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给教育带来哪些机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遇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场历时13年的马拉松式的谈判终于尘埃落地,1999年11月完成了中美贸易双边协议签订,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铺平了道路,这表明,中国离素有“经济联合国”之称的WTO越来越近了。
在这个决定性时刻,我们不禁想起邓小平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我们体会到,这三个面向表达的深刻含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形象而具体,也从来没有今天如此切近和逼人。这并非基于13年前入关时的“教育经济”观——经济是教育的基础,经济是教育的依托等说法,而是指入世的背景上增添了知识经济和全球网络两个新因素。WTO 上生长的知识经济,通过“知识产业”这座桥,促使教育与经济的界面边缘模糊起来,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知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既是它的生产者又是传播者,既是牵引经济增长的动力,又是驱使经济运转的阀门。教育带来的知识创新,作为一种资本,直接参与经济增长和发展,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教育的发展。
教育面临的三种新机遇
1.新知的传播。这件事发生在中国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刻。因此,所谓全球贸易的主流是创新知识传播。培根说知识的力量或知识的价值,主要取决于知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将在这里获得体现。这就是说,在全球市场上,创新知识的价值或价格将便捷地获得极大提升。几千年来的所谓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廉物美现象,可能将一去不复返。由此,中国知识分子将可能充当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先锋阶层。其科学方法、科学过程和科学精神,将渗透于整个社会。
2.新知的转化。这件事发生在中国高教改革大发展的前夜。1999年8月国家教育部扩招的重大举措,令教育学术研究界为之振奋。 此举的影响必然辐射到中小学和其他教育层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知的生产场所,进入WTO除进一步促进国际教育交流外, 还是一个出售知识、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大市场,特别是作为一个展示民族智慧、显示国家威力的窗口,中国进入WTO 给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3.新知的生产。这件事发生在互联网络迅猛发展的时刻。从时间上说,知识创新的传播将可能以接近光子的速度扩散,其结果是加快知识更新。因此,在社会学上,由于全球互联网络构造了一个虚拟的平台,它一方面隐蔽了交往者个人面目,同时又自由地接纳所有的创新见解和观念,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中的身份、资历和背景,摈弃了世俗的一切门第、性别、国籍、肤色、年龄的歧视,使得人际社会的公平性获得充分发扬,为一切无名之辈冒尖,提供了展示聪明才智的大舞台。也许可以说,这件事又进一步促进中国的网络建设,它为创新人才的辈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另一方面是,从空间上说,网络平台给不同门类、不同领域的知识集约化,实现大杂交、大融合、大渗透提供了广阔场所,为知识创新提供了丰富养料,在市场的高价值的激励下,它将全面地启动新知生产率和新产品的更新。这是一个强烈的正反馈,最后结果,无外乎都将集中地表达于经济的增长指标上。
可见,基于网络的WTO时空哲学,或者说WTO的零时间和零空间趋势,最终启动的不仅仅是经济和贸易,它还将启动教育自身的理念和促进新型教育形态。
教育发展的两种形态
面临的WTO, 教育可能在已经出现的两个领域出现长足的进步:即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
1.远程教育虽然在中国刚刚起步,却显示了无限的生命力。在教育大众化和终身化上,其威力还不一定是今天能够预见的,对于交通不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尚存近亿文盲和科盲的中国而言,这种以零空间和零时间为特征的远程教育,这种“居室即课堂、教师上荧屏、指头敲知识”的远程教育,对于改变乡村面貌,增进文明传播,实在是一种极为得力的工具。在某种意义上,超过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商品的比喻,它像一门重炮,足以轰垮一切闭关自守的城堡。
远程教育的第二个优势是,视野开阔,重心可上可下,上至博士层次,下至大众扫盲,还涉及继续教育的方方面面。由于可以最大化地优化教育资源,由于它化解了学校后勤的沉重压力,还由于它脱开了大学办社会的严重制约,特别是它回避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学校包揽的生存事务,因此,远程教育对于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的意义非同小可。
不过,远程教育的弊病也不可低估,由于教育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是人际相互影响的交往和心理作用过程,尤其是道德的形成,须在人际间活动培育,那么,如何克服这种弊病?
2.社区教育可能是一种补充,迫使社区教育提升一个新台阶,体现教育对个人生命的极终关怀。
那么未来人们与国家社会连接的最切近的纽带是什么?可能就是社区。何以如此?因为随着在家办公(办公个人化),学习远程化,购物电视化,交往信息化,人们的生存精力有一大半耗费在虚拟的屏幕上,人际面对面的交往,只能是社区,公民与现在所谓的“单位”“机关”、“企业”、“团体”、“组织”、“公司”关系松散了,与国家的联系简约了,与社会的接触淡化了。这种松散、简约、淡化造成的结果是,个人与社区的联系紧密了,个人生存和生活对社区的依存性加强了。如果说,20世纪一个人因为忙于求生,可能只有8 小时在社区的居室内,那么,到了21世纪,一个人在一天中可能2/3以上的时间生存在社区内。对此,1995年在泰国举行了第七届国际社区教育大会,通过了重要的《社区教育宣言》,对未来社会起重大作用的一种教育形态。概括起来可以分几点:没有社区建设就没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强大的社区,将医治各种社会疾病;良好的社区教育能够加强社区建设;社区教育将并列社区文明、社区管理,是构成未来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构架之一。
WTO与教育的三项相约
WTO的经济运作形态将对教育产生重大辐射, 最明显的可能是营造一种文化精神家园,这也可以集约于三点:1.自由贸易中的自由;2.奥林匹克式的竞争;3.道德约束将上升到经济增长的生命线。表现在:
1.自由的起点是人格发展的个性化。没有个性,自由何用!约翰·密尔的传世之作《自由论》中认为,自由不仅仅是最大限度地达成社会公共利益的手段,而且是张扬的个性的自然流露,是个人幸福感的必要组成部分,自由本身就是目的。学校教育如果单纯地追求工厂的模具效用,模具中仅仅写上“服从”二字,这种单一化生产,不允许一题多解,拒绝求异思维、压制批判精神、践踏怀疑品质,谈何好奇心和想象力?顿悟、直觉、灵感、智慧又从哪里来?因此,教育的宽容精神或包容胸怀,对于知识创新环境,将比增加投入1万亿元经费更重要。
2.竞争的起点是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创造性需要一种特定的环境,即公平竞争环境。如果一场球赛,允许裁判执行双重标准,甚至裁判亲自加入某方,其结果必然混乱。
其次,无游戏规则必然形成垄断,意味着竞争的死亡。比起市场经济有形的物质和能量运转,知识经济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属于几乎无形的经济,盗用起来几乎毫不费力,所以WTO更依赖于的游戏规则, 如知识产权保护法。折射到教育上,道德无疑将上升到更为突出的地位。
3.经济是看得见的行为,道德是看不见的准则。二者之间,不是行为决定准则,而是准则决定行为,所以,无论什么形式的经济行为,总是被某种准则所支配。90年代以来。有人在经济学领域推销孙子兵法,行不行呢?不一定行,因为那些“惟胜是图”的政治技巧,转化到经济利益竞争领域,马上变换成“惟利是图”、损人利己和坑蒙拐骗。企图用这种方式发展经济,最终犹如肥皂泡,耀眼一时瞬息即灭。
WTO将把教育推到一个控制论研究的新“可能性空间”, 这种创新,不是教育所管辖的教师们自己如何聪明,而是指,教师这个职业,是让别人变得聪明变得智慧的职业,也许,这是世界上一切职业都不具有的特征,也许,这就是走进WTO教育最需要思考的问题。