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巩固和扩大党的组织资源_工人阶级论文

论巩固和扩大党的组织资源_工人阶级论文

试论巩固与拓展党的组织资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组织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55(2007)01-0022-07

新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与社会结构和阶层结构的不断分化,社会利益关系与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趋势,党的组织资源面临严峻挑战,巩固与拓展党的组织资源,已是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

一、新时期党的组织资源面临严峻挑战

执政党的组织资源是指执政党在领导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管理社会事务中可资利用的组织因素与条件,一般可由组织目标、组织思想、组织原则、组织结构、组织成员和组织基础等要素构成。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伴随着社会转型,也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党的执政资源,包括组织资源既迎来拓展、再生的机遇,又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与考验。新时期党的组织资源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扩大社会分配差距,加速社会利益分化,冲击党的阶级基础

党的组织基础主要由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两部分组成。党的组织基础离开阶级基础,就谈不上群众基础,工人阶级是党的最基本的群众,是带领和影响其他群众的骨干力量;忽视党的群众基础,也会动摇党的阶级基础,因为工人阶级的事业与广大劳动群众的事业是休戚与共的,离开广大劳动群众,工人阶级就会陷入孤立。[1]阶级基础决定党的阶级性与基本政治取向,群众基础决定着党的社会代表性与政权稳定性。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党的群众基础一般分为党内群众基础和党外群众基础两个方面。党内群众基础是指相对于中央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广大党员群众。党外群众基础主要由非中共党员的人民群众构成。[2]

新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的中国工人阶级队伍,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1.工人阶级队伍构成、价值观念与政治态度趋向多样化

据统计,2005年中国劳动力人口7.6亿,第二、三产业人口占53.1%约3.99亿,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人数近4亿,每年还新增劳动力1000万,超过发达国家就业人数总和。

新时期多种所有制并存,工人阶级队伍构成日趋多样化,除了产业工人之外,各类企业的白领劳动者比重加大,尤其是每年有1200万左右的农民工的加入。在工人阶级队伍中,既有千百万受过专门培训与高等教育的脑力劳动者与白领阶层,又有数亿仅具备基本教育素质,相对文化水平较低的体力劳动者与蓝领阶层。

工人阶级内部劳动关系市场化、契约化;就业方式多样化,不同阶层工人的价值观念与政治态度也呈现多样化特点。

2.工人阶级内部存在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人数近4亿,同时存在成千上万下岗与失业的劳动大军。据统计,2003年全国失业下岗人口1400万,每年还新增1000万城镇失业人口,10年就可能形成1亿以上的失业人口,若加上他们的家庭人口,可能形成1.5亿规模的城镇贫困人口。[3]

中国城市家庭77%年收入不足2.5万元,但是户均金融资产3万元-10万元的人口已占全国20%-25%左右。阶级分层与利益分化趋势日益明显。

3.新社会阶层影响加大

新社会阶层主要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方面的人员。这一阶层及其从业人员数已经超过1.5亿,约占总人口的11.5%,掌握或管理的资本约10万亿元,所交税收约占全部税收的1/3。2005年在GDP中的比重约占65%。他们尽管也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与一般从业人员也可归入工人阶级队伍,但是其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就业方式与收入水平与广大公有制企事业的产业职工,存在较明显的差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工人阶级内部的阶层分化,也使社会利益关系进一步多元化与复杂化。尽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内部的各阶层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一致,但是不同阶层存在的思想观念分化,客观上已经冲击党的阶级基础的巩固与稳定。

(二)社会结构转型,使党的群众基础与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受到冲击

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以后,依然沿袭革命时期“支部建在连上”的人民军队基层组织建设原则,在全国农村和城市的基层都建立了执政党的支部。

在城镇,主要在街道与企事业设立党支部,并以企事业单位党建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心,街道社区党建处于从属地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事业单位控制并分配国家资源,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附属于某一企事业单位,执政党在城市通过单位基层党组织,管理城市绝大多数党员。在农村通过生产队党小组、大队党支部、人民公社党委会管理农村绝大多数党员。传统基层党建模式与计划经济体制、较单一的社会结构相契合。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结构转型,党的基层组织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契合性面临新的挑战,基层党组织的有效性和战斗力也面临挑战。

