1985年10月,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要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邓小平之所以说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因为“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生产力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上。”(同上书,第149页)邓小平在此后的另一次谈话中,当他谈到由于“左”的思潮的干扰,我们国家还处于落后穷困状态时说:“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同上书,第224页)在这两次谈话中,邓小平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要坚持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只有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实现共同富裕,体现出了优越性,社会主义才能“站住脚”,得以巩固。当然,邓小平之所以以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从而实现坚持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同上书,第63页)可见,无论从社会主义的现实状况,还是它的发展前景来看,都要求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
2.坚持“走改革这条路”
1987年10月,邓小平在同外宾的谈话中曾说:“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就是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用我们的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上书,第256页)“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有效地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思路。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改革的作用深信无疑,在改革遇到困难时毫不退缩。他曾告诫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我们必须走改革这条路,有问题及时解决,不能停滞,停滞是没有出路的。”(同上书,第260页)可见,邓小平把坚持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唯一的出路,认为改革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他在另一次讲话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我们必须进行改革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坚持社会主义。”(同上书,第274页)这是因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生产力较快地发展,从而能够“用我们的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如果不进行改革,或者在困难面前停滞改革,那么,就不能“加快发展生产力”,这样社会主义优越性就体现不出来。没有优越性,就不是“够格”的、真正的社会主义;人民群众也不会欢迎,这就必然是“不可能很好坚持社会主义”了。为了使人们进一步认识改革对于发展生产力,从而对于坚持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邓小平还进一步具体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关键是要选择和实行好的政策。但只有进行改革,才能选择和实行好的政策。邓小平在谈到坚持社会主义,“问题是怎么坚持”时提出:“是坚持那种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政策,还是在坚持四项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好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比较快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同上书,第135页)邓小平告诉人们:进行改革就是为了选择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好的政策”。而这是由于只有这种“好的政策”,才能把“人民的积极性统统地调动起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1页)
为了坚定广大干部和群众对于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决心,扫除阻挠改革的思想阻碍,也为了进一步论证改革对于坚持社会主义的必要性,邓小平批评了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这种错误的认识。邓小平分析说:我们国家进行改革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至于吸收外国资金,这是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不用担心它会冲击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为了坚持改革、深化改革,在1992年初巡视南方时,邓小平还尖锐地指出:“改革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发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同上书,第372页)为此,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它们为人们划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同上书,第373页),进一步论证了我们的改革开放不仅没有放弃社会主义,而是更好地坚持了社会主义。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一直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在邓小平看来,以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不仅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如果只是在发展生产力方面体现优越性,那是片面的。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是仅是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还有比资本主义制度下更高度的精神文明。早在改革初期,邓小平在论述我们国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意义时就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些特点,我国人民能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以上这些,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永远不可能有。”(《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这是由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必然存在剥削、掠夺和两极分化,因而就“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同上书,第167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所以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最高的精神文明,正因为它是人类迄今为止的最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反映。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应当自觉地利用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作为基础和条件,全面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使人的全面发展,人性不断完善这一美好理想变为现实。因此,无论从目前,还是从长远来看,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在注重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注意发挥在精神文明方面的优越性,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建设,使社会具有良好的风气,人们有较高的道德水平,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得以坚持和发展,解决好“怎么坚持”这个问题。
正是因为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坚持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邓小平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提出,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1985年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就着重讲了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在这次讲话中,邓小平再次强调说:“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平的现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在这里,邓小平把高度的精神文明与更快地发展发生力,同时做为社会主义的两大优越性。为了同时体现这两个方面的优越性,针对当时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出现的问题,邓小平郑重地指出:“这几年生产是上去了,但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流毒还没有减少到可能的最低程度,甚至解放后绝迹已久的一些坏事也在复活。我们再不下大的决心迅速改变这种情况,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怎么能全面地发挥出来。”(同上书,第143-144)在这里,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全面地发挥”优越性。而这就要求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因为“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与建设都不可能胜利。”(同上书,第144页)这也就是说,如果不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就不可能坚持社会主义。邓小平接着指出,“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同上书,第144页)而“改革社会风气要从教育入手。”(同上书,第144页)这包括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要进行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邓小平在另一次讲话中,还提出,“还要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腐蚀的革命品质教育。”(《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页)显然,这个方面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整顿党的作风更为重要。它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四项必要保证”之一。(同上书,第403页)它同样“要从教育入手”,对广大党员、党的干部进行党的宗旨,党的纪律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搞好党的思想建设。当然,对于有严重问题的党员要进行组织处理,甚至绳之以法。为了搞好思想政治教育,以取得好的效果,邓小平还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一是要注意方法,密切联系实际,做到有理有据;二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组织与建设。我们应当遵照邓小平的指示,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便全面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它在坚持社会主义方面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在今后,应当把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密切结合起来,重视思想道德教育。
4.努力实现“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的要求。
为了全面地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便更好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提出,还要在政治上充分发扬民主。1980年8月,邓小平在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的讲话中提出,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主要应当努力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经济上,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二)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同上书,第322页)“(三)为了实现以上两个方面的要求,组织上,迫切需要大量培养、发现、扶持、使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同上书,第322页)”这里所说的三个方面的要求,实际上只是发展生产力和实行政治民主这两个要求,(三)是为实现这两个要求提供组织上的保证。在这里,邓小平把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与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并列起来,同时视为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两项基本要求。邓小平还曾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同上书,第168页)邓小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优越性社会主义观的角度来看,没有优越性就没有社会主义,或是说不是真正的、够格的社会主义。而比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主更高的政治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的优越性,这就必然得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结论。由此可见,在邓小平看来,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高于资本主义的民主就是社会主义。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意味着,不仅高度的政治民主本身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且它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得以体现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如果在社会、经济、科学教育各个方面不实行民主管理,认真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力,就不可能形成一种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那么,不言而喻,这就将会严重妨碍广大干部和群众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影响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聪明才智的发挥,使现代化建设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前进动力,这样也就势必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和进步。所以说,如果没有民主,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总之,“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对于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邓小平看来,有着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一样重要的作用。为此,邓小平积极探索充分发扬民主的途径与措施。他提出,要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此促进民主化进程。邓小平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同上书,第177页)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实行社会主义民主,这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完善、健全民主制度。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立足点是制度建设。这首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保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其次要坚持和完善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再次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并建立民主监督制度。通过这些及其他一些民主制度安排,就可以保证发扬政治民主。但是,发扬人民民主,不仅指政治方面的民主,还包括经济方面的民主。邓小平也很重视经济民主。早在改革初期他就强调这个方面的民主,以后又多次提出要解决好经济民主问题。1986年11月,邓小平在同外宾的一次谈话中就强调说:“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力下放给农民。农村改革是权力下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要权力下放,下放给企业,下放给基层,同时广泛调动工人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管理,实现管理民主化。”(同上书,第180页)社会主义经济实行管理民主化,对于加快生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调动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当然,它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企业应当由劳动者当家作主,参与民主管理。为此,社会主义企业要健全职代会、工会,青年、妇女组织,实行民主决策,开展合理化建议运动。当然,还要进一步实行政企分离,让企业拥有应有的自主权。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广大劳动群众将日益获得更多的政治与经济方面的民主权力,达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的要求。而这样一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将更加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更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因为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于享有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民主权力的要求,势必会日益强烈。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尽可能满足广大群众对于民主权力的合理要求。当社会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思想道德建设和政治、经济民主三个方面充分地发挥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就有把握完成邓小平提出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这个历史任务。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共同富裕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