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历史与发展研究论文

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历史与发展研究论文

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历史与发展研究

周永伟 宁夏医科大学

摘要: 宁夏地区少数民族历来崇尚武勇,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武术大家,为中华武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对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流传形式、武术特点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对促进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少数民族;武术;起源与发展;流传形式

宁夏地区少数民族历来有尚武的民风,学拳练武较为普遍。宁夏少数民族武术继承了中华武术的优秀传统,在拳术、器械、对练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创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

一、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在元朝,宁夏少数民族先民以武艺骁勇效命于蒙古王朝,作为军士参加忽必烈统一中国的战争,“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1]。后来“随地入社”,成为封建时代的农民,所以宁夏地区少数民族尚武、习武之风就有了较好的基础。不少宁夏少数民族武术家不仅以自己高超的博击技艺誉满中外,而且将中华武术的优秀传统与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的武术文化。

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经过元、明的传承发展在清代形成了蓬勃发展的势头。马明达先生说“就我的初步认识,宁夏地区少数民族的尚武传统主要形成于清朝”[2]。清朝涌现了一大批宁夏少数民族武术家,形成许多武术流派,为中华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二、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流传形式

(一)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中的主要拳种

1.弹腿。旧有“南京到北京,弹腿出在教门中”之说[3],而近代弹腿名家王正谊、杨鸿修等皆为少数民族。弹腿因发腿疾速、劲道脆弹而得名,弹腿的特点是左右对称、上下相应、势正步稳、循之有序。

四是着力加强风险管控。统一组织对大队进行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审计,平时不定期进行抽样审计和专项审计,加强农业生产风险管控和防范。严格执行《苏垦农发内控制度手册》,建立健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责任追溯追究制度。

2.查拳。著名武术拳种之一。清代以来主要在山东、河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群众中流传,并由许多宁夏少数民族武术家传习,旧中央国术馆曾列査拳课程[4],现代流传全国。查拳讲究姿势舒展,发力顺达,动迅静定,协调完整,节奏鲜明。

1.沙家枪又名沙家杆子,明代枪术流派之一。何良臣《陈记•技用》:“复有马家长枪,沙家杆子能,李家短枪之名,长短兼用,虚实尽其宜。[8]”据清朝吴殳《手臂录•石沙杨马少林冲斗六家枪法说》:“沙家枪之用在两足,身随其足,臂随其身,腕随其臂,乃合而为”[9]

武术已成为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11]。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具有以下特点。

2.马家枪明代枪法流派之一。清初吴凤《手臂录》中,有《马家枪二十四势说》篇目,“认为‘马家之人只是之地’皆无可考[9]”。有人认为此马本南京少数民族,古以天文武术传家。明永乐年间迁至河北省青县,有马仲良者善枪法,世代相传,至明朝中期,有名于天下[10]

(二)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中的主要器械

3.回回十八肘。宁夏少数民族武术中最有名的短打招法为回回十八肘,这种短打招法以肘尖和接近肘尖的臂作为进攻和防守的手段,并有十八种主要肘法。其名首见于甘凤池所编“《花拳总讲法》,至少证明清朝前期即以流传民间”[5]。清代以来的传人有白锁成、李子光、杨万禄、成奎。

当然,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除了以上几种拳术以外,还有心意六合拳、通臂劈挂拳等几种,可以说各具特色、各有风采,这些都是宁夏少数民族拳术的魅力所在。

(二)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无论是从它的运动形式、技术原理、训练的过程和手段,还是它的拳理、道德规范、对技击方法和技术的理解和运用,无不反映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光辉。拳理都反映出中国传统哲学对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的影响。

三、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的特点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新时期我国在积极加强小学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积极进行教材挖掘的基础上,从传统文化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等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并从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基础、通过传统文化传承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结合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华等角度出发,为促进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技击特点。“所谓技击特点,就是说武术的大部分动作都表现了人徒手或使用冷兵器进行格斗时所使用的技术[20]。明代戚继光关于中国武术的拳种问题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他说:“古今拳家,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12]。”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也如此,从技击技术因为各拳种在实际运用时其技术都要围绕着如何提高技击技术和技击能力进行。

3.开平枪武术传统枪法家数之一。“相传常遇春善枪法,步骑皆宜,奇巧无比,当时罕有当其锋者,故有“常十万”之号。少数民族武术家马凤图曾得到《开平枪谱》,写有《开平枪歌》以纪其事。

(三)独特民族文化。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与其他民族武术相比最具特色,受到本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体现在的拳法和器械上。

伴随着晚清关税制度的变迁,中国的大门向西方列强敞开,国内各产业直面国际市场的竞争,其直接后果是相关产业衰败、破产。同治元年(1862年),登州与牛庄的大豆贸易开始解禁,这给本来依靠南北帆船贸易维持生计的航运业带来巨大打击,表现在:“自同治元年暂开豆禁,夹板洋船直赴牛庄等处,装运豆石,被顶货价因之昂贵,南省销路为其侵占。两载以来沙船资本亏折殆尽,富者变赤贫,贫者无生理。……其在船水手十余万人不能存活,必致散而为匪肆行抢掠,商贾难安。”

通过从1989年~2011年,2012年~2017年两个不同时段对我国信息素养主题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特别是近6年来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我国练习各种武术的个体和群体其既有进步性又有它的局限性,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是根植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各种拳术、器械、对练的等,其中既有中华武术的传统项目,也有风格独特的少数民族项目,在它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引导和强烈影响,从而使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与中华文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李松茂.回族史指南[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6:11.

[2]马明达.试论“回族武术”[J].回族研,2001,3:62-66.

[3]吴志清.教门弹腿图说[M].山西: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

[4]吴志青.査拳图说[M].上海:大东书局,1932.

[5]王伏平.回族武术与民间体育[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1,103-109.

[6]张文广.中国査拳[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754-766.

[7]习云太.中国武术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250-251.

作者简介: 周永伟(1976-),男,宁夏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及运动医学。

标签:;  ;  ;  ;  ;  

宁夏地区少数民族武术历史与发展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