在城市,单位制的转型改制,使单位对国家依附性大大减弱;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国有企业职工的下岗分流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使得个人对单位的依附性减弱。与此同时,城市社区治理新方式的发展,社会公民就业与迁徙自由度的增加,社会成员流动程度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单位党员关系转移到社区街道党组织,单位党建模式在城市外资、民企与社会中介组织中受到较大冲击,以单位为平台的基层党组织模式需要调整。

在农村,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现象明显。例如,2006年上海松江区叶榭镇14个建制村2000多名村级党员中,60岁以上老年党员已占43%。不少乡村党支部成员也外出寻求发展机会,不少乡村党基层组织难以正常开展组织活动,长期不能吐故纳新,出现瘫痪、半瘫痪状态,执政党在农村的战斗力与对农村群众的凝聚力出现弱化现象。

此外,少数地区的农村基层组织存在异化现象,一些落后的宗族势力、流氓恶势力甚至带有黑社会性质势力渗透并掌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力,使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甚至丧失了先进性与战斗堡垒作用。[4](P39)

(三)党员队伍构成与思想动机多元化,党内思想教育方式面临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的党员数量和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现在全国基层党组织350万个,党员人数7000多万,其中年轻党员,尤其是有文化青年党员的比例增长迅速,给党的肌体注入了巨大活力。年轻党员干部在党员干部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说明执政党对于青年一代具有较大吸引力。

然而,年轻党员及党员干部普遍缺乏老一辈党员所经受的磨炼,在理想信念、意志方面与老一辈党员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思想认识和价值观较易受外界影响,给党内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整合带来一定困难。

党员数量快速增加,党员之间差异性扩大,在就业、文化学历、专业技术水平与思想认识上的共性减少,一些基层党组织在教育和管理上跟不上党员数量增长与组织发展步伐,结果出现党组织生活涣散,党员教育松懈,党的凝聚力弱化现象。

少数入党动机不纯的成员入党后,保留了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导致党员队伍思想动机复杂化与一定程度的思想认识混乱,造成党内思想认识整合与党员管理教育困难加大,现存党员教育管理方式面临严峻挑战。

(四)党内“无组织力量”的滋生侵蚀党的组织资源

“无组织力量”一般是指对原有社会结构起瓦解作用,又不代表新结构的社会力量,是瓦解现存社会结构的内部动因之一。政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特殊类型,也会滋生“无组织力量”,也会侵蚀政党组织内部的结构,破坏政党的内聚力与战斗力。党内“无组织力量”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寻租与腐败现象。

比较研究当代世界政党现象可知,不少国家与地区的执政党,在成立之初或执政之前,大都能以某种新思想与政纲吸引并凝聚全党,用党纪严格约束组织成员,坚持较严格的入党标准,领导层一般能励精图治,政党与所代表的社会阶级以及其他社会成员保持密切联系,以赢得社会认同,这时党内“无组织力量”较难滋生。

随着在野党取得政权,革命党变为执政党,政党自身建设就可能松懈,党内“无组织力量”就可能滋生蔓延,侵蚀党的组织资源,任其发展就可能使执政党丧失政权,甚至亡党亡国,苏共的覆辙应使人警醒。在苏共执政后期,党内放弃理想信念教育,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现象严重,严重脱离党员群众与社会大众,党内“无组织力量”大肆蔓延,以致在苏共被取消合法地位,国家解体之际,没有一名苏共党员出面阻止。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十分重视党内思想建设与理想信念教育,党内“无组织力量”滋生的条件较难形成。“文化大革命”极大冲击了党的思想与组织纪律。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社会转型,商品经济意识与其他不健康社会思想意识侵入党内,一部分党员放松自律,滋生入党做官、以权谋私的意识,党内具备了“无组织力量”滋生的土壤条件。从中央到地方不断揭露的党员领导干部腐败大案,令人震惊,甚至出现政治局委员陈希同、陈良宇腐败案。

尽管党内“无组织力量”仅是一股潜流,尚难撼动党的执政基础,但是任其滋生蔓延,就会不断侵蚀党的组织资源与执政能力,严重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反腐倡廉成为新时期党建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巩固与拓展组织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所以能够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7](P526)根据政党运作的一般规律,政党的力量关键在于组织的力量。政党组织思想的科学性、组织基础的稳固性、组织构成的数量与质量,都会直接影响政党的政治控制力与战斗力。执政党要进行有效的组织运作,首先必须制定明确的组织目标与权限,力求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密切分工和协作,发挥其全体组织成员的作用。[8]

在革命战争年代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有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作指导,有在战火中锤炼的坚强组织基础,因此充满朝气与活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要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仍然必须以党的组织资源为基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要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除了不断巩固拓展党的组织资源,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没有其他选择。巩固与拓展党的组织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之举。

(一)巩固拓展组织基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

党组织和党员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履行者、实践者和体现者,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体。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江泽民同志也曾强调:“只有首先把党员、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好了,党的自身巩固和坚强了,才能执好政,治好国,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9](P22)因此,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需要巩固与增强党的组织基础,包括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优化党的基层组织,严格党员干部的选拔录用标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

(二)面对新时期的新挑战,需要巩固与拓展党的组织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社会变迁进程中,出现经济利益与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现象,党内的思想观念的统一要求遭遇相当大的冲击,党的传统组织建制与组织生活方式、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也面临严峻挑战。

经济全球化成为趋势,中国在“入世”、国内市场开放后,面临发达国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实压力,尤其是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现实政治体制的无形压力。新时期的新挑战考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使之迫切需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工作,拓展组织资源,只有将自身建设成为一个思想先进、管理科学、组织优化、基础稳固、团结有力的执政党,才可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三)巩固与拓展组织资源以避免执政党丧失政权,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党发展的历史经验昭示,任何执政党必须不断巩固与拓展组织资源,才可能避免丧失执政地位的悲剧发生。

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除了各种其他因素之外,苏共长期忽视自身的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就组织建设而言,20世纪70-80年代后,苏联共产党在阶级基础、组织目标、组织思想、组织原则诸多方面都已经大大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建设长期停滞,导致组织资源不断流失。

其实从勃列日涅夫时期起,苏共的阶级基础已经被削弱,工人阶级在党员队伍中所占的比例也日益下降,同时又严格限制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苏共的阶级基础越来越狭窄。其次,党的各级组织普遍背弃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决策权力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一般党员群众痛感党内没有平等权利,基层党组织普遍缺乏明确目标,组织活动流于形式,思想建设停顿,基层党员与干部思想混乱,没有明确的理想信念,党员大量流失、基层组织数量锐减。最后,苏共以党代政,将国家的经济、国防建设与政府的行政管理作为党的第一要务,忽视了党的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加上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战略失误,经济与社会建设失衡,综合实力受损,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党的凝聚力逐渐流失。苏共组织资源的流失,直接导致了其执政能力的弱化以及执政地位的丧失。

冷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执政党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纷纷关注自身思想与组织建设,成功维持了较长时期的执政地位,这些经验也可借鉴。例如,战后英国工党曾经长期以工人阶级为基本阶级基础,工会为工党的主要组织基础。但是战后发达国家中中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政治与社会影响不断提高,工党及时调整政治路线,大力拓展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与保守党争夺中产阶级。据统计,冷战后,英国工党的构成,一半党员是教师、医生、社会工作者和律师等中产阶级,而产业工人仅占26%[10]。由于工党赢得了产业工人与中产阶级的广泛支持,拓展了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终于20世纪90年代重新取得执政地位。尤其是布莱尔修正工党的传统政治思想路线,以“第三条道路”的理念整合党内思想,进一步巩固了工党的执政地位,使工党连续执政十多年。

二战后世界政党发展的历史教训与经验,从正反两个方面给人启示: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巩固与拓展组织资源是一切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

三、新时期拓展党的组织资源的理论思考

面对新时期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拓展组织资源方面,首先需要创新组织理念与组织机制,在增强组织基础的同时,应关注基层组织的建设与工作方式创新,完善权力监督制度,有效遏制党内“无组织力量”,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制,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

(一)巩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增强组织基础

增强党的组织基础,需要做好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两方面工作。

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首先要求确保工人阶级在党员队伍中的核心地位。工人阶级在党员队伍中占的比例过小,会影响党的阶级性质,削弱党的阶级基础。因此,必须积极吸收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确保党员队伍中的工人阶级占决定性的比例。

其次,要使工人阶级在政治思想上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因此需要加强对工人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江泽民同志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就必须带领广大工人阶级与劳动大众,认真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提高工人阶级政治思想水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整合工人阶级内部的思想分化,从而巩固党的领导阶级的思想基础。

最后,切实维护与提高工人阶级的物质利益。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等方式,不断提高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水平,巩固工人阶级对党的路线纲领的思想认同的物质基础。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需要协调新时期社会各阶层的物质利益要求与政治要求,建立规范、有序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团结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积极吸收工人阶级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的同时,注意吸收各阶层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包括新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新社会阶层以他们所掌握的资产、拥有的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各级党组织要积极贯彻中央“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切实做好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引导他们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大力拓展党的群众基础。

(二)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有350万个基层党组织,形成了一个社会网络组织体系,它是执政党的组织基础,也是稳固执政党地位的基本保障。

近年来党的先进性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一些软弱涣散和不够健全的基层党组织得到整顿和加强,党的工作覆盖面明显扩大,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更加巩固”。然而,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需要长抓不放,而且必须不断创新,如何形成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性机制,任务依然繁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应该遵循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指导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进一步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

1.转变组织功能

计划经济时期,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职能是:组织、动员革命与生产。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基层组织在组织、动员生产方面的功能不断弱化,转变基层组织功能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

首先,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结构需要转变,即从以组织或动员革命与生产为重心的功能结构,转变为以社会关怀和利益协调为重心的功能结构。[11]基层党组织需要发挥其社会关怀与利益协调功能,才可能有效获取基层党员群众的组织忠诚,增强基层社区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拥护,巩固执政党的社会基础。

例如,上海市闸北区临汾街道某社区15号楼组的党小组长与楼组长是一对夫妻,他们家隔壁邻居是一对80多岁的高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时有不便,党小组长夫妇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义务,基本上每天都上门问寒问暖,替老人买菜、伴老人下楼晒太阳,等等。老人儿女得悉情况后深受感动,动情地说道:“你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员的先进性,我的父母住在临汾、住在这个居民楼真是他们的福气”。①党的基层组织的社会关怀功能,包括感情关怀与利益关怀。利益协调则主要包括协调基层群众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等。

2.创新组织和工作模式

(1)社区党建与“两新”组织党建的联动。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应当积极扩大在“两新”组织中的覆盖面,加强社区党建与“两新”组织党建的联动,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基本形态出发,充分利用网格作为开展社会化党建工作的组织载体,使社区成为各种社会力量活动的共同空间,整合社区人、财、物资源,形成条块联动、相互促进的社区党建与“两新”组织党建的有效联动局面,[12]使党的基层组织在社区这一新社会结构中扎根并发挥整合作用。

(2)单位党建模式创新。新时期传统的单位党建模式已经难以维持,然而单位至今仍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一个基本载体,并继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无须全面恢复传统的单位党建模式,但是各种行业的单位党组织应该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创新党的基层组织模式,而不是全盘否定单位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应完善基层党组织的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政府机关要严格各级单位党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事业单位,尤其是高校党组织要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紧紧依靠党员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在高校工作中的作用,着力做好学生和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3)创新社区党建模式。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少单位党员退入社区,社区党员与基层党组织织之间出现分离现象,一些党员自谋生计后,与社区党组织联系松懈;一些单位党组织过组织生活,已难以使全体党员参加,支部名册上的党员往往失去联系。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形式亟须创新。

近年来,一些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形式创新,值得借鉴。例如,上海某街道社区依托楼组,创建“三三制”基层组织模式:一个楼组内有3名以上党员,就建立楼党小组;有3个以上党小组的楼群,就建立楼群党支部;居民社区建立党总支,形成居民区党总支、楼群党支部、楼组党小组三级基层社区党组织体系,形成了总支委员联系党支部、支部委员联系党小组、党小组长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党的社区基层工作网络。②

3.加强组织队伍与思想作风建设

新时期党员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党员队伍的思想文化素质与年龄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优化基层党的队伍是一项紧迫任务。

优化基层党的队伍应该兼顾组织发展的量与质,在党的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优化党员队伍构成,保持新党员的高素质。在优化党员队伍构成时,应注意发展年轻人入党,使党组织保持年轻化与充满活力;与此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年龄段的社会成员的入党积极性。

优化基层党组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按照有关规定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十分重要。此外,对整个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也应合理使用,并且注意培养,包括系统理论学习、实地锻炼、岗位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针对新时期年轻党员在理想、信念、意志方面与老一辈党员差距较大,党员群众入党动机和社会背景多样化,理想信念多样化等现实问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作风建设意义重大。应加强对年轻党员及新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还应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在实践中培训考察年轻干部。基层党组织应努力探寻一种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以纯化党的队伍与基层党组织的思想作风。

(三)完善权力监督制度,有效遏制党内“无组织力量”

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党内“无组织力量”的危害性极大,它直接动摇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应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有效地监督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党组织第一把手的权力,完善党内权力监督制度,使之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

一方面,在基层组织中坚持不懈地进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与人民公仆的先进性思想教育,使绝大多数党员群众能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入党宗旨,以入党宗旨自律,经受住各种考验。

另一方面,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完善权力监督制度,有效考察党员领导干部的操守品行。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讲话中提出的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八项要求”为指针,抓好党内反腐倡廉工作,努力建构党内“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四)构建干部教育培训体制,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

构建干部教育培训体制,既是满足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又是拓展党的组织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与先进性建设的需要。

根据中共中央《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构建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体制,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要求,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为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思想政治与人才保证以及智力支持。

1.以党政领导干部为重点,分级分类全员培训

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尤其是省厅级、政府部长级领导干部。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人数不多,但是他们的思想观念与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区域与全国的发展与稳定。他们平时埋头事务、日理万机,难以抽身学习,充电提升知识素养,这种状况往往会制约他们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应对部分高级领导干部每年实行一段时间的脱产培训,研讨关系全局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重点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宏观决策、综合协调的能力。

对于不同级别与类别的干部的教育培训,又要有所区别。在重点抓好党政干部的教育培训的同时,应该落实企业经营管理干部、专业技术干部的教育培训。在重点抓好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同时,落实中低级干部的教育培训,尤其是党的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

2.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建构全面协调的教育培训体制

全面教育培训党的干部队伍,需要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制。应整合各种干部教育培训的资源,充分利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通过联合办学的方式,合理配置资源。

党的干部培训应主要依托国内培训机构进行,但也可积极利用境外培训资源,发挥其补充作用。党的干部在境外培训,可以开阔视野,学到国外先进经验,但是必须保持政治鉴别力与政治敏锐性,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

四川省委组织部近期安排省副厅级干部进入美国州政府部门任美国州政府厅长助理、主任助理,通过“顶岗实习”,全程参与美国地方政府厅长、主任的各项工作,近距离体验美国政府的运行理念、工作原则、管理机制。这种“深入美国考察美国,跳出中国思考中国”的实际锻炼方式,较为有效地提升了这些中高级干部的实际领导能力与综合素养,使他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的领导工作中,眼界更宽、思想更新、能力更强。

通过国外培训,干部对国内现存的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认识会更加清晰。他们往往会对国内管理中的“文山会海”现象、各级干部职责不清、领导干部越权管理、党组织集中抓大事不够而在事务性工作中花费精力太多等体制缺陷的改革决心更大。

(五)推进党的干部考核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党政干部考核往往注重政绩,而政绩的硬指标往往是GDP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宏伟建筑工程。传统的干部考核方式,主要是个别领导谈话与听取一定的群众意见,关键还是主要领导表态。那些追求“政绩工程”与GDP,善于与领导沟通,与领导关系密切的干部,未必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其政绩未必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但是往往得到提拔重用。

改革党政干部考核制度,成为拓展组织资源的关键之一。近期一些地方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全面考核干部实绩与民意,对党的干部考核机制进行了大胆改革。

日前浙江省委推出《浙江省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该干部考核新办法,主要包括五项内容:民主推荐、实绩分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综合评价。在全面考核干部业绩时,既参考各种统计资料、相关部门的审计报告,还进行民主测评,包括在媒体上公布考察对象的名单、对各类考核指标做民意调查与实地暗查。业绩考核指标,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质量、社会稳定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潜力、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党的建设等六个领域的综合实绩指标。除此之外,还要全面深入了解干部的思想状况与生活作风。

新的干部考核制度,包括考核干部的综合实绩、思想状况、生活作风各个方面,要求更高,也更全面,能更有效地保证干部考核、任用与选拔工作的民主公正性,遏制干部的权力腐败,同时对干部综合实绩考核,凸显了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有力推动干部的工作作风的重大转变。

收稿日期:2007-06-11

注释:

①此为2006年5-8月,复旦大学上海市基层居委会选举调研·临汾街道“三三制”党建交流发言资料。

②此为2006年5-8月,复旦大学上海市基层居委会选举调研·临汾街道“三三制”党建经验。

标签:;  ;  ;  ;  ;  ;  ;  ;  ;  ;  ;  ;  ;  

论巩固和扩大党的组织资源_工人阶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